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古典钱币收藏的历史和现状

(2014-12-08 12:40:59)
标签:

欧洲古典币

收藏

市场趋势

鉴定币

历史

分类: 西方古币和古玩
常听泉友们说,欧洲古典币真漂亮-就是贵了点。这是收藏品市场全球化的结果吧,一方面寻找藏品变得更容易,另一方面对精品的竞争变得更激烈,价格往往超出大家的心理预期。资金投入多了,尤其工薪阶层更是动了老本,心态就难超然,于是收藏被投资”化了。

既然对于大多数人投资保值心态难以避免,本文就介绍下欧洲古典币市场的历史和现状,以帮助大家在下水前略知其深浅。文中的数据多来自于一些英文资料,也结合自己多年在市场的见闻和体会。

先明确下概念,“欧洲古典币”包括古希腊币,古罗马币和拜占庭币。为什么西方钱币届把这三个时期的币统称为古典币(英文classical coins)呢?因为欧洲人称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古典”艺术,拜占庭在政治上是罗马帝国的延续,在文化上是希腊和罗马的结合,因此也归入古典。其他一些欧洲古代币,比如西罗马灭亡以后的欧洲中世纪币就不能算是古典币了。 

1. 文艺复兴以前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非常重视钱币的设计,高浮雕,多铭文,雕模精细,题材丰富,信息量大。因此在当时就已有人把钱币作为纪念品或装饰品来收藏。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在著作中描述来自远方岛屿的钱币。罗马第一任皇帝屋大维常把来自异域的钱币赠给朋友。小亚细亚曾出土过一个古希腊银币窖藏,内含的114枚四德拉克马银币无一枚重复,来自50多个不同城邦或国家,可推测出是刻意收集的。

到文艺复兴早期的14世纪,一些贵族和学者开始重温被遗忘了几百年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四处搜集那时的古物和古币,比如著名学者彼得拉克(Francesco Petrarca)就钟爱古钱币收藏和研究。据载,当时有个叫Cyriac d’Ancona的意大利商人定期往返于希腊和意大利,为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客户寻找古钱币。他可算是“钱币商”的祖师爷。 

15世纪中期,很多贵族和富商的古币收藏已颇具规模,其中包括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House of Medici),以及好几任教皇。到15世纪末期时几乎所有欧洲贵族家庭都收藏古希腊罗马币,从此钱币收藏被称为国王的嗜好”The hobby of kings”。进入16世纪,古币收藏更为热门,当时一枚尼禄头像的钱币曾要价25个杜卡特金币,相当于一幅顶级艺术家画作1/4的价格,可见当时古希腊罗马币并不容易找到。真正对古典钱币的系统研究始自17世纪。那时的藏家开始雇佣专业人员保管和整理钱币。

上图为贡扎加家族(House of Gonzaga)收藏的图密善金币,上面镶嵌有鹰图族徽。贡扎加收藏的钱币上都会嵌入一个代表所有权的标志,金币上嵌银标,银币和铜币上嵌金标。贡扎加家族于1328年到1708年统治北意大利的曼切华,他们的藏品都于1629/30年间被掠走。后来带有贡扎加鹰标的古币散落到欧洲很多收藏家手里,这枚金币最晚在1630年就进入了他们的收藏。(图片取自CNG)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币制和古希腊罗马时期相去甚远,出土的古币不能行用,因此在文艺复兴之前发现的古钱币往往被融化以获取金银。例如,1366年在法国马赛发现了大约4百万枚的古银币窖藏,全都被熔掉了。当古钱币被认可被重视之后,出土的币就被保存起来卖给收藏者。17世纪之后的道路和建筑工程的增加使得很多古钱币窖藏被发现,在对战争期间毁坏的建筑和景观的改造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文物,因此古钱币的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

 2.近代 

18世纪末拿破仑时代以来欧洲人对古代历史的探索兴趣浓厚。拿破仑个人非常推崇古典艺术,他在位时发行的一系列大型纪念章都深受古希腊罗马币的影响。当时英法德这些强国势力远及环地中海,中东等古文明地区,这就为欧洲人探索遗失的古文明提供了便利。当时许多英国贵族去希腊,意大利和北非等地怀古旅游。考古学方面更是硕果累累,比如德国的施利曼(Schliemann)发掘特洛伊和迈锡尼等传说中的古城;英国的额尔金伯爵布鲁斯(Thomas Bruce, 7th Earl of Elgin)搜集帕台农神庙雕塑,等等。这期间博物馆获得了包括古币在内的大量考古发掘品以及私人收藏的捐赠,比如大英博物馆大约收藏了50万枚古典币。精彩的文物展览引发了大众进一步的收藏兴趣,导致古币交易增多。 

下图左边是一枚拿破仑发行的纪念章(左),章的设计完全取自一枚古希腊币(右)。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中产阶级兴起,古典历史教育普及,市场交易便利,这些都导致古币收藏队伍壮大,古币收藏不再是“国王的爱好”,更加平民化。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古钱币研究也进入高潮,大量学术文献出版,著名的钱币目录包括Cohen的罗马帝国历代币(Description Historique des Monnaies Frappees sous L'Empire Romain), 不列颠博物馆钱币目录(BMC), 罗马帝国铸币(RIC), 古希腊币汇编(SNGs) 等等,还有很多重要的钱币学论文。 

3.二战以后 

二战以后北美的欧洲古典币收藏进入一个活跃期。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美元的升值,以及钱币收藏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北美人开始关注古典钱币,古希腊和古罗马毕竟是他们的文化根源所在。北美在60-70年代开始出现专门的古钱币商,到80,90年代越来越多。在80年代早期,欧洲古典钱币的价格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上涨,这主要归功于钱币公司NFA向好莱坞的投资者们推介欧洲古典币,导致需求激增。 

到了90年代早期,古典钱币价格有所下降,原因是金属探测器的使用和东欧市场的开放导致暂时的供过于求。但从2000左右随着出土量的减少,货源枯竭,价格又开始回升。现在拍卖会的东西主要来自于老藏家。 大部分古钱币出土国,例如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现在都限制古钱币的出口。因此古钱币的传承记录在交易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2000年以后便利的网络交易也促进了收藏活动。以前的收藏者主要从本地币商手里购买藏品,选择性有限,收藏瓶颈往往在找不到满意的藏品。现在他们通过网络接触到了大量货源,只要资金充足就有很大的选择自由。当时有一些人看到了投资机会,通过网络大量囤积一些重要古典币品种。我曾看到有人囤了上百枚的克林斯城飞马银币,另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可以靠手里的托勒密银币提前退休了。

随着网上交易的增多,参加钱币交流会的人数在减少,大部分的经销商只参加大型交流会例如美国芝加哥,纽约和ANA交流会,德国的慕尼黑等。欧美的公立博物馆的古典币藏品已经接近饱和,基本不再添加藏品了。有些博物馆,如西雅图艺术馆近几年还在出售以前接受的捐赠品。 

4.现状 

存世量:“Ancieng Coin Collecting”一书的作者Wayes Sayles估计私人收藏者手里有约1千万枚古典币,而公共博物馆的藏品也应有几百万,这还不包括保存在考古研究所,以及囤积在出土国币商手里的币。Calgary Coin的资深币商罗伯特推测大约有5千万枚欧洲古典币保存在博物馆,收藏者和币商手里。结合两个推测,古典币的存世量在千万级甚至上亿,当然这个推测包括了各种品级的钱币,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很普通的品种,大部分的品相也可能达不到现在的收藏标准。品相达到完美未流通(FDC)的更是极少,远少于总量的1%。博物馆和币商手里的币绝大部分币是F+,VF,和XF级别的。Ebay上的交易更是以品相差的和普通品种为主,大部分出售价格在50美元以内。 

交易量:据温哥华的钱币学会统计,全球每年交易的欧洲古典币总数约40万枚。下面是估算方法:最大的古典钱币拍卖公司CNG每年拍卖约17000枚古典币。专业币商网站VCoins上的133位古钱币经销商主要是来自英国,北美和欧洲,总共提供了约10万枚古币,价值约2000万美元。和Vcoins类似的另一个网店MA,显示有28000枚钱币,但有些币商同时在两边有店。如果其他主要币拍卖会和CNG一样每年卖掉17000枚币,那通过币商交易的币每年在20万枚左右。Ebay目前显示有20000枚古典币在售,它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卖不出去,保守估计每周卖2000枚,那么一年就是10万枚。可能欧洲还有类似Ebay的经销渠道,估计每年通过类似零售渠道卖出的古典币不超过20万枚。两者合起来可以推测全球每年卖掉约40万枚古典币。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新出土的,但大部分应是从老藏家手里回流市场的,具体比例尚无法统计。欧洲的钱币收藏者通常代代持有他们家族收藏的钱币,而北美的收藏者收藏的钱币通常在一代人内又回到市场。

收藏者:近二十年来,欧洲古典币收藏者的人数有所增长,现在的总人数在5万到10万之间。Wayne G. Sayles估计1993年全世界的古币(包括欧洲古典币)收藏者总数是1万人,到2003年增长了到5万人以上。Wayne G. Sayles对中国,印度等国的情况并不了解。这5万人主要估算的是欧美的收藏者。欧美人主要玩欧洲古典币,收藏其他文化古币的人数应不到10%。2011年温哥华的钱币学会用另外一个方法估算了全球的古典币收藏者人数。他们估计方法很简单,温哥华2百万人口中专注于古典币的收藏者不到100人,按此比例整个加拿大不到2000人,美国不到2万人,全世界应该不超过10万欧洲古典币收藏者。 

说说中国的情况。个人估计中国的欧洲古典币收藏者不超过2000人,西亚的收藏者比较多,但整个亚洲所占份额估计不到全球的10%。预计未来亚洲的份额会持续增长,远东地区的收藏者对著名品种的需求量会比较大,毕竟大多数收藏者是消遣式的收藏,缺乏时间去深入学习,只容易对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种产生共鸣。 

需求:如果按10万名收藏者算,平均每人收藏200枚古典币,那么全世界有2000万枚的欧洲古典币需求。 当然这只是个很粗略,很不靠谱的估计。其实专一的古币收藏者在整个钱币收藏群体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许多近现代币收藏者虽然不系统收集古代币,他们可能会留几个著名品种,例如圣经中提到的钱币,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克娄巴特拉七世等等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的钱币。其他很多古文化爱好者,珠宝首饰爱好者都可能收藏一两枚古典钱币,有历史,有内涵,有艺术性的东西总有人喜欢。另一方面,新一代的收藏者已有很强的精品意识和投资意识,他们重质不重量,可能只收藏10枚币,但每枚都是百里挑一的。因此未来市场对总量的需求可能会下降,但对精品的需求反而会上升。 

价格趋势:从这几年全球顶级的纽约交流会的拍卖记录可以看出,币的品相和雕模工艺对价格影响越来越大。品相在极美和更高等级的币,成交价比估价高出几倍。名誉品的价格也在升高,比如凯撒大帝的大象踩蛇第纳尔银币和马克安东尼的军团第纳尔银币VF品相或者稍好一点的,过去价格不会超过200美元,现在翻了几倍。 

在2010年左右,著名钱币鉴定公司NGC开始了欧洲古典币的鉴定评级服务。虽然其评级标准并不完全被传统古币界所接受,但评级币的确起到了简化辨伪,降低进入门坎的作用,提高了大众对古典币的认知度。今年8月份的芝加哥交流会上,看到一些专营美国币的币商也囤有评过级的古典币。上百枚的亚历山大1德拉克马银币,完全按分数标价,当然价格也比未评级的高出很多。预计评级古典币可能会被作为投资品来交易,这是美国人的一贯玩法。通过这两年的拍卖结果和市场售价可以观察到,工艺和底板都评到5分的好品币价格非常高。评级的古典币在中国国内也更易被接受,毕竟多一层真伪的保障。预计评级币会带动一批人加入欧洲古典币的收藏行列,也将影响古典币的价格体系。 

下图是一枚经NGC鉴定过的古希腊币,以及镶嵌欧洲古典币的现代戒指。这两类币的购买者都不一定是传统的欧洲古典币收藏者,可见21世纪的收藏新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中银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