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走进甘丹寺的时候,没有什么游客,也没有几位信徒,更没有看到多少僧人。觉得偌大寺院空荡荡似的,不过难得有这样机会清清净净的,慢慢悠悠的,一点点的转。
好不容易看到一位喇嘛,我用手一通比划想拍下他的样子。他拒绝了,走出一段距离后,不知道为什么,他又返回来同意我给他拍。我记得很清楚,他特别整理下自己的衣服,双手平整了衣襟,掸了掸衣服上的浮尘,摆好自己认为满意的姿势,我拍好他走过来,看到相机里自己的样子,笑笑的走了。
1.
欣赏着寺里的建筑,瞻仰着大殿的佛像,感受着藏传佛教的文化。转着转着不见了流浪者和在路上两位{他们把我弄丢了居然没有人着急
只好一个人随便转悠,累了便坐在一块石板上发呆。不知道多久,转角走过一点红色。也许是看我一个人无聊吧,便走过来邀请我去大殿里看看。我给他看相机里的照片,意思是我去过了。可是他还是做出一个请的手势,盛情难却,再次跟着他走进宗喀巴的灵塔大殿。在这里和他们四个看守灵塔的喇嘛聊了一会儿,知道原来他们是有分工的,有专门上班的,有专职学习经文的。一年一换岗位。
在他的带领下,看了好多一般人不能看到的地方,心领了好意,并没有为难的拍照{一是,除非特殊的情况下,我一般是不拍佛像的。二是,在甘丹寺一般的大殿花一点钱是准许拍照的。同样在西藏一些寺院不准许拍照的地方,只要花了“买照钱”,还是准许拍的,价格一般在十元到二十元之间,特别的地方价格会高一些。极其特别的地方是花钱也不可以的,比如布达拉宫......}
出来宗喀巴灵塔殿正遇上流浪者和在路上,他们说有辩经,可是不知道在哪个大殿,于是邀请我的喇嘛,带着我们来到讲经不远的地方后,便一溜小跑的跑回岗位上去了,脱岗可是要挨批评的啊。陈姐说我魅力大,其实是他待人的热情和一份真诚,谢谢了。
2.
结果这样近还是不知道哪个门是,便又乱跑去找,遇到这个杯水的喇嘛,告知我就在我下来的地方,只好返回去。
3.
没几步就遇到了上课的僧人,经过交流同意,在他们的带领下一起走进了讲经大殿门口。在他们没有上课前,我们聊了起来,知道了原来这里不是辩经,而是他们必修的讲经课。说着,笑着,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觉得是这样的亲切,这样的可爱。
4.5.
6.
7.他一直不肯进入我的镜头,终于在我的微笑下,还给我一个羞涩的笑脸。
8.而他的到来,让聊天的气氛更加活跃。大男孩子的鬼脸,爽朗的笑声,一切就像邻家大男孩般。9.
10.
11.
当他们说我可以进去看他们上课,拍他们的时候,我好兴奋啊,好似得了特权一样。
结果我刚刚迈进大殿,却看到正中间的上师,我一下子就退出来了。那感觉就像迟到的孩子看见正在讲课老师一样。这就是威严。
12.
我傻乎乎的站在外边,看着里面的上师,一直微笑着。当我看到上师用带着微笑的面容,打着招手的样子后,我合十双手,轻轻的走进去。
我们的到来还是影响了他们上课,总是不时分心的有人偷看我们,可是上师并没有不高兴,当看到我的相机对着他的时候,还特别正了正身体。只可惜我的水平实在是糟糕,没有拍好。
13.14.
15.
16.
17.
18.19.
20.
21.
22.
23.
24.
当退出大殿的时候,我在门口很虔诚的道了一声扎西德勒。然后心情好好的离开了,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一天。我会永远记得在甘丹寺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喇嘛。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