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7d20fa0bgc81b4591ba4c&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太仓的南园是一座原址重造的仿古园林,借明代大学士王锡爵的大名,将城内外十余栋古建筑移建至园中大水池四周,各处分设十八处景点来吸引游客,号称七十亩大园。然而我以为这种大园挖池均设景点的做法略失苏州园林精髓所在,池广但乏变,景多而不应。
http://s1/middle/7d20fa0bgc81b4531bc50&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进门楼入一庭院,院墙上题有"素芬自远"四字,为文徵明所题。当年王锡爵与申时行同为苏州人,恰又一同参加壬戌科会试。王锡爵会试先是第一名,殿试却被申时行夺魁,王屈居探花。之后两人在万历朝先后拜相,出于同乡的关系,私交甚好。可两人做官风格却大相径庭,王锡爵刚烈,以勇于直谏闻名;申时行怀柔,擅“武当拳术”著称。
http://s14/middle/7d20fa0bgc93c03f4c36d&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入园有“左、中、右”三条路可选择,中路可上小岛,临池有一小亭“沙摩亭”。亭柱刻有对联:“隔岸垂柳笑语,溪荷映水新妆”,憩于亭中可望对岸水榭长廊。
http://s16/middle/7d20fa0bgc93bc1f956df&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岛南一九曲桥通往主厅“秀雪堂”。石桥过于规则冗长,缺乏美感。九曲桥中“九曲”应为概数,此处按部就班而有失自然之美了。
http://s4/middle/7d20fa0bgc93bdc91b863&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秀雪堂”是一间鸳鸯厅,北面匾额“话雨”两字,为大书法家董其昌所书。“董其昌、陈继儒曾于明天启七年来到南园雅集,在绣雪堂上饮酒弹琴,绘画吟诗。”匾额上的“话雨”二字据说是董其昌细雨润物之后,在墙壁上题下的,于是刻石立碑,留至今日书于匾额。额下屏风石绿色的《南园记》描述了400多年以来“南园”兴衰重建之事迹。”两侧对联:“荷风拂槛华堂雅集话旧雨,琴韵傍梁艺苑期盟赏新声。”“
http://s1/middle/7d20fa0bgc93bdc937310&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南厅“绣雪堂”三字匾额为太仓弇山园主王世贞手笔。两侧对联:“流影横斜苑中玉树银镶出,暗香浮动簾外花枝雪繍成。”
原是太仓武陵街上王揆宅中鸳鸯厅,后移建至南园的。“此厅建于明末清初,后归抗倭名将俞大猷后裔所有,为俞氏求世堂。”第一代主人王揆是王掞(清代大学士,胤礽太子老师,上次介绍过的弇山园中墨妙亭原址的主人)的兄弟,两人的父亲为王锡爵之孙、王衡(明代榜眼,与王锡爵并称父子榜眼)之子王时敏,王时敏为当时“国朝画苑领袖”,“四王画”之领衔人物。王掞之子王原祁亦是大画家,太仓王家上下几代名人辈出,此厅也算“认祖归宗”。
http://s15/middle/7d20fa0bg7a6920ad7cfe&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秀雪堂西边草丛中矗立着一块巨石“簪云峰”,此石虽承旧名,但实则赝品。重建时于安徽广德太极洞附近搬来的。当年南园传至王时敏手中时,曾请造园大师张南垣大为扩建,将弇山园中的“簪云峰”移至南园,名噪一时。《江苏园林志》中存有原石旧照和记载,但是之后不幸在1958年乱世中被毁,甚至当今仍有人误以为此石尚为原物。http://s16/middle/7d20fa0bgc81b454094cf&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在秀雪堂可分东西两路,先走东路。上一廊桥,可往园东南部的小院“栽花小憩”。
http://s14/middle/7d20fa0bg7a69208cd5ed&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栽花小憩”门楼正面的砖刻“兰苑”两字为105岁的国画大师朱屺瞻所题,门楼背面砖刻“滋兰艺蕙”四字是太仓著名画家宋文治所题。“栽花小憩”原为王锡爵种菊品茶之处,原额为同治年间州官蒯德模题。
http://s4/middle/7d20fa0bgc93bee80c533&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兰苑”屋内一副对联是太仓著名画家邢少兰的手笔。http://s3/middle/7d20fa0bg7a6920a23e62&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走出小院沿廊往北。紫薇翠竹一路探枝入廊挂落处。
http://s7/middle/7d20fa0bgc81b466b7626&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廊中部突出一水亭,深入池中,面向小岛。
http://s12/middle/7d20fa0bgc81b469476db&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沿廊继续北行,经梦顶仙阁就回到入口处了。这也就是进门时可选的游园左路。
http://s16/middle/7d20fa0bgc838b943d54f&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若从廊桥处另选西路游览,经一小石桥。桥下群鸭凫水,清波荡漾。
http://s7/middle/7d20fa0bgc81b46447d76&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左手土山上的香涛阁。又名台光阁,位于南园土山最高处,取“暗香如涛”之意。站在此亭中北眺可观全园景色,然而南望但觉荒凉,
http://s8/middle/7d20fa0bgc93d3452a6e7&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路尽头河上架一石拱桥——知津桥。有文称此桥“是南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单孔拱形石桥,桥面离水面 3.4
米,远望之,如飞虹临水,亦美亦壮。”似乎苏州园林中不太运用此类石桥,北方园林多采用,个人不是太喜欢,前番美誉有过之。
http://s6/middle/7d20fa0bgc81b45c36725&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过桥即到“鹤梅仙馆”,此馆是将城内北门街原明代建筑陈家老宅的铁梨木厅堂移建而来的,历数百年而无损。在馆东土坡上,移栽十多株老梅,但仙鹤却无处觅取了。
http://s2/middle/7d20fa0bgc81b45d17fb1&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穿过鹤梅仙馆一边的石室,可到大还阁。
http://s1/middle/7d20fa0bg7a6920968b10&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大还阁是为纪念明代著名古琴家徐上瀛,于1999年恢复修建的琴馆。额为大画家吴昌硕所题。建筑面积约八百多平方米,是一幢明代风格建筑。大还阁西部为盆景园。
http://s13/middle/7d20fa0bgc93d560ba3ac&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大还阁建筑木结构大多取自汪厅旧建筑。主体建筑为两层,单檐歇山顶,有南北天井,正厅一间为主、琴室四间为辅。
http://s16/middle/7d20fa0bgc93d68b4b87f&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阁中展有琴谱若干,北天井围墙月洞门额上,有“太古遗音”砖额。天井围墙嵌花窗十扇,图案精巧细致,各不相同。
http://s5/middle/7d20fa0bgc946ec731a04&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阁东“寒碧舫”为二层旱船,额题系明末诗人吴梅村手迹。荷花密布舫周,花已凋谢。
http://s1/middle/7d20fa0bgc9476a2a3c30&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寒碧舫”与拙政园“香洲”类似,船头水榭与尾仓二楼屋顶均采用歇山顶,但二顶呈90度相对,中部船舱为两披顶。中舱两侧筑低墙,上置长窗,与尾仓粉墙呈深浅虚实对比。
http://s6/middle/7d20fa0bgc81b4605e1b5&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沿阁外水廊向南至“潭影轩”。荷池傍水,每当夜晚明月之下,其倒影谭中,因此得名。额题系明代祝枝山手笔,轩后有两棵梧桐树挺拔高耸,由而此轩又称“双梧轩”。过潭影轩东侧小桥又可回到入口,谓之游园右路。
http://s11/middle/7d20fa0bg7a861ed82c5a&690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TITLE="南 园—锡爵相府,雅集旧处" />
图为站在潭影轩中西眺月波桥。
南园较之“园林”,更似“公园”,25元的门票入内游览一番,觉得稍有不值(或许游园之时近黄昏,景观未能尽显其美),园中名人留迹遍布,水池遍植荷花,盛夏观荷尚可,别无所取。况且由于原规划的园南三分之一面积地块,现仍属一学校,拆迁事宜僵局中。所以园林示意地图中介绍的三分之一景点实为子虚乌有,累我来回在园中自南向北跑了三趟,没有找到图中描述之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