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7d174fc0g7aa53423f0c2&690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案" TITLE="泰山石刻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案" />
http://s15/middle/7d174fc0gca740a78d7be&690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案" TITLE="泰山石刻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案" />
泰山素有“五岳独尊”的美誉,它积淀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和象征,所以,语文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就首选了泰山,石刻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珠,今天我们就一块儿走进《泰山石刻》,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整理有关泰山石刻的相关资料,下面就分组充分展示一下。
一:书法演变史:展示书法,点评特点。
分别找两个同学介绍泰山石刻当中的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简单介绍书法的历史,找出每种书法的代表,然后介绍它们的特点。(4-5分钟)
二:诗文文化: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译文: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后来比喻知己或知音,含有象征深厚友谊的意思。冯梦龙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表现形式:一生主持:大家听说过高山流水的故事吗?下面某某某某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下。表演完后,主持:俞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俞伯牙所想。)后来“高山流水,知音无限”:后来比喻知己或知音,含有象征深厚友谊的意思。冯梦龙曾经根据高山流水的故事写成《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文。
虫二: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这实际是个拆字游戏,是“风
(風)月”二字拆去边框所得,隐喻“风月无边”之意,用来形容这里风景幽美,吸引游人驻足观赏,猜度字谜奥妙。
表现形式:一生:(图片展示:虫二)大家认识这两个字吗?为什么要刻在这个地方?如果答出就补充“风月无边”之意,用来形容这里风景幽美,吸引游人驻足观赏。
答不出就告诉他们:这实际是个拆字游戏,是“风
(風)月”二字拆去边框所得,隐喻“风月无边”之意,用来形容这里风景幽美,吸引游人驻足观赏,猜测字谜奥妙。过渡:不仅是历下才子欣赏泰山的风景,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泰山更是推崇有加。下面请欣赏阚晓文等同学给大家朗诵陆机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集体朗诵一下吧!
http://s9/middle/7d174fc0gca7409fe6dd8&690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案" TITLE="泰山石刻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案" />
过渡:在巍峨的岱顶不仅能欣赏到“一览众山小”的美景,更能领略到《纪泰山铭》的雄伟壮观。
由介绍《纪泰山铭》引出封禅文化。
《纪泰山铭》是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手撰书。形制壮观,文辞典雅,记述了玄宗封禅泰山的全过程。对研究唐代历史、书法、镌刻艺术均有重要价值。
过渡:除了《纪泰山铭》外,最著名的碑刻要属《李斯碑》。
《李斯碑》是岱庙里最珍贵,最有价值的碑刻,据说,此碑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秦丞相李斯奉始皇之命所刻,内容为颂扬秦始皇的功德。现仅存10个残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
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
表现形式:由两个学生分别介绍《李斯碑》,《纪泰山铭》然后问大家“那么封禅仪式是如何进行的呢?”请看视频。看完之后提问:“历代帝王为什么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封禅仪式呢?”
答:“天地交泰”,泰山是天地相交之处,是沟通人天之处,帝王登封泰山,即被视为天下太平、国家兴旺的标志,帝王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真龙天子”。简言之就是为了维护自己低的政治统治。
五:民俗文化:
泰山石敢当的故事(用快板的形式)“泰山石敢当”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石敢当与泰山联系在一起,借助泰山神威并被人格化,成为一位善良、勇敢、力大无比的勇士,能够驱妖拿邪、治病救人,因此家家户户或砌于屋墙,或立于街口,或置于房顶,鬼祟见之不敢进,成为家庭的保护神,流传至海内外。而泰山以其无与伦比的悠久历史和雄伟高大的形象,也成为中国的镇山,成为中国的保护神。
伴随着中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的圣火在全国各地的传递,十一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也红遍了大江南北。他俏皮的形象早已遍布大街小巷,他可爱的神态成为电视报刊上亮相最频繁的明星。“泰山童子”究竟有着怎样非凡的身世?它和泰山石敢当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如果说“石敢当”是泰山石的前世,“泰山童子”便是泰山石的今生。“泰山童子”可以说是对“石敢当”形象的最新演绎,既撷取了“石敢当”文化中勇猛无敌、平安吉祥的传统内蕴,同时又体现了奋勇争先、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在以后的岁月中,只要泰山不颓,泰山石在,关于“泰山石敢当”的形象也必将被一次次重塑与更新。
http://s3/middle/7d174fc0gca740b2f56a2&690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案" TITLE="泰山石刻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案"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