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俭园——古宅焕然,数十春秋

标签:
旅游 |
分类: 园林风光 |
http://s5/middle/7d20fa0bgc682e1181314&690
苏州吴江震泽有个著名景点——师俭堂,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群。内有一园林“锄经园”,占地240平方米,据说是我国最小的园林,但是和古城内的“壶园”“残粒园”比较,这个说法应该是需要考证的。自小苏州长大,从来没有听说过古城内也有“师俭园”。而记得在2004年左右路过中街路时,依稀发现路东高墙内出现了亭子树木的影子,因为我从小对园林很是关注,所以印象中认为此处不曾有园林或遗迹,向附近的朋友打听也未有结果,这个谜困惑了我多年。而近年来,这个迷惑才逐步释然。
http://s11/middle/7d20fa0bgc682e106149a&690
原来这里原来是一家季姓人家的宅院,50年代后住入几十户居民,破坏不堪。2003年,现在的房东出资4000万元搬迁了这里的所有住户,并陆陆续续注资2个亿左右进行改造装修,变成了外面现在看到的这个“古典”园林。上图为园内北厅池东南的一亭,我姑且称“扇面亭”,亭子呈一扇形,东南为“扇柄”,往西北铺开为“扇面”,坐于池中石山上。目前除了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外,我没有一个见过同一式样古亭,设计者可谓别出心裁。还要令人称奇的是亭檐中间为空,两个飞檐不相连接。最具戏剧性的是,我曾以为拍摄此亭的照片中亭顶断处是拍摄曝光所致。
http://s4/middle/7d20fa0bgc682e124a193&690
与此园设计师有幸相遇,才解开不少谜团。这个宅院的居民搬迁后,保留了原有古厅,并适当移位,在园东西各挖两个水池,略微南北错位,中间以一狭长水池连接两池。以两个池为中心围之以厅、舫、亭、廊,此设计方案很具特色。图为东池边的临水厅(目前在上保养油漆)。厅内有廊榭,直通南端。
http://s5/middle/7d20fa0bgc6834a8fc994&690
廊榭中架以五曲桥,跨池可通扇面亭下石洞,
http://s8/middle/7d20fa0bgc682e134b447&690
廊榭往南到底,右手边望去,可略微窥视西池的美景。在这里被小池涧阻挡,只能眼睁睁得看着西池的景色,人无法过去。我第一次来就是这种既惊喜又着急的心情,这番美景怎能错过,可怎么才能过去欣赏呢???此设计将苏州园林“藏景”的手法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演绎了出来。
http://s14/middle/7d20fa0bgc682e170cdad&690
站在北厅向临水厅榭望去。似乎临水之处没有堆砌湖石,略微单调。
http://s11/middle/7d20fa0bgc682e190059a&690
这是厨房炉灶,本为不雅之物,但此处却将亭台楼阁的风景嵌入炉灶,真心叹服。
http://s11/middle/7d20fa0bgc682e1a3537a&690
园北的天井,我初入此园,以多年观察苏州园林的经验,并没有没有察觉这个园林全部是重新设计布局建造的。怪不得有博友说过此园乃80%为原创。说实话,一些近年来修复的苏州园林,由于缺乏原始资料图纸,也没有修建出如此精致新颖的构思布局。
http://s14/middle/7d20fa0bgc682e1aedcfd&690
主厅,面积是园中最大的厅,照片空挡处将会嵌入木雕屏风。此园从2004年起修建,至今已快8年,难以想象一个小小的园林修建周期如此之长,原因在于这些雕花配饰。雕花师傅8年前开始雕刻院内所有的木制工艺物件,至今还未完成,可见园主的要求之高令人惊叹,我问起师傅一块大致长2米,宽半米的木雕要多少时间完工,他的答案居然是“两年”。
http://s1/middle/7d20fa0bgc682e1bd3e50&690
穿过主厅的西侧门,又是一番景致。右侧石山上有一木制四角亭,这应该就是我当年从院外路边窥视到的一景。
http://s3/middle/7d20fa0bgc682e1cc8042&690
四角亭下假山嶙峋,绿色植被覆盖。
http://s9/middle/7d20fa0bgc682e1f256f8&690
左侧山上又有一石亭,苏州园林中除城外虎丘有石亭“二仙亭”外,我倒真没有见过住宅中建有此物,我听说此亭是为了某种特殊意义而建,但是我怕有所触犯禁忌,没有向设计师提出疑问,
http://s12/middle/7d20fa0bgc682e205323b&690
过两亭沿曲廊向正南过一亭、一舫折东可以到达居住区。
http://s3/middle/7d20fa0bgc682e20a5322&690
站在廊中,往西池望去,此处更是开阔雅致。图左为船厅,右枫树后依稀可见的是主厅正面。
http://s7/middle/7d20fa0bgc682e246d656&690
船厅的左侧。
http://s6/middle/7d20fa0bgc682e25d2ca5&690
廊亭之后为中街路的侧门。
http://s1/middle/7d20fa0bgc682e265b030&690
进入居住区后,又是一个创新设计,令人叹为观止的“水天井”,据说,此处原是普通天井,设计师将其挖下几尺,填石,养鱼,成为苏州城中唯一的“水天井”,听说每当江南细雨,水沿四周屋檐流入水井中,如小溪动听之音。呵呵,我发觉这个构思,或许是借鉴于苏州城中某宅的一景(此宅的修复设计师也是此园设计师),将来有机会介绍那个宅院的时候再慢慢细说。
http://s11/middle/7d20fa0bgc682e27a6a4a&690
宴会厅,住宅区里的家具摆设全部是红木,老红木占很大部分。
http://s13/middle/7d20fa0bgc683fef4cd6c&690
最后以一张住宅区某屋的雕花顶图片结束,此园尚在建造,因此我将不断更新介绍内容。此园从设计,内构全为原创,设计师为一精通园林设计的老者,希望他不断有新的作品,能给苏州园林掀开一个新篇章。
http://s8/middle/7d20fa0bgc683a1888f87&690
最后以一张自画的平面图(上北下南),由于未精细测量,仅凭记忆绘制,比例上有很大误差,旨在描述方位布局,请参考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