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王阳明《何陋轩记》

(2015-12-17 15:48:51)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中华文化

读王阳明《何陋轩记》

       这是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时写下的又一篇文章。

    《明史.王守仁传》说,王守仁抗章救戴铣等人,"()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獠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这篇《何陋轩记》,写的就是这件事。王阳明初到龙场时,没有地方居住,就自己和仆人与荆棘之中搭建简陋的居所。后来发现了一个山洞,颇似家乡余姚的石洞,就住到洞里。但洞里阴暗潮湿,不宜久居。由于他在这里能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打成一片,建立了友谊,当地的老百姓都很喜欢他,就齐心协力地帮他建了个像样的新居,以方便他的讲学和会友。(列堂阶,辩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俱。)王阳明也在新居周围种上了竹子和花草以及中药材(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王阳明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文章。赞扬了苗族、仡佬族()人民质直纯朴、乐于助人的真性情,批驳了人们称他们为""的说法。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来到此荒蛮之地后,能够迅速适应环境,调适心态,仅数月时间(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即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并与之建立了质朴的感情,反倒生活得有滋有味。同时也谦逊地表达了他有意以中原先进文化帮助和导化少数民族的意愿。龙场三年,王阳明身处边远的艰难之地,接触了最基层的劳动人民,也升华了他的境界,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

 

原文:

何陋轩记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外良而中螫,诸夏盖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鲁掖,折旋矩镬,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业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辩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俱。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谓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