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差点不是梦(二)挥杆好不是真的好

(2015-05-06 10:42:24)
标签:

体育

高尔夫

健康

时尚

文化

挥杆好不是真的好

 

 

       许多球友都有挥杆崇拜,喜欢一个球员首先是喜欢他的动作,讨厌一个球员也是因为他的挥杆,这本无可厚非。挥杆也的确是高尔夫运动中最具特色、绝对重要的一环。

       问题在于过份夸大挥杆的作用,将球打不好归咎于挥杆出了问题,甚至将挥杆等同于打高尔夫,这就问题大了。
http://s9/mw690/002hUvyNty6S3ck3zRKf8&690

 

       那么挥杆,或者说球友们大量练习的全挥杆,在各人的差点中究竟能够占到多少比重呢?

 

       我们粗略分析一下差点的构成:

球具装备约占25%;

http://s13/mw690/002hUvyNty6S3cUMX0M5c&690

心脑(情绪态度意志判断策略)约占25%;

http://s1/mw690/002hUvyNty6S3crm6Hue0&690

身体条件(体能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约占25%;

http://s2/bmiddle/002hUvyNty6S3ct7nFf31&690

技术大约也只能占到25%。

http://s1/bmiddle/002hUvyNty6S3cwd5ew70&690

       而技术又是由握杆、站姿、设定、全挥杆、半挥杆、短打、推杆、复杂球位、做球、救球等各项组成的,每项都很重要。

       如此看来,全挥杆在差点中所占的比重,不到5%。

http://s8/mw690/002hUvyNty6S3cDITyv87&690

 

       由此可见,降低差点是个系统工程,不是单靠练习场狂抡能够解决问题的。所谓的肌肉记忆,其实并不见得靠谱。情况稍有不同,或是面临压力,就有可能崩盘。

 http://s5/mw690/002hUvyNty6S3dmotJG44&690

“最近铁杆不灵,100码都ON不上!”

“一号木全乱了!”

“什么鬼球场!没块平地方。”

“推杆完全没感觉!”、、、

 

类似的说法球友们应该都耳熟能详。 

http://s11/mw690/002hUvyNty6S3doLuRQa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