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评:勿让爱心变负担

(2012-10-25 07:28:14)
标签:

鸢都之友

家国杂谈

杂谈

分类: 社会热点

网评:勿让爱心变负担 

    今年的重阳节,各地均组织了为老人献爱心活动,平时冷清的敬老院、养老院人潮如织,有帮助整理卫生的,有为老人演出节目的,更多的是为老人洗脚、剪指甲、掏耳朵、检查身体等等,体现了各界别社会组织对老年人的关爱。重阳节的献爱心活动既忙坏了活动的组织者、也忙坏了老人敬拖机构的管理者,更累坏了被献爱心的老人家。

    近年来,各地重阳节组织面向老人的献爱心活动,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独生子女率越来越高,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的家庭格局即将到来的情况下,对青年人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倡导。但从各地重阳节的有关新闻报道来看,重阳节的献爱心活动还存在着组织计划无序,活动时间扎堆,活动内容重叠,老人不适应等问题。为此,笔者有三点建议供有关单位参考:

    一要加强协调统筹计划安排,有序组织献爱心活动。由于敬拖老人年龄偏大,平时行动不便,很少外出,虽然敬拖单位在日常生活中会安排一些适应老人特点的文体娱乐活动,但除了节假日子女探望,平时很少见到外人,难免会产生单调、乏味甚至孤独心理。有序的献爱心活动,可以活跃敬拖环境,丰富敬拖生活,利于老人身心健康。但献爱心活动应当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做到有协调、有计划、有组织、有活动。有协调就是由敬拖单位牵头,与周边学校、企业及妇女组织建立共建关系,根据共建单位性质和特点,区分献爱心时间、内容,保证每周有献爱心服务活动,每月活动内容不重复,使献爱心活动长流水不断线。否则,献爱心活动就会集中在重阳节前后几天,形成扎堆探访。今年重阳节这天,合肥市老年公寓先后接待四波爱心人士献爱心,养老院有位老人一天被洗了七次脚,使爱心活动变成了老人的闹心享受,给养老院老人造成了“甜蜜的负担”。

    二要丰富献爱心活动的内容,全方位关爱老人生活。目前,由于献爱心活动大多为自发组织,献爱心单位到敬拖单位献爱心的象征性成分多与老人的实际生活和精神需求,主要内容多集中在帮养老院清理卫生、为老人洗衣梳头、洗脚剪指甲等。爱心人士来了,敬拖单位不得不热情接待,安排老人配合活动,恰恰活动内同大同小异,导致敬拖单位和敬拖老人疲于应付,这也是老人一天被洗七次脚的主要原因。在献爱心活动内容上也需要有的放矢,把以往过于形式化的服务变成敬养老人需要且喜欢的内容,做到每周服务不重样,每月活动有新意。比如拓展献爱心活动内容,增加谈心聊天、组织棋类、门球友谊比赛、电影放映、京剧票友交流、时事讲座等喜闻乐见的政治、文体活动,丰富敬养老人的精神生活,把献爱心象征性活动内容,变成实实在在关爱老人生活、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敬养帮助。

   三要适应敬养老人生活特点,保证老人的作息规律。献爱心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关爱和帮助老人,因此,爱心活动必须符合敬拖老人的特点,有利于敬养老人的身心健康。无序的献爱心活动一般比较集中,献爱心活动的突然井喷,会让敬养单位为难,让老人难堪。合肥市老年公寓养老院的矛奶奶,今年重阳节这天,被梳了两次头,剪了两次指甲,被洗了两次脚,掏了两次耳朵。到下午四点,矛奶奶已经耷拉了脑袋,负责护理的工作人员说,老人家高兴过头了,最近每天都有爱心人士来献爱心,打破了老人的作息习惯,老人累了。所以,到敬养单位献爱心,一定要事先向敬养单位管理人员了解老人们的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活动内容不宜消耗过多体力,不能影响老人的正常午休。

    感谢爱心人士重阳节为老人们所做的一切,让我们共同以我国著名国学学者、哲学家及佛学家方海权先生的名言共勉:“为人们多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无所谓。因为我们造的是好因,自得好果。”  

 

--------------------------------------------------------------------------------------------------

--------------------------------------------------------------------------------------------------

深度阅读

=============================================================================================== 

    江淮晨报:《过重阳老人“被洗脚”7次》    发表日期:2012-10-24 10:33

 ===============================================================================================

    10月23日,合肥市老年公寓前后有4拨爱心人士来给老人们献爱心。重阳前后,献爱心活动突然井喷了,这家养老院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们洗了7次脚。这样的献爱心,不少老人都说受不了。   

    老人一天被洗7次脚:

    矛奶奶住在夕阳情老年公寓,一周前,原本较为安静的老年公寓,一下子变得异常热闹,每天都会有爱心人士来关爱他们这些老人。

    10月23日,也是如此。早上7点半吃完早饭,老年公寓便迎来了第一拨社会爱心人士,这些人主要是来帮老人们打扫卫生、洗头洗脚、剪指甲甚至是掏耳朵,并为老人发放零食。

    矛奶奶很开心,带着爱心人士给的零食回到房间,还没坐多长时间,第二拨社区爱心人士又来了,依然是同样的工作。

    午休之后,下午又有爱心人士来了,这次来的也是志愿者,主要和老人联欢,表演节目,节目表演结束之后,老人们还有一场活动,最后一拨爱心人士要和老人一起包饺子。

    这一天,矛奶奶的头被梳了2次,被剪了2次指甲,被洗了2次脚,被掏了2次耳朵……养老院好几位老人都享受了同样的待遇。

    下午4点,记者见到矛奶奶时,矛奶奶已经耷拉着脑袋,负责护理的工作人员说,老人家高兴过头了,最近每天都有爱心人士来献爱心,打破了老人的作息习惯,老人可能有点累了。

    其实,矛奶奶的经历还算好的,合肥市老年公寓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前来献爱心的人太多了,工作人员忙着组织,一时疏忽,有个老人一天甚至被洗了7次脚,现在他们再也不允许志愿者帮老人洗脚了,全部由护工来完成。

    扎堆探访成甜蜜负担

   “狂轰滥炸”式的献爱心活动,给养老院的老人们带来了“甜蜜的负担”。

当天,合肥市老年公寓也迎来了4拨爱心人士,早上8点先是迎来了安农大爱心社的15位志愿者,前来帮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10点多警官学院的10位志愿者来了,也是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下午,双岗街道的一家艺术团来养老院表演节目,随后银杏园的老年团队也来和老年公寓的老人一起联欢。

    老乐福和平老年公寓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公寓负责人杨胜霞坦承,连续几天都是如此,老人就有点招架不住,后来的人想剪指甲,都没有指甲可以剪了。

    杨胜霞说,除了重阳节,每年秋季开学前,养老院还会迎来扎堆式爱心活动,主要是学生,“可能是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如同一阵旋风,突然出现在老人面前随后突然消失。

    江淮晨报记者询问了合肥几家养老院,得到的回答都是平时前来献爱心的较少,重阳节前则会有大量的爱心活动。合肥夕阳情老年公寓的副院长林晓琳则告诉记者,有时爱心人士来得多了,甚至会出现好几个人抢着服务一个老人。

    老人希望爱心均匀分

    夕阳情老年公寓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爱心活动太集中了,要是能够匀一下,平时也有爱心活动就好了。

    老人的一声叹息,道出了很多居住在养老院老人的失落。“原本就是关爱我们老人的活动,可是我却感到不开心。”合肥市老年公寓的一位老奶奶摇着头告诉记者。

    是不是觉得爱心活动过于集中?对于这个问题,矛奶奶无奈地笑了,她的邻居周奶奶则告诉记者,每年重阳节她都盼着,过了之又会很失落,心理落差很大。

   链接地址:http://365jia.cn/news/2012-10-24/ACF223751503F3DC.html

 

--------------------------------------------------------------------------------------------------

感谢继先文学支持,感谢古丽老师推荐,辛苦了。
 

网评:勿让爱心变负担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