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退思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2012-09-15 14:07: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园林风光

http://s13/middle/7d20fa0bgc9c9b649d14c&690
    退思园,位于吴江同里古镇,建于晚晴光绪年间。个人觉得就其主花园部分的布局置景,完全可以与苏州网师园媲美。两者同样在区区几亩地内,凿池附廊,叠山建亭,小中见广,紧凑而不显局促,是为园中上品。

http://s3/middle/7d20fa0bgc9b70cd32b62&690

    园主任兰生因被周德润参劾,失职归乡后建造了这一座小巧精致的园林(贬官后造园似乎为一种时尚)。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而命名为“退思园”,看来兰先生虽被罢官,忠君思想至死不渝啊。该园1887年完工,全园面积9亩8分,其中花园部分4亩左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设计者是同里画家袁龙。http://s10/middle/7d20fa0bgc9b70c186099&690

    相比于同里另一个妄称为“江南第一园”的“公园”,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景点布置,退思园胜之百倍。园之精神向来以园主及设计者所宗旨,据说“第一园”的设计者是同济大学教授,但我个人看来,根本还不如百年前这位毫无名气的袁画家。暴发户乡镇企业家的文化造诣自不能与精通诗画的官宦大士相比,而世风日下时代的高校专家们尚不及一晚晴小画家,真是可笑之极。

http://s13/middle/7d20fa0bgc9b74139cd6c&690

    退思园一大独特之处,是其全园布局与大多数苏州园林完全相反。我们观念中的古代江南住宅总是自南纵向而北铺陈,辅以花园。由上图可见,此处由于实际地形限制,退思园整体是自西向东横向建造的:最西是轿厅、花厅、正厅嘉馀堂,中间是内宅及中庭,花园居于最东。
http://s16/middle/7d20fa0bgc9c5c0933b8f&690
    内宅为南北两幢的“畹香楼”,东西重廊贯通两楼,因此称之为“走马楼”,东西两侧石库门(图左下)用清水方砖砌成,可防火防盗。此楼略有北方建筑的特色。

http://s4/middle/7d20fa0bgc9b71eb38b03&690

    东侧庭院中间置一假山景观,植香樟、玉兰等古树,苍劲古朴。西侧为旱船(上图左),北侧为坐春望月楼(上图右),南侧为岁寒居及迎宾楼。

http://s7/middle/7d20fa0bgc9b71ebf47e6&690

    走上坐春望月楼二层东的揽胜阁,往东南推窗即可揽后花园景色。当年闺中女眷尽可不出户而欣赏花园美景,此设计尽显人情所在。

http://s1/middle/7d20fa0bgc9b70c053310&690

    就园说园,进园穿过“云烟锁钥”月门即入一水榭——“水香榭”,可居榭扶案赏荷观鱼。退思园中的建筑多挂红灯笼着色,草丛中亦放置绿光景观灯渲染,不分昼夜,常年如此,个人觉得此法为园添色不少,但略有“大红灯笼高高挂”之感。

http://s1/middle/7d20fa0bgc9b70bf08c50&690

    “水香榭”沿池延伸分南北曲廊,北行抬头望方才所登之“揽胜阁”。外观可见为一不规则五角形楼阁,阁一层与二层不通。

http://s1/middle/7d20fa0bgc9b71ea1e540&690

    花园部分布局与网师园类似:小池四周建筑、假山沿水而布置。水池西北、东北各有一路水湾。揽胜阁下为西北水湾。此处怪石花草树木紧密相连,上有楼阁,左右曲廊,是为一小美景。

http://s13/middle/7d20fa0bgc9b70c248b6c&690

    沿廊往东,可到主厅“退思草堂”,为一单檐歇山四面厅,平台临水。此厅古朴素雅,稳重气派,厅名即示其为全园点睛之作,厅前为观景最佳处之一。http://s5/middle/7d20fa0bgc9b71e6bceb4&690

    草堂前南望,“菰雨生凉轩”、“天桥”、“辛台”、“闹红一舸”一组建筑群依次排开,浮水而建。前后错落有致,左右高低层次分明。山石绿树点缀其中,苍穹置顶,碧水铺底,倒影水中荡漾。

http://s14/middle/7d20fa0bgc9b71e64c78d&690

    “退思草堂”东为琴室,东南有一紫藤石桥跨过东北水湾。沿桥南行可见一亭,为“眠云亭”,亭分为两层,三周叠有假山,穿过山洞盘旋而上可到二层,此亭结合假山的设计巧妙至极。http://s2/middle/7d20fa0bgc9b70cf5ef31&690

    站于假山前往西揽景,旱舫蓝天绿树恍惚于碧水之间,变幻之美难以胜收。http://s9/middle/7d20fa0bgc9b71e531798&690

    继续南行可到“菰雨生凉轩”。轩底原有三条水道,池水循环其间,故轩内阴湿凉爽,轩面水处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观景之余适宜夏日避暑。http://s11/middle/7d20fa0bgc9b70c2fa0aa&690

    轩南湖石芭蕉相映,更添轩内凉意。

http://s16/middle/7d20fa0bgc9b70c7b70ff&690

    “菰雨生凉轩”西又贴有假山一座,假山下也有山洞,设计甚为巧妙。沿石阶蜿蜒而上,便可来到天桥,可观全园美景。

http://s10/middle/7d20fa0bgc9c7c1c7f229&690
    天桥实为一重廊,连接“菰雨生凉轩”和“辛台”两处。

http://s14/middle/7d20fa0bg7a924e16a8dd&690

    天桥楼下北望,全园建筑多以贴水而建,使得临水景观紧凑精致,精华荟萃,因此陈从周先生戏称之为“贴水园”。此园小巧精致,景观彼此相应,处处为画。使得游者趣味横生。又要谈到一句老话:“园非大,重在置景,景不在多,相宜为上。”
http://s7/middle/7d20fa0bgc9b70c3ce706&690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因地域限制,与江南其他大型园林中的旱舫不同,只有船头和船舱两部分。船头采用江南不常见的悬山屋顶,榜口稍低。船舱几乎与船头合一,只以两披顶区分。整个船身为湖石托起,船下水穿石隙,潺流不息,美之极难以言表,苏州新建师俭园中石舫即为仿而建之。
http://s15/middle/7d20fa0bgc9b70c90512e&690

    石舫后即曲廊,西部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墙上的各个花窗中依次嵌字,连起来读为”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诗句刻于花窗上为苏州园林独树一帜,虽显园主清谈胸怀,但我看来有些俗气,任先生倘若没有当年敛财万钱,何来如今园中的清风明月?

http://s2/middle/7d20fa0bgc9b725b56491&690
    由此往北即可回到入园处,环水一圈,则尽观全园美景。
http://s15/middle/7d20fa0bgc9b71eea346e&690
    倘若同里景色共分为十,则退思园独占其四,古镇桥水为三,珍珠塔及耕乐堂分其中之二,余止一也。退思园“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横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实有其过人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