谢谢熙妍小屋推荐育儿博客!谢谢编辑推荐新浪育儿!
【导读】现如今有不少夫妻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而且很多夫妻的老人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去娘家还是婆家过年便成了夫妻的纠结事。国内有民意调查机构在内地被调查的6个城市中,近三成夫妻因“除夕去谁家过年”问题发生过内战,更有夫妻为此到了闹离婚的地步。无论双独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都需要用心去过年,用夫妻的暖心行动,让双方老人过个开心年。

【故事】林主任是个热心肠,经常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由于坚持在双方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才肯出面保媒,说媒的成功率很高,在她撮合下喜结良缘的已经不下30对。俗话说,“说媒成三对,可增十年寿”。可林主任说媒不图财不为寿,按她的话说叫“成人之美”,时间长了便在单位里有了个说媒“林准成”的雅号。周围谁家的姑娘小伙没对上象,都喜欢托林主任帮忙张罗。
按说月下老人的工作就是牵线搭桥,只要介绍两人认识,“媒人”的工作就结束了,成与不成那是年轻人自己的事。可谁想到临过年了,却遇上了一件嘀笑皆非的事。腊月26日上午,林主任刚开完会回到办公室,经她撮合去年国庆节结婚的小王带着妻子小唐在办公室等她。林主任以为快过年了,这小两口是来看“媒人”的,但见两人情绪不对,就问“你们这是咋的了?”原来夫妻为到谁家过年发生分歧,是专门来找林主任评理的,媒人竟变成了家务判官。
新娘子见到林大姐就哭眼抹泪的说,“我爸妈就我一个女儿,身体又不好,我想今年春节跟他们一起过,可小王非要带我回泰安老家过年,说是老家的规矩。为此两人商量了一周没结果,因互不相让天天闹别扭,年关临近了还是定不下来,这才想到来找林大姨看有没有解决办法”。小王则委屈的说“我们婚后天天和她父母生活在一起,就过年回去几天还不应该?可气的是小唐还威胁我说,如果回我家过年就离婚,这不是不讲理吗?”
小王和小唐都是独生子女,3年前大学毕业来本市工作不久,经林大姐介绍相识并相恋,去年“国庆节”结为伉俪。因为小王老家泰安有除夕儿子儿媳回家与父母过团圆年,初二姑娘跟姑爷回门的习俗,加上除了结婚时回去一次再没见过父母,小王便想借春节放假带着妻子回去探望一下二老。再说老家为了他们回去过年已经做了精心准备,小王怕不回去伤了父母的心,更担心老家人说他没孝心。
小唐妈妈和林大姐是好朋友,常在林大姐面前夸奖她的姑爷如何懂事,更感谢林大姐这个媒保得好。林大姐弄明白小两口闹心的原委后,便给小唐妈妈通了个电话。放下电话后笑呵呵的告诉小王说,“至于你们俩到谁家过年,找你岳母大人要答案去吧”。原来双方父母上午已商量好,小唐的父母接受了亲家的盛情邀请,带着小两口一起到泰山脚下过大年,只是还没来及告诉他们。

【建议】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团圆、平安、幸福、吉祥的象征。尽管现在的年轻人看重情人节和圣诞节等西洋玩意儿,但春节在华人世界里的影响仍最深远。中国的春节是个特殊符号,其象征意义已远远超越了过年本身。正因为国人看中春节,才有那么多夫妻为到谁家过年而纠结。如今年关又近,朋友们不妨参考以下五种过节方式:
第一种,夫妻邀请双方父母一起过春节。如果自己家的房子能够同时安排四位老人住宿,夫妻可接来双方父母一起过年。这样做不仅能避免因到谁家过年发生夫妻纠纷,还能借过年之际增加亲家之间的感情,双方老人肯定会夸奖办事周到。
第二种,年夜饭分成两个半场兼顾两家。如果双方老人同住一个城市,夫妻可把两家的年夜饭错时安排,分上下两个半场,兼顾陪同双方老人吃年夜饭。虽然这样做会因为转场辛苦点,但只要双方老人都高兴也值得。
第三种,邀同城父母到外地父母家过年。如果夫妻一方的父母在外地生活,夫妻可邀上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到外地父母那里过年。夫妻不仅可以趁过年探望外地的父母,同城的父母也可借此约会外地亲家,大团圆肯定会皆大欢喜。
第四种,夫妻与双方老人约定轮流过年。如果夫妻双方父母因故无法聚在一起过年,夫妻可自结婚当年开始,与双方父母商定好轮流陪一方老人过年。因为这么做不偏不向,合情合理,相信双方父母都能接受。
第五种,夫妻俩邀请双方老人旅行过年。如果夫妻经济条件允许,可利用春节长假,邀请双方父母外出旅行过年。北方夫妻可陪老人感受南方少数民族节日气氛,南方夫妻也可带老人观赏东北大年,使陪同父母过年与旅行两不误。
只要夫妻肯用心,就能避免过年矛盾;只要夫妻有孝心,双方老人过年就舒心。一句话,用心过年,夫妻暖心,父母开心。文/天田新异;图/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