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房间》教学设计
(2015-12-23 14:54:33)
标签:
教案 |
分类: 2015---2016学年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养成教育训练点:
运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如帮售货员摆放货物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分一分”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
渗透爱家庭、爱劳动的教育。
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整理房间的过程,当学生愉悦地看到整理后的房间时,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看录像带学生逛超市
(创设情境,体验分类。)
1.秋天到啦,香山的红叶红啦,老师和你们一块儿去秋游。我们带些食品去吧!
2.咱们一块儿去买吧,出示华普超市外景照片:这是哪儿?
3.咱们一起进去逛逛,好吗?
出示百货区录像,这能买到吗,为什么?
出示玩具区录像,这行吗,为什么?到哪儿能买到呢?
出示食品区录像,你们说快到了吗,为什么?
出示卡迪那货架录像,终于找到啦!咱们拿两袋,还缺什么吗?
出示面包货架录像,选多纳圈吧。
出示牛奶货架录像,这么多牛奶选一盒吧。
4.这么多东西都买好了,为什么这么快就买好啦?
5.看看超市在摆放东西时是怎么摆放的呢?板书:分类
6.有什么好处吗?
(二)活动二:把水果和蔬菜分类
(在情境活动中理解按一定标准分类。)
1.顾客不断地采购,货架上的东西需要不断地补充,出示各种水果和蔬菜的图片。
2.超市里进了这么多的货物,如果你是售货员,你打算怎么摆放。[
3.学生动手分。
4.汇报反馈。
(三)活动三:分一分
(在具体情境中主动探索分类的方法。)
1.刚逛完超市,看得出大家对买东西已经有经验了,想亲自买吗?
出示:
2.这么多东西,让你们每组四人共同去买,怎么能最快买回来?
3.小组内商量一下,哪组商量好了,你们打算怎么买?
4.请把你要买的东西买好后装到应放的袋子里,按照你们的想法,比一比哪组买得最快,开始吧。
5.反馈交流。
(四)活动四:整理房间
(在情境活动中体验到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出示分类的第一幅图
1.这是小明的房间,看到他的房间,你想说什么呢?
2.假如你是小明,你准备怎么整理房间,请你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呢?
4.课件模拟演示整理的过程。
5.观察整理好以后的小明房间,你想说什么呢?
(五)活动五:我是小画家,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在干净整洁的房间里,听着优美的音乐,作画。)
1.出示:小兔子图。
师:这是什么动物?生:小兔子。
2.对,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他们在等着我们呢?拿出小图片。
3.都有哪些动物朋友呢?
4.你能把会飞的涂上颜色吗?
5.请涂好的同学把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6.反馈交流。
作业:任选一个。
●整理图书角。
●整理自己的书架。
●整理教室的卫生用具。
●整理自己的房间。
教学反思:
“分类”的教学设计形式新颖、别具一格。教学过程中,放得开、引得好、练得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思考、勇于探索;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联想等活动中学会了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教学活动与生活、大自然的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