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
 
           
文房四宝善连珠,纸砚依托笔墨书。
           
隶草真篆行象瘦①,王张颜柳赵欧苏②。
           
千姿百态曲其妙,万象十分醉此巫。
           
倾倒方形珍汉字,无穷变化展机枢。
 
   
①中国书法大致有七种字体:隶书、草书、楷(真)书、篆书、行书、象形字和瘦金体。另还有甲骨文,可归之于篆字类。
   
②王张颜柳赵欧苏:王羲之父子、张旭、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欧阳询、苏东坡,分别是书法的大家。
 
 
      
                        
2.武术
 
           
腾挪闪跃动如神,踢脚挥拳可较真。
           
千百刀兵宜健体,十八技艺适防身。
            少林套路托拳棍①,玄岳身姿荡雾云②。
           
华夏飞龙传武术,风靡世界正氤氲。
 
   
①少林寺武术以拳棍为代表,流传千年而久盛不衰,武僧挥拳舞棍虎虎生威,因此名动天下。
   
②武当山又称玄岳山;武当派是武术界的重要流派,其剑术、太极拳如行云流水,得以名闻遐迩。
 
 
                              
  3.中医
 
           
济世悬壶史浪波,杏林圣手在穿梭。
           
心脾肺腑伤寒论,血脉任督帝典说。
           
拔罐针灸瞧扁鹊,望闻问切看华佗。
           
中医实用神奇药,病患垂青获益多。
 
 
                             
  4.京剧
 
            旦生净丑会班场,唱做功夫念打强。
           
炉火纯青花脸谱,声情并茂亮音腔。
           
形神兼备真精致,行当相彰有抑扬。
           
出色梨园迷票友,超卓剧种必挑梁。
 
 
                               
5.汉服
 
            泱泱华夏礼仪邦,服饰追求作汉装。
           
种树饲蚕先帝舜,缫丝织绣后周唐。
           
戎狄骑射除糟粕,襟带移风保萃良。
           
本土衣冠传异域,大方整洁貌堂堂。
 
 
          
                    
6.茶道
 
           
小炉沸水煮闲暇,洁器甘泉好沏茶。
           
新旧坨砖掰细末,绿红颜色泡尖芽。
           
浓醇品味高情致,清冽余甘解困乏。
           
古老茶经崇陆羽,千年茶道雅中华。
  
 
                                
  7.瓷器
 
            
泥制火烘做塑雕,华人自古善烧陶。
            
朝廷内府推官造,州省民间有土窑。
            
状样五光争巧妙,涂层十色竞鲜姣。
            
身周器皿亲无间,丝路流传遍远遥。
 
 
                                 
 8.围棋
 
            对子纹枰起帝尧①,相争黑白胜操刀。
           
弈秋国手着棋妙②,作博乌曹布局高③。
           
立室烂柯因动魄④,当湖峙垒故惊涛⑤。
           
方圆骤骋身心醉,坐隐陶情付六韬⑥。
 
   
①传说围棋的发明始于帝尧时代(约公元前2377—前2259年),至今已有4000多年。
   
②《孟子·告子》载:“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③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曾说:“乌曹作博,围棋”。相传乌曹是尧的臣子,善下围棋。
   
④据《列仙全传》记载:晋时浙江衢州人王质,入山伐木时,见石室二位老者弈棋,便置斧立于旁边观看。老人与之食,似枣核,吮其汁便解饥渴。后老人对王质说:“你来已久,可回去了。”王质取斧一看,柄已腐烂。
   
⑤当湖,又名拓湖,浙江平湖的别称。清朝钱保塘《范施十局序》云:“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今古。”相传,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围棋国手范西屏、施襄夏于浙江平湖对弈,鏖战十局,互有胜负。可惜棋局没有流传下来。
   
⑥围棋又称为方圆、坐隐。六韬,即“太公六韬”,又称“太公兵法”,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的重要遗产。
  
 
          
                      
9.剪纸
 
           
铺折纸张巧构思,成形绝妙在孜孜。
           
门神喜字千图案,梅鹊窗花百桠枝。
           
鸟兽虫鱼活尺寸,人仙道鬼现毫厘。
           
甭说工笔多难画,剪纸裁刀跃似诗。
 
 
                                
 10.刺绣
 
            鸟兽花虫羽毛祎,梅兰竹菊竟绒丝。
           
千姿妙绝无声画,百态斑斓有色诗。
           
榭阁楼亭针密线,苏湘粤蜀织玄机。
           
女红巧手灵神在,技法相传刺绣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