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打针
丫头从上幼儿园的前几天就感冒咳嗽,一直没好利索。紧接着每天早晨准7点我喊她起床,随我去幼儿园。(没上幼儿园时都是睡到8点才醒,没入园时不午睡,上了幼儿园要午睡。)打破了以往的生活规律。孩子总要有个慢慢地适应过程,再加上天气不正常的时冷时热,所以,丫头的咳嗽总也没好利索。我天天给她带药入园。
断断续续的,丫头大约吃了四十多天的药。咳嗽还是那样,医生建议别吃了,停停药观察下再说。我也有点急了,就没在给她用药。一停药,咳嗽还真慢慢地好转了。
大约停药一周,我发现丫头突然地不高兴,眼泪汪汪的,说这里疼那里疼的,我一摸她额头,很烫。一量体温,38.5度。赶紧让老公来园带丫头去看医生。拿了药又把丫头送回来了。哄劝着吃了药喝了水,丫头睡着了。也出汗了,退烧了。我发紧的心算是平稳了。
丫头睡到三点半,又哄劝着喝了几口水,勉强吃了一小块紫薯。让她坐在一边,我开始上课。(因丫头不舒服,再加上午睡晚了,就没让她去小二班。)我发现,丫头坐那里一直没动,和原来在我班时的表现判若两人。我过去一摸,手冰凉,又发烧了。我紧张的再次试体温,39度。丫头浑身如软面条般让我抱着,揽着、、、
医生看了她的嗓子说:“都化脓了,吃药慢,还是打针吧!”想想丫头连续吃了这么多天药了,又是高烧,还是狠狠心打针吧。尽管丫头极怕打针。
记得丫头第一次打针时,大约周岁多点。当时好几个人逮不住她,使劲全力挣扎。又扎头又扎脚的,丫头害怕极了!那无助惧怕的眼神至今妈妈想起来揪心。那撕心的哭喊,至今让妈妈心疼。
第二次打针,是丫头两岁左右呕吐拉稀,吃药效果也不大。折腾的丫头浑身无力,瘦了好几斤。看到丫头如此这般实在于心不忍,最后,打了三天针好转。(虽然不像第一次那么挣扎,但还是怕的难受,每次都哭。)
所以,我们一般不再给丫头打针,尽量用药。记得上次发烧,连发三天,高烧到了39.4,我都用药压下了。
这次不行,必须打针了。爸爸去拿药,我就给丫头做工作:“你看小哥哥,小姐姐,小弟弟,小妹妹多坚强啊,他们都打针不哭。你也不怕,不哭对吗?丫头长大了!都上幼儿园了,是个听话的孩子了,再说医生给你开的针扎上就不疼了,真的,妈妈保证!、、、”
妈妈的开导有效果,虽然丫头一直皱着眉,苦着脸的,很不情愿。但是知道逃脱不了。所以,丫头的表现出乎我的想象,居然没有挣扎没有大哭。表现的又乖又勇敢!我接着问:“扎上不疼了吧?妈妈没有骗你吧?”丫头微微点点头。
第二天又去打针,丫头为难的说:“哎呀!还打啊?不打针了吧?”我说:“可能不行,哪有打一天就好的啊?至少也要打三天的。再去听听医生怎么说吧,医生说不打就太好了!医生说打咱们就要听话,接着打!没事!还是和昨天一样扎上就不疼的针!”
这次,丫头居然没有哭。只是,怯怯的交代护士:“慢着点、、、”
丫头长大了!更加的听话懂事了!以后身体也更加的健壮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