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会在2015年元旦节踏进冷水江市郊闻名遐迩的波月洞,来领略孙大圣当年的豪情和痛快!
http://s2/mw690/002i7Qmmzy6OUTU8N7H01&690
波月洞分为三层,已开发地下游览路线1800余米,有27个大厅,81处景点,总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洞内幽深曲折,洞中套洞,纵横交错。
http://s6/mw690/002i7Qmmzy6OUU1jJMV05&690
波月洞是一座宏大而颇具观赏与科研价值的石灰岩溶洞。洞里钟乳丛生,石笋兀立,悬吊垂挂,姿态万千,满目珠玑,美不胜收。
http://s12/mw690/002i7Qmmzy6OUU9epiX1b&690
波月洞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岩溶博物馆,洞内发育着几乎所有种类的钟乳石,组合复杂,但又自成体系,气象万千。大小洞厅串接相通,前部洞厅景观造型粗犷奇特,气势磅礴;后部洞厅景观线条密集秀丽,色彩晶莹剔透,时有鸣泉滴水丁冬其间。
http://s14/mw690/002i7Qmmzy6OUUhvThr2d&690
“河岳升沉一洞天,陆离光怪万千年。”这个厅是波月洞的第一厅,名叫“迎客厅”。经过迎客厅,前面的这一个景观叫“玉柱擎天”,整个洞厅就由它支撑着。这根石柱的上部形同观音菩萨,她头戴桂冠,面对苍天,双手拱掌,正在为人们祈祷祝福。在她后方的大型石壁上有数百罗汉,他们形态各异,个个栩栩如生。这儿有一位须眉皆白的老翁,正在悠闲地垂钓,可在他的头顶上有一只老鹰正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他的钓竿,如果对面的观音不闻不问的话,钓上来的鱼归谁所有呢?那就很难说了••••••再看水中,石像的倒影更加富丽堂皇,水中的观音坐莲显得十分逼真,所以这一厅叫做“观音厅”。
http://s7/mw690/002i7Qmmzy6OUUosGGy96&690
前面上方悬挂着一块条形钟乳石,那形态就像一只倒挂着的狐狸鬼鬼祟祟地偷看什么。回头看,这块大型石壁上有两条清澈的小溪在潺潺地流淌。右边这条小溪中,有一位美丽的仙女正在沐浴,没料到天棚上那只狡猾的狐狸正在上面偷看。仙女发觉后,连忙躲进水里,永远也不肯回头,所以就永远只能看到仙女那丰满的背影,看不到她那妩媚动人的容面了。因此这个景点叫做“天狐窥浴”。
http://s13/mw690/002i7Qmmzy6OUUwYNTS6c&690
这个洞为什么会叫波月洞呢?关于洞名的来源有一个传说,这个洞原来叫“芙蓉洞”,后来有一对名叫波儿和月香的夫妻,住在这个洞里,因为喝了洞中的仙水,双双成仙上了天,洞内至今还保留有他们当年生活的见证。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就把这个洞叫做“波月洞”。
http://s16/mw690/002i7Qmmzy6OUUFqZtlcf&690
这一组奇特石笋,是波月洞中的精品。左边是一块扁平高大的石笋,好像绿孔雀舒展的尾屏;右边是一根圆锥形的石笋,细看犹如一座金色的宝塔。所以称之为“翠屏金塔”。
http://s1/mw690/002i7Qmmzy6OUULOAzm80&690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彩场面。1983年4月,中央电视台在这里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时,白骨精就是在这上面被孙悟空打死的。孙悟空怕白骨精阴魂不散,就在身上拔了一根毫毛,化作一只小猴,时刻守护在这里。
http://s9/mw690/002i7Qmmzy6OUVrqkcw18&690
来到了花果山水帘洞。这尊粗矮的石笋,憨态可掬,好像一只低头饮水的大象。它的身后,就是水帘洞,高高的石柱、石幔、石帘构成了雄伟的水帘洞洞口,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水帘洞”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这边石壁上挂着一块刻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石碑,是当时拍摄《西游记》时留下来的道具。左边有一峰昂首待发的骆驼。在古诗《木兰辞》中:“愿得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句中的“明驼”大概写的就是它,因此这一景点就叫“明驼千里”。
http://s1/mw690/002i7Qmmzy6OUVAbg4g10&690
经过水帘洞,来到葡萄园。这石壁上的紫色“葡萄”在地质学上被称为葡萄状钟乳石,是由岩溶水中的碳酸钙等石灰岩微粒粘附形成的。传说中,这些葡萄是波儿和月香在成仙之时亲手种下的,他们相约等到葡萄成熟时再返人间。现在这里的葡萄已是玉架垂珠,硕果累累,令人垂涎欲滴。
http://s13/mw690/002i7Qmmzy6OUVHJl1ydc&690
这里有两根粗壮的石柱直顶天棚,天棚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石钟乳。这两根粗壮的石柱宛如南方的千年古榕,它枝繁叶茂,虬根缠绕,巨大的树冠笼罩在大家的头顶上,给人一种“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美感。这一景观称为“古榕浓荫”。
http://s10/mw690/002i7Qmmzy6OUVOYAWdc9&690
抬头看,这是一整块巨大的石灰岩,上面布满了很多网络状石槽。这些石槽都很深,最深的地方有
1.6米。这么深又这么大面积发育的石槽是怎么形成的呢?据地质学家考证,早在几万年前波月洞是一条地下河,这些石槽是由于地下河水上涨,长年累月冲刷、溶蚀而形成的。在目前已开发的溶洞中,只有波月洞才有如此壮观的景致。所以,网络状石槽是波月洞的第一个世界之最。
http://s3/mw690/002i7Qmmzy6OUVXllZg12&690
迷宫是波月洞中一个集天下岩溶景观之大成的洞厅,宫里面的道路蜿蜒曲折,四通八达,人进入其中后,往往分不清东南西北,甚至迷失方向。迷宫大厅中央设有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时留下的猴王宝座。
“齐天大圣”的大旗就挂在这里。
http://s2/mw690/002i7Qmmgy6OUW7v0ul91&690
这里是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石笋如林,雾漫风摇,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无处不是景,无处不动人。
http://s6/mw690/002i7Qmmgy6OUWFXsodc5&690
洞中的第二绝景鹅管群。鹅管是钟乳石的一个品种,它是由洁白的岩溶水渗透凝结形成的管状体,就像鹅毛管一样,所以叫它“鹅管”。在每一根鹅管的头部都含有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那就是它赖以生存的岩溶水,这是波月洞的又一个非常独特的景观。目前在其他已开发的溶洞中,也能找到鹅管的踪迹,但如此大面积、高密度生长的鹅管群,仅波月洞一处。而且别的溶洞里的鹅管一般最长也不超过二十来厘米,而这里三四十厘米长的比比皆是,曾经有一根最长的鹅管长达一米二,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被桂林岩溶研究所以国家的名义摘去作了标本,现在只能看到它的根部了。因此,鹅管群是波月洞的第二个世界之最。
http://s6/mw690/002i7Qmmgy6OUWOMPcN45&690
一座巨型石坝,坝高两米多,是世界第一高的石坝。这座石坝是波月洞中继网络状石槽和鹅管群之后的第三个世界之最。
http://s13/mw690/002i7Qmmgy6OUWWSuPq9c&690
最为美丽、结构复杂最漂亮的就是这海天一览,在五彩斑斓灯光的映衬下,整个大厅顶部仿佛变成了没有边际的五彩霓虹云,下面的水池变成了绚丽多姿的海洋,和天一直延绵到不尽处。
http://s13/mw690/002i7Qmmgy6OUX9rUqo9c&690
身置其中,我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洞中移步换景,在人工灯光的映衬下,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http://s8/mw690/002i7Qmmgy6OUXhpkNN47&690
只可惜,坡月洞为了节约电源,一边让导游带路,一边开关各景区的彩灯,而且作死的催:快点、快点!不然,我一定要来来回回的反复领略,一边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享受天然空调带来的惬意。。。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会来一次。
http://s10/mw690/002i7Qmmgy6OUXqQrXj69&690
出得洞来,我心有不甘。真还想返回洞内慢慢咀嚼那些上数亿年形成的钟乳石所包含的人世、人生密码。
http://s7/mw690/002i7Qmmgy6OUXBBwQS16&690
http://s8/mw690/002i7Qmmgy6OUXC3nh56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