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称的中英翻译之我见
(2011-10-01 16:02:33)
标签:
杂谈 |
品牌,是一件商品的名片。一个好的品牌往往能给这件商品增添色彩。现在的品牌有千千万万,而且正在以一定的速度增加。随着国际贸易往来,一国的商品可能会远销世界各地。比如说,你可以在中国的天津买到一双耐克(Nike)的运动鞋,同样你也可以在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买到一双李宁(Li-Ning)的运动鞋。由于语言的差异,我们需要对品牌的名称进行翻译,以达到宣传流通的目的。
对此,我把品牌名称的翻译分成两大类,一个是英翻中,一个是中翻英。
对于英翻中,根据我的观察,我总结出以下几类:
一,音译
(1)直接音译
GUCCI(古琦)曾用“古驰”
因其创始人为古驰欧•古驰(Guccio Gucci)先生
PRADA(普拉达)
因其创始人为马里奥•普拉达(Mario Prada)
EPSON(爱普生)
初期称作“大和工业”。
BALENO(班尼路)
Baleno原意为鲸鱼座,因为该品牌的商标是一个小鲸鱼,故得此名。
Toyota(丰田)
以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名字(TOYODA/KIICHIRO)命名。但是TOYOTA的罗马字母拼音却采用了TOYOTA,而不是他原名的TOYODA,这是因为TA
(2)间接音译
Subway(赛百味)快餐品牌
其食品材料丰富,有多种选择搭配。
Ebase(衣本色)
BALENO(班尼路)旗下品牌,以女性休闲服装及饰物为主。
二,意译
Apple(苹果)
GM-General Motors(通用汽车)
General Mill(通用磨坊)
Playboy(花花公子)
三,赋意翻译(赋予一个新意思)
Head &
Shoulders
四,混合翻译
New Blance(新百伦)
“New”译为“新”,“Blance”音译为“百伦”
对于中翻英,我总结以下几类:
一,音译
直接音译(拼音)
华为(HUAWEI)
二,间接音译
我还没有发现
有人说海信(Hisense),美的(Midea)是间接音译,但事实是中文名是根据英文名直接音译过来的。
李宁(Li-Ning)
创始人为李宁先生
二,意译
小肥羊(Little Sheep)
新东方(New Oriental)
三,混合翻译
金利来(Goldlion)
Goldlion的中文译意为"金狮",是喜庆吉祥的象征,给人带来幸福.狮为百兽之王,喻示在服饰行业里,独占"男人世界"的鳌头,具有王者的风采,创出中国名牌,世界名牌。但是,粤语"金狮"和"今输"谐音,为免有的顾客认为犯忌,便把英文Goldlion之Gold译意为金,Lion译音为利来,再合而为一,便成了今天的"金利来",中文牌名的改动,既不失原来金狮的王气,又含有金利滔滔的佳兆。牌名响亮,雅俗咸宜,大受欢迎。
中国一些传统品牌尤其自身的特点。
一,“三个字”(老式品牌名称一般为三个字)
如“老美华”,“瑞蚨祥”,“致美斋”,“同仁堂”
二,“和美词”(老式品牌名称一般包含全,聚,德,兴等象征和美的词)
三,“处所词”(老式品牌名称末尾字一般是处所,如“堂”、“斋”、“楼”)
如“同仁堂”,“桂顺斋”,“宴宾楼”
四,“俗语词”(一些老式品牌名称来源于俗语)
如“狗不理”,“耳朵眼”,“猫不闻”
汉语的字词包含的意思更广,单纯通过音译是无法传达原文意思。
由此看来,对于一个品牌名称来说,无论是汉英翻译还是英汉翻译,都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由于品牌的特殊性,它与一个企业的文化息息相关。我认为,对于品牌名称的翻译,译者应该对品牌文化着重体现,在此基础上尽量符合原文发音。只是强调对品牌名称的文字层面传播性而忽略其本意,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对于中国的品牌来说,刻意追求音译的符合而忽视文化的传达,是本末倒置的。如果不能很好的意译,拼音翻译是相对好的选择。(保留了中文)
除了狗不理(Go Believe)我还没有发现其他的通过音译进行中翻英的例子。(虽然我个人对狗不理的翻译保留意见)。读者们对此有其他的观点,还望赐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