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次韵王滁州见寄》诗与琅琊山欧文苏字碑

(2017-07-01 10:56:39)
标签:

文化

分类: 滁州地方文化

苏轼 次韵王滁州见寄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与元之,坎坷一生遭口语。

两翁当年鬓未丝,玉堂挥翰手如飞。

教得滁人解吟咏,至今里巷嘲轻肥。

君家联翩尽卿相,独来坐啸溪山上。

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丈夫自重贵难售,两翁今与青山久。

后来太守更风流,要伴前人作诗叟。

我倦承明苦求出,到处遗踪寻六一。

凭君试与问琅琊,许我来游莫难色。

滁州琅琊山中的欧文苏字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两碑,为琅琊山之至宝。读苏轼此诗,略可了解其由来。今人大都知道苏轼非常恭敬地以楷书书写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并为人刻碑于琅琊山中,是为国宝。但多不知苏轼为此还写下了这样一首对欧阳修和琅琊山饱含深情、心神向往的诗。所以,我们在欣赏琅琊山中的欧文苏字碑时,也还应知道苏轼写过的这样一首情深意长的诗歌。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当年请苏轼写字的那位知州王诏,王滁州。抚今追昔,感慨系之!

元祐六年(1091)苏轼知颍州时,滁州的知州为王诏,即此诗题中所言的王滁州。当时有个叫刘景文的,从江苏高邮去颍州拜访苏轼,途经滁州,受到王诏的设宴款待,托他去见苏轼后,务必请苏轼书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勒石树碑。致函托请为“欧阳修二亭记”以大字书之,并附诗缄寄。

苏轼收到王滁州的致函和赠诗后,欣然命笔,回赠此诗,并非常恭敬地以楷书书写了他的恩师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这有苏轼《〈醉翁亭记〉书后跋》为证:“庐陵先生以庆历八年三月己未刻石亭上。字画褊浅,恐不能传远,滁人欲改刻大字久矣。元六年,轼为颍州,而开封刘君季孙,自高邮来,过滁。滁守河南王君诏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轼于先生为门下士,不可以辞。十一月乙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