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短途交通解决方案一直被视为下一个风口
据相关资料预测,中国电动车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且尚未被互联网模式完全渗透,市场潜力巨大,颇受投资人青睐。
自天才少年李一男宣布成立小牛电动以来,智能电动车逐步被推向风口浪尖,这一领域的融资消息也不断爆出。去年10月,云造科技获得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就在前不久,小牛电动也宣布获凤凰祥瑞领投的3000万美元A 轮融资,A轮共融资8000万美元。当然,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两家,而是与小牛、云马共同被称为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三大动物品牌的“锋鸟”。
与这两家公司先以融资扩大知名度的路数大有不同,从去年五月面市至今,锋鸟一直以低调、耐心的态度对待市场,坚持先把产品做到极致,在此期间,锋鸟做过两次众筹,返修率仅为千分之一。
锋鸟的创始团队一向低调
他们并未迷恋大都市的繁华,而是选择了三线城市——浙江金华。这个城市是中国电动车产源地,电动车配套体系健全,供应体系成熟。而且,锋鸟创始团队自掏腰包做了自己的天使投资人,在没有任何大额资本注入的情况下,却拥有极强的生产组织与管控能力,两次众筹都能够按时交付大需求订单。
在城市出行方面,三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小牛有高颜值与高品质的电动车M1与N1,云马有适合城市新青年出行的助力单车C1,而锋鸟却在折叠电动车这一空白且相对安全的市场打下了一片天。在锋鸟X1成功上线5个月后,又紧接着推出了X1平台下的细分产品X1-CROSS,以更好地满足折叠市场的不同客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对于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将平台技术价值最大化。
众所周知,乔布斯时代的iPhone
采用了颠覆性的智能化操控手段
除了便捷式折叠和极小的体积之外,锋鸟X1在硬件上更大的革新是采用了颠覆性的智能化操控手段,即用智能手机来代替传统的金属钥匙,通过手机启动“锋鸟”,利用蓝牙4.0的高速传输与手机实现无线互联、车身自检以及固件升级。
好的产品必然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在销售数据方面,锋鸟X1系列目前已经累计销售一万余套,频频出现于阿里及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的首页。自成立以来,两次新品众筹累计过千万,产品上线不到三个月就登顶阿里“双十二”电动车类目第一。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运营团队,他们不分昼夜的高密度快节奏的网络营销活动,一次次将锋鸟的产品曝光度推向了折叠类目的第一。而且,锋鸟也非常注重线下销售多渠道联合,它拥有金华地区传统电动车行业线下渠道的资源优势,和全国多家电动车渠道商深入的合作,更有线下服务商专门为锋鸟在万达、银泰等大型商场内开设品牌体验店。
运营实力惊人,设计师行业经验丰富
除了运营团队实力惊人,锋鸟的技术团队都是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工业设计师。锋鸟CEO沈建军也表示:“硬件产品创业没有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之分,锋鸟凭借良好的工业设计基础,以差异化的产品切入了这个行业,并且赢得了数万名用户的支持,这是对锋鸟最大的肯定。”
当下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创业非常火爆,很多创业团队拿着想法去找投资人,而锋鸟选择直接拿着X1产品样车直接找供销商,凭借优秀的产品打动供应商积极的参与配合。这是因为,锋鸟给予供应商的不仅仅是长期的商业合作,更多的是对于供应商在产品工艺及理念上的提高,希望从源头上能为锋鸟现有及将来的产品供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
沈建军说:“带领供应体系一起努力打造好产品,这是一个产品创业公司的根本,毕竟无论营销如何打动人心,我们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必须建立在产品的基础上。今后锋鸟也会以更加极客的工匠精神去完善产品,锋鸟的产品永远会比这个团队有名。”
其实,由于锋鸟团队的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今天的锋鸟已经具备良好的造血能力,能够实现单系列产品财务正向循环。但是这对于一家产品创业公司来说远远不够,据悉,近期锋鸟也正式启动了A轮融资,根据城市绿色出行的需求布局新的产品平台,同时也要更快更多的开拓渠道将好的产品尽可能的推向消费者。
眼下,智能电动车这个千亿级的市场才刚刚起步,距离诞生一个“独角兽”的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无论是小牛、云造还是锋鸟,面前的机遇是均等的,谁能在研发、产品、营销、销售等方面全全发力,打出最优最美的组合拳,谁就可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好戏才刚刚开始,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阿军
本文系“科技最线”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