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桃胚芽小餐包,手揉面包图文解说。

(2014-12-05 17:23:29)
标签:

面包

餐包

核桃

早餐

小麦胚芽

分类: 烘焙-面包

 





http://s14/mw690/002i7eBUgy6NTc1SXW51d&690

核桃胚芽小面包

 

       从前,有个小面包配方,天生一个阳春白雪般的软面包底,硬是被一个姓周的女巫在实验室里搅腾成一个外貌以健康为名的假欧包。为啥呢?为了把这个实验结果告诉亲爱的杨同学,人是可以改造的,瞧,面包也是这样的,所以,期中考试考砸了不要紧,没关系,这次粗犷,下次可以细腻。

      拍这个面包的手揉步骤,光是整理就累得够呛,上传图片都等了好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不要在微X里说我挖了个坑不帮大家补,我很守信的,只是给我多点时间间啊。

     面包原配方来自大旺,谢谢。




http://s8/mw690/002i7eBUgy6NTc6VQHRc7&690

配方:高粉250克,水145克,酵母3克,盐3克,砂糖35克,奶粉10克,黄油20 克,小麦胚芽粉10克,核桃肉15克。

 


http://s4/bmiddle/002i7eBUgy6NTc94iJ563&690


http://s11/mw690/002i7eBUgy6NTcdOH8Kca&690



http://s1/bmiddle/002i7eBUgy6NTciHiXm30&690

 

做法:

1、准备材料


http://s12/mw690/002i7eBUgy6NTcyyoCD8b&690

2、把粉倒桌子或是揉面垫上,或是大砧板,随便自己喜欢啦,只要有一个空地方做操作台就行。


 

http://s11/mw690/002i7eBUgy6NTcz3oQGfa&690



http://s11/mw690/002i7eBUgy6NTcRdKPgca&690

http://s1/bmiddle/002i7eBUgy6NTcRl5Xqe0&690

http://s14/mw690/002i7eBUgy6NTcRt2bjed&690

 

做城堡一样,从中间挖开个地方,依次加入盐、糖、用手搅拌均匀,再从中间挖个地方,加入4/5的水,由里到外慢慢用手转开。


http://s3/mw690/002i7eBUgy6NTcRBVWW12&690

http://s15/mw690/002i7eBUgy6NTcRJrlA4e&690

http://s12/mw690/002i7eBUgy6NTcRS23V5b&690

 

 

3、拌到成大块雪花状,再围一圈,中间倒入1/5的水,洒上酵母,开始揉吧。


 

http://s2/mw690/002i7eBUgy6NTcS0cLLe1&690

http://s4/mw690/002i7eBUgy6NTd79q8323&690

http://s11/bmiddle/002i7eBUgy6NTd7hDWW6a&690

 

揉啊揉啊,面粉开始会很粘手,揉到开始起筋度,就慢慢的会独立开了。




http://s7/bmiddle/002i7eBUgy6NTd7oQRw16&690

4、揉到像这样光滑状,面团用手拉开不易破,即使破了,破孔的边边也不会很粗,就可以加入黄油了。


 

http://s11/mw690/002i7eBUgy6NTd7xxGica&690

http://s5/mw690/002i7eBUgy6NTd7IGK884&690

 

 

加黄油后继续揉,揉到面团有筋度,很有弹性,轻轻撑开可以成不易破的薄膜,做小面包的话,这样就够了,不需要再继续撑得太薄了。



http://s1/mw690/002i7eBUgy6NTd7SSsw20&690

http://s6/mw690/002i7eBUgy6NTd84QMl85&690

http://s3/bmiddle/002i7eBUgy6NTd8qGau82&690


http://s16/mw690/002i7eBUgy6NTdbpFW73f&690

5、加入核桃和小麦胚芽,稍微揉均匀分布就好。揉好的面团必须非常有弹性,不会软趴趴,放在手尖,轻摇一下,像装了水的汽球一样,水波波晃来晃去。证明筋度到位。这样形容,应当很好理解,面包的口感,一半来自于揉面的好坏。


http://s14/mw690/002i7eBUgy6NTdcahgV6d&690

 

揉好的面团必须非常有弹性,不会软趴趴,放在手尖,轻摇一下,像装了水的汽球一样,水波波晃来晃去。证明筋度到位。这样形容,应当很好理解,面包的口感,一半来自于揉面的好坏。



http://s2/mw690/002i7eBUgy6NTdcR90R11&690

 

 

6、放盆里,盖上保鲜膜,发酵到2倍大。检验方法:第一种方法,眼晴估侧,我拍了下面这两张图片供大家参考,一个是刚放进去,另一个是发好的样子,大小对比一下;第二种方法,是手粘点粉,插进去,不会马上回缩。塌了表示发过头。由此,第一次发酵完成。很多配方,把我以上的一堆啰嗦废话,简称为:一发!



http://s16/mw690/002i7eBUgy6NTddvKqz9f&690

http://s9/bmiddle/002i7eBUgy6NTdekjW038&690

http://s14/mw690/002i7eBUgy6NTdezkv33d&690

 

7、把面团从盆的侧边轻轻拿出来,边上的丝丝表示面团富有生命力,长得很好,很可爱很可爱哦。



http://s2/mw690/002i7eBUgy6NTdePwkN71&690

8、放台面,轻轻按掉大气泡,切块,称重,用手撑滚圆。

 


http://s6/mw690/002i7eBUgy6NTdf55K5a5&690

http://s12/mw690/002i7eBUgy6NTdnLt1h5b&690

http://s2/mw690/002i7eBUgy6NTdo14Wt51&690

http://s4/bmiddle/002i7eBUgy6NTdof3Q753&690

 

9、盖上保鲜膜,还是刚才哪张盖在盆子上的哦,省事环保些嘛。让它松弛15-20分钟。



http://s4/mw690/002i7eBUgy6NTdoyhYT13&690

10、松弛后,按顺序,把第一个搓滚圆的面团拿出来,压掉大气泡,再次排气,造型,随便什么型都好啦,圆的,长的,或是直接拿个不粘模放进去都好。新手不建议造型太复杂的,提高积极性和信心很重要呀。


http://s3/mw690/002i7eBUgy6NTdoQlFgd2&690

 

 

11、放烤盘,进行专业人士所说的:二发!


http://s11/bmiddle/002i7eBUgy6NTdp81OW4a&690


http://s7/mw690/002i7eBUgy6NTc4aaW2e6&690

 

 

12、烤箱180度,15分。进烤箱不涂蛋液,出来也不涂油,家里吃的,没必要倒腾这些为了有卖相的步骤,我用配方3/4的用量,吃到第二天,消灭光光。


 

http://s16/mw690/002i7eBUgy6NTcbMSib2f&690


 

 

小贴士:

1、核桃和小麦胚芽最后加入,是为了整体好揉出面筋。对于揉面没什么压力的,可以将小麦胚芽开始一起加进去也OK的。

2、在一发后切块的时候,根据自己喜欢的大小分块,假如面团是总重200克,可以分成4个50克的,也可以分成5个40克的,随自己喜欢啦,我一般分割面包在40-60克左右。

3、二发,通常家里是没有专业发酵箱的,放烤箱发酵功能吧,加点温水,增加湿度,烤箱附带的这个功能,出来的效果不太理想,湿度不够,实际湿度每个的脾气也不同,所以,要靠谱些的,新手做面包的,还是放烤箱里,不要通电,拿个盘子,倒开水放里面吧。反正发到2倍大左右。面包相当有弹性,可以进烤箱了。上次教大家做一次性发酵的馒头,没有具体给出时间,因为正值秋冬交际,南北温差老大,给了时间,大家照本宣科,会给喷口水的,所以,请根据自己的温度调整,观察面团的生命力情况。

4、肯定会有同学,会有同学会来问,这个,这个揉面的手法,大家可以参考一次性发馒头的揉面手法,点击这里。肯定也会有同学会来问,要不要摔面啊?我觉得,揉面功夫好,要不要摔都无所谓了,我用这个配方的150克粉,做了6小个,不会计算烘焙百分比的,请直接将所有数据乘以系数0.6。四舍五进法,取整,要不然,来个1.8盐,如何称啊,很多称压根不会跳称,不纠结死你啊。对不?

5、啰嗦这么多,帮大家填坑,不要再催我上面包做法了哈,昨天在微信里发了个调查,问大家想做什么又老做不好的,真的彻底理解了哪句: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基本上没有相同的要求。面包除外。所以,快快整理发上来,大家抄起。记得来微信或是微博@我,交作业,给我多些分享的动力啦。有问题给我留言吧,微信内容太多了,我很容易看漏。


 

http://s15/mw690/002i7eBUgy6NTcgnlMO2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