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3年高考语文卷

(2011-04-14 18:59:43)
标签:

教育

分类: 1990-1999高考语文试卷

199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24分)

l、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脉脉(mò) 间(jiān)隙 分蘖(niè)踉踉(liàng)跄跄

B.吮(shǔn)吸 咀(jū)嚼 负荷(hè)泰然处(chǔ)之

C.蛮横(hèng) 创(chuāng)伤可汗(hán) 殒(yǔn)身不恤

D.涔涔(cén) 牲畜(chù) 中(zhōng)肯 衣衫褴褛(lǚ)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生杀予夺  直接了当 贻笑大方  隐约其辞

B.自惭形秽  莫可名状 名列前矛  轻手蹑脚

C.深沟险壑  影影绰绰 满目疮痍  暴戾恣睢

D.花团锦簇  好高鹜远 谬种流传  贫瘠不堪

3、在下列句子中,“走”字在用法上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2分)( )

A.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C.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D.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4、依次填入下文中四个标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  ①有理论  ②有实践经验。这实践经验, ③仅仅指能打针、发药、插管、看心电图、会心脏监测, ④指会使用人工呼吸机或体外循环机等比较复杂的技术操作。

A.既 又 不但 而且   B.不仅而且 不是 而是

C.既 也 不是 而    D.又又 不 还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3分)()

A.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耍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D.大熊猫憨态可搁,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6、下“”列各句加点的部分与“学校对我们的意见很重视”中画线部分结构相同的一句是(2分)( )

A.老师对学生的表扬非常及时。

B.大家对他的关心使他很受感动。

C.他对我们的意见很不少。

D.我对你的长处了解得很清楚。

7、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 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8、下面是一则广告,有人对其中六处提出了修改意见。把这些意见分成四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这个工厂经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研究设计,推出新产品彩色搪瓷浴缸,具有造型美观,瓷面光滑,色彩鲜艳,质量稳定,经久耐用等特点,适应中、高档宾馆、饭店及现代住宅理想卫生洁具。

①“经久”改为“坚固”  ②“洁具”改为“用具”

③“适应”改为“适宜作” ④“理想”前加“的”字

⑤“卫生”前加“的”字  ⑥“新产品”后加“破折号”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9、依次与下列别号正确配对的一组作家是(2分)()

  六一居士 北 江先生  白石道人 四明狂客

A.王 勃  魏学洢   姜 夔   彭端淑

B.欧阳修  洪亮吉   姜 夔   贺知章

C.王 勃  洪亮吉   白居易  彭端淑

D.欧阳修  魏学洢   白居易   贺知章

l0、下面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2分)(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

二、(1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8题。

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诗》云:‘秉彼蟊贼①,付畀②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③,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④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之曰:“聪伪主,德不胜祅⑤,今祅不胜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蝗害讫息。

【注】①蟊贼:吃禾苗的害虫。 ②付畀(bì):付与。 ③螟蜮:同①注。④刘聪:十六国时期汉国国君,无道。 ⑤祅(yāo):同“妖”。

l1、下列两句中画线字的正确词义与读音是(2分)()

  ①此除蝗谊也       ②崇移书诮之

A.意思 yì 讽刺 qiāo   B.意思 yì 责备 qiào

C.合宜 yí 责备 qiào   D.合宜 yí 讽刺 qiāo

l2、“必不惮勤”一句中“勤”字的词义是(2分)()

A.勤快  B.尽力  C.勤勉  D.辛劳

l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2分)( )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设盛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l4、“庸儒泥文不知变”中“泥文”的“文”指的是(2分)( )

A.聪伪主,德不胜祅,今祅不胜德。

B.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

C.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

D.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l5、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2分)()

A.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获胜的情况,只是人们未用上死力而已。

B.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未听从命令而已。

C.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未用上死力而已。

D.古时有讨除蝗虫而未获胜的情况,只是人们未听从命令而已。

l6、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2分)()

A.是说修德可以免除蝗虫灾害,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B.是说修德可以免除蝗虫灾害,恐怕是汴州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C.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汴州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D.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l7、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2分)()

A.事情本来就有违背条文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投合权势的情况。

B.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典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C.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验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D.事情本来就有违背法则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投合权势的情况。 l8、从姚崇三次讲话的内容看,他关于灭蝗的实际见解是(2分)( )

A.既要做到合道,又要做到适权,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B.既要有德行,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C.既要有德行,又要有正确的方法,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D.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蝗灾妖异。

三、(8分)

19、在横线上填写原句(3分)

1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锲而舍之,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 。《劝学》

3)是故 ,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学》

4)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_______________。《涉江》

20、读下面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学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2分)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①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②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③“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④是七十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过题⑤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⑥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⑦。(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__________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__________

    这句可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99247日下午,某中学团委会在该校第二会议室召集各年级团支部书记和委员开会。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说:“后天下午四点半支部书记还到这儿来开会。今天有两个年级的同学外出参观,人到得不齐,请互相转告一下。明天我们再出一个正式通知。到时候都要来,别迟到了。散会!”请根据上述内容代该校团委会拟写一个“通知”的正文,不用写标题和落款(标点占一格,不超过34格)。(3分)

四、(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8题。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它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是并存的。”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a 限制了思考b 无法产生突破和解决新问题c 对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d 限制了发散思维的发挥e 墨守成规更窒息了创新的愿望和灵感f 强调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g 忽略应用、联想的扩散性思维训练h 情感因素不足i 缺乏形象和审美内容j 缺乏认知中的愉悦和激励。

以上情况激发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建立在吉尔福特智力结构基础上的威廉斯创造思考策略在理论上较为合理,在教学实践中也较受欢迎。

吉尔福特19561965年提出智力结构模式,以思维的运作、内容及结果的因素分析和形态综合这样三个向度来解释人类知识的结构。依据吉尔福特的理论模式,人类共有120种智力构成要素,其中以运作向度的扩散性思维和结果向度的转化两因素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扩散性思维。有些学者把它说成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在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中,与扩散性思维有关的智力有24种。

威廉斯根据吉尔福特的理论,经10年实验,数百名教师参与、归纳出18种创造思考教学的策略。威廉斯认为,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教材或教学内容为中心,而现代教学则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中心,这两者都忽视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只有将这三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他曾设想过在不同学科中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威廉斯的研究,由于其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22、朗读下列话语时,语音可以有停顿(用/表示),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创造/思考教学       b.创造思考/教学

c.促进学习思维/及情感的发展 d.促进/学生思维及情感的发展

Aa c   Ba d   Cb c   Db d

23、根据第一段,把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浓缩在下面的句子中间,注意句子通顺。填充部分(文字、标点)不超过55格。(4分)

创造性思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活动。

24、第二段中自ajl0处没有标点,其中有几处应加分号,其余均为逗号。应该使用分号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字母) 。(2分)

25、第二段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三个向度”是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威廉斯的研究成果为什么能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益?答案不超过60字。(5分)

28、下面是从文中得出的判断,判断正确的几项是( )(3分)

A.缺乏审美教育会限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B.《学会生存》激发了吉尔福特和威廉斯的探讨。

C.威廉斯的实验受到学生的欢迎。

D.《学会生存》认为,当前的教育使创造精神窒息。

E.创造能力最容易受文化水平的影响。

五、(50分)

29、根据右图,写一段关于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200字左右。(10分)

1、圆规

2、延伸杆

3、墨线脚

30、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40分)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象你们俩所说的那样……”

【作文要求】

1、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

2、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的神态。

 

1993年试题答案

(北京、湖北、湖南、云南、海南、贵州六省市用)

   .30分)

   1.2分)D  2.3分)C  3.3分)D  4.3分)A  5.3分)B  6.3分)B

   7.3分)D  8.3分)D  9.3分)A 10.2分)C 11.2分)C

   .20分)

   12.2分)A 13.2分)C 14.3分)B 15.3分)C 16.2分)B 17.2分)B

   18.3分)B 19.3分)D

   .12分)

   20.2分)壹仟零叁万陆仟柒佰捌拾玖圆贰角肆分

   评分标准:表述及大写全部都正确得2分;错12处得1分;错3处及3处以上不得分。“万”写成

        “”,“贰”写成“弍”或“贰”不算错;“圆”写成“元”亦可。

   21.4分)①可笑不自量     ②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她在丛中笑

   评分标准:每对1句得1分。句中若出现错别字该句则不得分,入“蜡炬”写成“蜡烛”,不得分。

   22.6分)

   评分标准:目的(一)3分。应包括文具盒的①质地(材料)、②形状、③色彩(图案),以及④

        文具盒内的物品。其中前3项为必须说明的,如缺1项扣1分;如缺第4项,可不扣分。

        目的(二)3分。应包括文具盒的①质量、②用途、③外观、④价格4项,如缺1项,扣1分。语言不通顺酌扣。扣满6分为止。

   .28分)

   23.2分)B

   24.2分)C

   25.4分)CDF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得1分,答错一项扣一分,扣完为止;只选三项且全对无误得4分。

   26.3分)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既朴素又高贵。

   评分标准:如选“既朴素又谦卑”也可;不能选“美丽”、“雄健”、“沉着”。几组词语的顺序不限,但须两两对应。答对两组得1分,三组全对得3分,只对一组不给分。

   27.3分)为了反衬或对比。

     如果不用上述概念,则要结合文中词语(“高高翘起”、“自我炫耀”、“凌空悬挂”)作具体分析。

  

   28.4分)

     作者从“青菜”的外部色彩写起,进而写它的内在“美德”由表及里,因此起始句和结尾句的措辞有了变化。

   要求:①结合文章思路分析,②对这种变化加以概括,意思对即可。只符合上述一点要求的得2分。

   29.4分)BD答对一项不得分,两项全对得4分。

   30.6分)

   第一问:第二人称

   第二问:作用——①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②在本文中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问:〔例〕“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分析略)

     所选例句不限,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标准:人称1分;作用2分,答出一点得1分;第三问举例恰当得1分,对例子分析得当酌情给12分。

   .60分)

   31.本题拟有综合评分和分项分等评分两种方案,供各省选择。

     采用分项分等评分方案者,试卷上的评分表格可根据本省情况处理(如直接涂卡)。

   评分说明:

     1.文体要求可适当放宽,相差太远的,放到三类卷以下(含三类)评分。

     2.缺标题扣2分。

     3.不足600字或未写完的,根据完成部分的情况酌情扣分。

   综合评分标准

   内容

   语言

   结构

   一类卷(5060分) 反映全面

   内容充实

   概括准确

   语言准确流畅

   有口语特点

   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二类卷(3649分) 反映全面

   内容充实

   语言准确

   语句通顺

   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

   三类卷(2135分) 反映比较全面

   内容比较充实

   语言大体通顺

   有少量语病

   结构比较完整

   层次比较清楚

   四类卷(1020分) 反映不全面

   内容不充实

   语句不通顺 结构不完整

   层次不清楚

   五类卷(9分) 文题不对

   文理不通

   结构混乱

   注意事项:

     1.三项条件都具备,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下一类上限的,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下一类上限者,可得该类卷的下限分。

     2.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3分。

     3.标点符号错误多的扣1——2分。

     4.卷面太乱的扣1——2分。

     5.内容、语言有一项突出者,加1——4分。

     6.卷面整洁、字体美观者,加1——2分。

     7.56两项加分加至满分为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