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功与艺——日本当代浮雕的工艺特征

(2012-03-07 09:41:17)
标签:

浮雕

浮雕壁画

浮雕艺术设计

文化

分类: 浮雕
  工艺与浮雕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
艺是以材料的表现与形态的追求来达到适
用性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门类;浮雕是以
人性追求为目标,通过材料与形态物质定
形的精神艺术。日本的浮雕始终伴随着工
艺的特征,贯穿着技术对审美的影响,至
今仍反映在当代浮雕的某些特征中,形成
日本当代浮雕独特的气质。
    日本美术对于工艺的理解不只是技术
的完璧与图案的装饰,更多的是东方哲学
与自然观的物质体验与感悟。日本古代茶
道宗师千利修在《茶经》中通过饮茶文化
评论茶具的优劣并概括出日本文化中核心

的“美”与“道” ,不但影响到以“茶道”为中心的工艺美术,同时渗透到了语言文化
与生活方式。千利修讲到,饮茶之前先观茶器,再品茶之味。可见,茶器与茶本身是一
个整体,茶中有造型的气韵,器中有茶的味道。美的世界是抽象的,茶是可以消化掉的,
而茶器作为形而上的物化物,永恒地记录下了此刻的心境。最著名的分别是陶艺家乐
烧的十五代传人乐吉右卫门与备前烧代表森丁斋的作品。乐烧与备前烧都是日本陶艺的
代表,两位陶艺家的作品能够始终坚持古来的传统,再现古人的情趣,更有宏观的抽象
形态,不失工艺的品格 。  

茶道的场所茶室是最能理解日本传统美学的空间再现,茶室没有任何的家具与陈
设,窄小的空间与下沉的位移,能让人准确地感知到茶的味髓与象征的美学。摒弃了形
式的装饰更能直接地接触到美的味道,没有形的形式更能理解到思维的冲动。日本茶文
化是中国禅宗文化与武士文化的结合与演变,是东方写意美学的延伸,在当下后现代解
构美学的理解下重新解读茶文化会得出不同层面的答案。

  象表现主义的思维共同点,实践了东方美学同当代艺术的拼接,
  不但在陶艺、浮雕、绘画,甚至公共艺术各领域创作了大量前瞻
  性的形式个案,对日本当代艺术影响巨大。野口勇活跃于美国与
  日本的艺术界,是具有革新式的人物。他在 1964 年创作的《AGE》
  这件作品就是对茶道中“虚空”的概念的解析。他在作品
  的制作前并未对造型有任何的设计,
  在与材料的不断接触中逐渐完善作品
  的形态,完善个人的观念。这一点与
  传统陶艺的创作方式不谋而合,并在
  浮雕领域延伸着工艺的态度。
       另一位有着共同追求的浮雕家清
  水九兵卫就更明显地证明着浮雕与工
  艺的关系。清水九兵卫出生于陶艺世
  家,早年作为清水家陶艺的传人进入
  东京美术学校工艺科学习,后留学法
  国。回国后,他一边创作陶艺作品一
  边尝试浮雕的创作,游离于工艺与浮雕之间的独特视角引起浮雕界的关
  注。清水的浮雕作品带有很强的工艺特征,造型非常简洁抽象;
  加工非常严谨细腻;材料语言非常强烈《WIG — 13》作
  品来源于陶艺的体验,泥土在拉坯机上旋转的感觉及坯胎膨胀的
  体量,转化成金属板圆润的曲线,锐利的界面,明亮的质感,无
  不体现出浮雕与工艺的共同意境。
       在稍晚的世代中,伊藤隆道是不得不提的一位艺术家     (图5)。
  他以动感和线性的元素一改传统浮雕的概念,在视觉语言的表现
  上借鉴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表现方式,更具颠覆性意义。伊藤的作
  品最为受关注的时期正逢日本发展的黄金时期和城市建设的大开
  发时代,浮雕的造型表现第一次与加工工艺和空间设计发生了有
  效的对接,而伊藤的作品更好地做到了各方面的折衷,又不失前
  卫性意义,更代表了急速变幻的时代中人性的特殊体验。
       工艺美术对制作技术与过程的追求是具有无穷的魅力的,工
  艺美术的制作有严格的规范和限制,这既是对作品最终效果的保
  证,也是对作者的修养修为的陶冶与磨砺。浮雕与工艺似乎都依
  赖娴熟的技术与独特的技法表现作者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观念。浮雕 

  家对表现空间的探求和工艺大师对技法张力的痴迷都演化为人
  性与物质性的宿命。日本浮雕家从制作技法的视点观察浮雕问题
  也是日本当代浮雕的一大特征。
       两位金属浮雕家黑川弘毅、多田圭三在长期从事金属的铸造

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身体体验与材料的感性经历,对素材的深
入理解产生了独特的材料表现。两人的作品无法用传统概念下的
美之定义来解读,但造型却是蕴涵着对生命的理解,在视觉认知
的表层下更浮显出人性的行为体验。黑川的作品是对铸造
原型的削、磨;多田的方式是对铸造原型的锤、打,都是铸铜浮雕                        

                          中不常见的。而这种颠覆性的创作
                        方式在金属工艺领域里却是常见的表
                        现方式,但是按照金属工艺的评价体
                        系无法理解二位艺术家的作品,在浮雕                       

                        家中也不常见如此自由游走于材料
                        局限之上的异端儿 
                            在更为年轻的浮雕家中保井贵智
                        与中村哲人是漆浮雕的代表。保井以
                        严谨的具像造型和精熟的脱胎干漆工
                        艺备受广泛的关注。这种来自中国的
                        漆艺技法为古代日本浮雕史平添许多
                       光彩,虽然日本长期以来一直传承着
                        干漆工艺,但在当代浮雕领域使这种
传统技艺重新被理解,保井的创作会有更多的可能  。中村
与保井不同,他研究现代涂料涂装技术,颇具未来感的造型与现
代合成漆迷幻的色彩完美的结合,代表了新的方向 。
    现代人偶艺术家恋月姬的作品《蝴蝶的梦》 类似于
工艺玩偶的形式风格却完全的摆脱了工艺人偶对造型和题材的局
限,可爱与明亮成了恋月姬作品的反面,更多的是对女性意识的
张显,女性情感的表述。传统工艺人偶的技法转换成观念艺术的
制作过程表示了作者本人生命意识的演进与延伸。作品呈现的晦
涩与恐怖感,正印证了作者女性视角下对男性社会的距离感和不
信任感。
    浮雕家森淳一的石雕作品《RUN》具有一种独特的
潜在张力,这种力量是蕴含其中的,是通过对大理石不断的研磨
显现的。发丝似乎很难与力量联系在一起,也很难与石雕联系在
一起的。正是这种无关联的视觉错位,引发了作者观念上的创作
动机;正是这种工艺制作上的不可能,引发了作者思维上的表现
动机。看似平凡的观念动机再加上非凡的工艺技巧引申出不可思
议的个人语言,产生出令人震惊的视觉效果。
   浮雕制作中工艺的关注是日本当代艺术独特的现象。工艺
浮雕领域的存在感,既有对传统文化血脉的延续,又有对未来
艺术创新的渴望。

浮雕 浮雕设计 浮雕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