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个有趣的逻辑问题

(2011-06-13 09:16: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思绪

http://s11/middle/7d2cf8bena58dbceff2da&690

几个有趣的逻辑问题

 

爱情是个谬误(Love is a fallacy),Max Shulman的短篇小说,是高级英语一篇经典课文,这篇小说分析了几个常见的逻辑错误,虽然是在讨论证逻辑学,但是一点也不枯燥,非常有意思。下面节选几个片段,给大家看看,你从中能体悟到什么?

 

1 绝对判断(Dicto Simpliciter

 

“绝对判断指的是根据一种无条件的前提推出的论断(unqualified generalization,不做约束地泛化,即把一种结论绝对化,防之四海皆准,不允许任何例外。

 譬如说,运动是有益的,因此人人都要运动。

  不错,”波利认真地说,“运动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增强体质,好处太多了!”
“波利,”我温和地说,“这种论点是谬误。运动有益是一种无条件的前提(unqualified generalization,不做约束地泛化)。比方说,假设你得了心脏病,运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有不少人医生就不准他们运 动。你必须给这种前提加以限制。你应该说,一般来说运动是有益的。或者说,对大多数人是有益的。否则就是犯了绝对判断的错误,懂吗?”
“不懂,”她坦率地说。“这可太有意思了,讲吧!往下讲吧!”

 

2 草率结论(Hasty Generalization

 

你仔细听:你不会讲法语,我不会讲法语,皮蒂也不会讲法语。因此我就会断定在明尼苏达大学谁也不会讲法语。

“真的?”波利好奇的问道,“谁也不会吗?”
我压住火气。“波利,这是一种谬误,这是一种草率的结论。支持这种结论的例证太少了。”

 

3 牵强附会(Post Hoc

 

 我们不要带比尔出去野餐。每次带他一起去,天就下雨。

  “我就见过这样的人,”她感叹地说。“我们家乡有个女孩,名叫尤拉·蓓克尔。从没有例外,每次我们带她去野餐……”
“波利,”我严厉地说,“这是一种谬误。下雨并不是尤拉蓓克尔造成的,下雨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责怪尤拉·蓓克尔,你就是犯了牵强附会的错误。”

 

4 矛盾前提( Contradictory Premises

 

  如果上帝是万能的,他能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大石头吗?”

“当然能,”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但是如果他是万能的,他就能搬动那块石头呀,”我提醒她。
“是嘛!”她若有所思地说,“嗯,我想他造不出那样的石头。”
“但他是万能的啊,”我进一步提醒她。
她用手抓了抓她那漂亮而又空虚的脑袋。“我全搞糊涂了,”她承认说。
“你确实糊涂了。因为如果一种论点的各个前提是矛盾的,那么这种论点就不能成立。如果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就不可能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如果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就不可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懂吗?”

 

5 文不对题(Ad Misericordiam, 也被称作Appeal to pity,博取同情)

 

“注意听,”我说。有个人申请工作,当老板问他所具备的条件时,他回答说他家有妻子和六个孩子。妻子完全残废了,孩子们没吃的,没穿的,睡觉没有床,生火没有煤,眼看冬天就要到了。

  两滴眼泪顺着波利那粉红的面颊往下滚。“啊,这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她抽泣着说。 “是的,是太可怕了,”我同意地说。“但这可不成其为申请工作的理由。那人根本没有回答老板提出的关于他的条件的间题,反而祈求老板的同情。他犯了文不对题的错误。你懂吗!”
“你带手帕了没有?”她哭着说。

 

6 错误类比(False Analogy

 

 应该允许学生考试时看课 本。既然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可以看X光片,律师在审案时可以看案由,木匠在造房子时可以看蓝图,为什么学生在考试时不能看课本呢?”

  “这个,”她满怀激情地说,“可是我多少年来听到的最好的主意。”
“波利,”我生气地说,“这种论点全错了。医生、律师和木匠并不是以参加考试的方式去测验他们所学的东西。学生们才是这样。情况完全不同,你不能在不同的情况之间进行类比”。
“我还是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波利说。

 

7 与事实相反的假设(Hypothesis Contrary to Fact

 

“你听着:如果居里夫人不是碰巧把一张照相底片放在装有一块沥清铀矿石的抽屉里,那么世人今天就不会知道镭。

“对,对,”波利点头称是。“你看过那部影片吗?哦,真好看。沃尔特·皮金演得太好了.我是说他让我着迷了。”
“如果你能暂时忘记皮金先生,”我冷冰冰地说,“我会愿意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也许居里夫人以后会发现镭的,也许由别人去发现,也许还会发生其他的事情。你不能从一个不实际的假设出发,从中得出任何可站得住脚的结论。”

 

8 井下放毒(Poisoning the Well

 

 有两个人在进行一场辩论。第一个人站起来说:我的论敌是个劣迹昭彰的骗子。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可信。

……波利,现在你想想,好好想一想。这句话错在哪里?”
她紧锁着眉头,我凝神地看着她。突然,一道智慧的光芒——这是我从未看到过的一一闪现在她的眼中。“这不公平,”她气愤地说,“一点都不公平。如果第一个人不等第二个人开口就说他是骗子,那么第二个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对!”我高兴地叫了起来,“百分之百的对,是不公平。第一个人还不等别人喝到井水,就在井下放毒了。他还不等他的对手开口就已经伤害了他。……波利,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