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畅想朱熹行进在嵊州市白茅庵古道上

(2013-09-24 23:02:44)

 前几天偶然游了故江白茅庵古道,古道美丽无比,大快身心!

嵊州市素有山水美名,被誉为“唐诗之路”上的明珠。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里称誉: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李白的“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但我心里总有点疑惑:没看到很美的山水啊,大概是溪流改造、溪水质差使之逊色了吧。游了故江白茅庵古道后彻底消除了我的疑虑!白茅庵古道及边上的溪流实在太美了!如果说建设一新的剡园、剡溪是一位花枝招展、引人瞩目、落落大方的姐姐;那么,白茅庵古道边上的溪流就是一位俊俏清丽、精灵曼妙、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妹妹。走在剡园里、螺星亭边,看那微波荡漾、桃红柳绿,从初春金黄色的迎春花到寒冬的红梅、腊梅,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可谓美丽,可谓舒心惬意,使人感觉我们嵊州富裕了,变美了!但不免想:这不是仿杭州西湖吗?不是人造美景吗?而白茅庵古道及边上飞珠溅玉的溪流之美,美得使我的灵魂颤抖,美得让我直想消融其中!情不自禁地哼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眼前的古道是那么的优美、平和、宁静,充满野趣,使人乐而忘返!我不知道古时的剡溪两岸是何模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古时原生态的剡溪两岸和白茅庵古道及边上的溪流等等美景,共同构成了山色四时碧,溪光十里清的剡中山水!

白茅庵古道还有厚重的文化历史意蕴,古道的中部有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写的“高山流水”四字。嵊州旧志载:过港岭,在县北十五里康乐乡。两崖壁立,水潆回,崖阴镌高山流水四字。(白茅庵古道旧称过港岭) 高山流水四个大字镌于高约4米的平面崖壁上,字径50×50厘米,字体遒劲有力,竖列阳刻,署嘉靖”“已亥”“墅山”“感书等字,完美诠释了这里的风景。高山流水还使人联想到朱熹与吕规叔的知己情谊。吕祖谦、朱熹和张栻是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三大巨头关系很亲密。规叔是吕祖谦的叔叔。根据史书记载,南宋名宦同时也是著名理学大家的安徽人吕规叔,因为主战,而且刚直不阿,从朝廷(监察御史)被贬到了婺州(今金华),继而又挂冠辞职,迁往剡地(其妻娘家)。见古鹿门山水清妙,地理便捷,就在山腰创建书院。朱熹敬重吕规叔的为人,也仰慕吕氏的家世——文献世家,中原望族。朱熹在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兼办赈务时去古鹿门拜访吕规叔,欣喜地为书院书写了“贵门”两字,这两个楷书的字体清雅而瘦劲,大有儒者的文气。白茅庵古道上的“高山流水”四字,一样清雅而遒劲,给自然山水增添了人文魅力和意趣!可以想见,朱熹无比欣喜地行进在这古道上,享受着山水美景,想象着将与自己敬重的吕规叔见面的快乐,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朱熹在乾道九年(1173)至淳熙十年(1183),两次任提举天台县桐柏崇道观,曾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兼办赈务。我乐于畅想祖籍江西的朱熹肯定热爱剡中山水,热爱唐诗之路,会许多次顺着唐诗之路或公干或游历,于艰辛跋涉中享受山水之乐!

这美丽的古道又是怎样来的呢?据查,现在爱好游山玩水的驴们已完整地探索出了此段古道的全程。这是一条古时剡中通始宁县的交通要道,徒步线路从浦口--故江村--过港岭--高山流水石刻--白茅庵水库--风门口--岙底--仁村--禹山茶场--高坎爿--大水坑--里钓--马岙--沈家湾--嶀浦,徒步全程约为20公里。这条古道的创始者应该是中国东晋时的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谢灵运家是豪族,在始宁县有大片庄园,其范围基本上在古剡县境内。始宁县建置于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废置于隋开皇九年(589),县域为今嵊州北部,其地为今浙江上虞南部,县治曾在今嵊州三界附近。谢灵运酷爱游山玩水,据载他“第二次回故乡隐居期间(428431)有向四明,天姥进发的意向。”与临海文物、临海博物馆重要记事载:“南朝宋元嘉六年(429年),谢灵运率僮仆数百人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经天台至临海。”一致。临海市社科联王海波先生《海陆文化冲积期的临海文明》一文,写“谢灵运更是凿山浚湖,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后又转入永嘉。父祖之资成就了一代山水诗人,而在客观上又何尝不是作为开路先锋,奠定了以会稽为中心而连通海陆的江南交通网? 可以想象谢灵运带僮仆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进入古代的剡中(今嵊新两地),经过嵊新小平原,又伐木开径向“天姥连天向天横”的天姥山进发,再进入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这一条路也就是后人倾慕追随的“唐诗之路”。

物换星移,情随事迁,现在许多人都喜爱走古道,走古道成了时尚,成了休闲。白茅庵古道还被驴友称作“后花园”,因为她离城区较近,此段古道相对平坦,童叟皆宜。建议长运集团开通直通故江村(浦口的北面,约距浦口2公里)的公交车,让更多老百姓可以享用后花园,可以享受徒步锻炼之乐,可以欣赏越中山水,可以领略朱熹与吕规叔高山流水知音之情!

http://s3/mw690/7d0ffe00gx6CUvxHPwe72&690


http://s16/mw690/7d0ffe00gx6CUwclXszef&690

http://s10/mw690/7d0ffe00gx6CUwewKY929&690


http://s13/mw690/7d0ffe00gx6CUwjdZGA0c&690


http://s11/mw690/7d0ffe00gx6CUvClEQW4a&690


http://s13/mw690/7d0ffe00gx6CUvHFoYI9c&690


http://s16/mw690/7d0ffe00gx6CUvKWl1Jef&690


http://s3/mw690/7d0ffe00gx6CUvPEFOyf2&690

http://s13/mw690/7d0ffe00gx6CUww68206c&690

http://s7/mw690/7d0ffe00gx6CUwz6bt436&690

http://s14/mw690/7d0ffe00gx6CXdPRxeZcd&690

http://s3/mw690/7d0ffe00gx6CUwAoFEee2&690  
http://s12/mw690/7d0ffe00gx6CUwIJ90f8b&690

http://s13/mw690/7d0ffe00gx6CUwLxWfa7c&690

http://s11/mw690/7d0ffe00gx6CUwPq7aO1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