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番茄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04-05 21:27:53)分类: 观课议课 |
“番茄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找出描写明明“笑”的语句和“我”心情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脉络,如何让明明的“笑”与“我”的心情对照起来,感受明明的“笑”对“我”心情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明明的生活态度对“我”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体会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养成教育训练点:养成用心倾听,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的良好课堂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主要人物
1.课文出现了几个人?
2.主要写了谁?
二、明明的“笑”与“我”的心情的对照
(一)明明的“笑”(学生在课文中寻找):
1.安静地坐着,特别爱笑
2.一面抚摸,一面咯咯地笑
3.笑起来像个天使
4.笑声银铃一样清脆
(二)“我”的心情(学生在课文中寻找):
1.心情灰暗无比
2.心温暖起来
3.让人隐隐心疼
4.带给我快乐
(三)对比(引导学生,将“笑”与心情对照):
安静地坐着,特别爱笑
一面抚摸,一面咯咯地笑
——
笑起来像个天使
笑声银铃一样清脆
三、理解“番茄太阳”
1.太阳像番茄
2.笑脸像番茄太阳
3.明明的笑脸一直温暖着我的心(明明的生活态度对我的影响)
四、阅读两篇小文章。
“番茄太阳”
笑
灰暗
逐渐
教学反思:
《“番茄太阳”》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课文是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了盲童“明明”虽然生下来就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活泼爱笑,美丽聪明,有着一颗闪亮的童心, 懂得关爱他人,作者在与她的相处中,被她清脆的笑声感染了,被她美好的“爱心”感动了,感到非常温暖。
教学过程中,我摒弃了繁琐地分析课文,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此次,我大胆地尝试粗线条地来解决文中的主要问题,直接从重点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感悟其中的情感。
上课伊始,使用谈话法引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让学生找出明明的“笑”和“我”的心情的语句,简洁概括后,重点解决明明的“笑”与“我”的心情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明明的“笑”与“我”的心情如何能一一对照起来,从中感悟到是明明的“笑”影响着“我”的心情,使“我”的心情有最初的灰暗转向快乐,是明明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着“我”,才会使“我”的心情逐渐发生变化。这个问题解决了,为三处“番茄太阳”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在解决第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时,从明明感人至深的话语中,学生很容易理解明明是一个善良、天真、懂得感恩的孩子,那第三处“番茄太阳”的孩子就不仅仅是指明明的笑脸了,还指她美好的心灵。剩下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了两篇小短文,一篇是卫宣力的《两双球鞋》,阅读这一篇时让学生画出感人的语句,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试着填写一个题目,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是惊讶,《发爱如山》、《鞋子里的父爱》等这些合适的题目,对于学生这种活跃的思维不可小觑;另一篇是《快乐的角度》,读后让学生谈谈对于快乐的理解,他们的认识能力已经出乎了我的想象。这样由一篇课文的理解,拓宽为三篇课文的阅读,不要让学生仅限于对文本的学习,应该给予学生更宽广的空间。
不足之处:1.这样粗线条的教学,对于阅读量大的孩子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非常适合他们。但是对于差等生来说,可能比较吃力。
2.在处理第三次“番茄太阳”的理解时太过仓促,只是让学生通过明明的话语来感受她的善良和天真,却没能深入地去理解“我”流下的是感动和感激的泪水。明明虽然与“我”分别了,但是明明对“我”的影响就像太阳一样给“我”以温暖和快乐,使“我”终身难忘。如果能返回来再让学生读一读最后一段,体会温暖“我”的不仅仅是明明的笑脸了,还有她那颗美好的心灵。我想这个问题就解决的比较好了。
3.语速比较快,说话语调没有轻重缓急之分,语言上无法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