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作言的边塞词

(2018-09-03 09:23:01)
分类: 诗词

王作言的边塞词

王作言简介:山东蓬莱人,1947年出生。先后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的前身、青岛冶金建筑学校与兰州大学。曾任新华社记者15年,后又任《国际商报》总编辑,驻国外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等职。自幼习诗,工格律诗词,其著作有《王作言诗词选》、《清月轩词》等。

最近,我在《齐鲁青未了》上看到了作言的一首边塞词。

王作言说:已是久日不近诗词,今偶得一阙,送予诸君品鉴指正。

          浪淘沙·再谒玉门关

           大漠起孤烟,

           尽染云天。

           长河一去不复还。

           袖满征尘今又至,

           万里边关。

           往事已阑珊,

           泪血斑斑。

           休言骏马卸雕鞍。

           放眼山川锦绣地,

           壮我诗篇。

王作言的边塞词
 说起玉门关 我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甘肃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

今天我们前往玉门关,还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及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和金黄色的大漠、绿草,衬以蓝色天空,构成了一幅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

我看了上面这首词,深受感动,因为我没有到过边关、大漠,所以看了作言的词,觉得意犹未尽,想知道作言为什么要写这首词,于是发微信询问。不久后看到了他的回信》

王作言:丁老师好!刚看到您的微信。非常感谢对我所填制的《浪淘沙.再谒玉门关》给予肯定。您吩咐我对此做点说明,因为我一方面曾在西北工作多年,对粗犷的大漠戈壁感情颇深;另一方面,我一直喜欢古代的边塞诗,而且我自己的诗词风格也偏于豪放。除了今日所写的这首《浪淘沙》外,我以前还填了几首类似的词,不妨抄录几首,供您分析指正。一首是:

沁园春·阳关凭吊

大漠连天,

千载风萧,

万仞雪寒。

对幽幽古道,

匆匆征士;

绵绵边塞,

烽火狼烟。

马蹄声嘶,

长空云黯,

金甲黄沙破楼兰。

徒悲切,

惟秦时凉月,

独枕残关。

金樽一酹关前,

吊白骨忠魂烈儿男。

想羌笛杨柳,

春风已度;

竹簫壮酒,

故人当还。

远处驼铃,

悄声摇过,

惊梦长眠古董滩。

皆往矣,

问沧桑岁月,

何日江山?

王作言的边塞词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另录一首:  望海潮·再过嘉峪关

长空凝碧,

绛河疏落,

孤楼淡影凋闲。

萦梦西凉,

遥思唐汉,

城头画角声残。

今夜是何年?

望沉寂丝路,

昨日狼烟。

边塞谍书,

火追风撵向长安。

更催露重霜寒。

伴黄沙戈壁,

雪域祁连。

曾记上回,

苍天袤野,

几多壮志雕檐。

万事沉如铅。

对古钟高挂,

暗换羞颜。

徒教雄关朗月,

无语话从前。

王作言的边塞词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以上选录了王作言的三首词,这三首词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 词法纯熟,韵律严谨。作言是填词的高手,浪淘沙、沁园春、望海潮,都是他熟悉的词谱,所以运用自如。

2. 意境结合,意深境真。作言的边塞诗意境俱佳,他以词的形式把边塞大漠的客观图景与主观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了气魄宏大,意境不凡美好诗篇。明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作言的词即是如此。

3. 久在大漠,富有感情。作言从事建筑三年,担任人民日报记者十五年,都在西北,接触大漠、边关,富有实际体验,对粗犷的大漠戈壁感情颇深,所以写的生动形象。

4. 边塞诗词,风格豪放。他从年轻时就喜欢诗词,特别喜欢阅读古代风格豪放的边塞诗,久之对边塞诗就特别熟悉了。而且因为他的性情豪放,所以他的诗词风格也偏向于豪放。

  同学们,朋友们,诗人们,作家们,你们说对吗?

丁永志写于魅力之城.2018-8-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韵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