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6月2日新展

标签:
杂谈 |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将于6月2日为大家带来两个新展览:季云飞《水利工程》和宋琨《千吻之深》。展期为2012年6月3日
–
2012年7月15日。季云飞以中国水墨为媒介,呈现历史记忆和当代社会的发展。他的绘画实践源于旅行经历和对周遭的观察,尤其关注大型人为工程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宋琨通过光影迷离的作品,对笔触的发光效果进行技术性的研究,探索其中阴郁气息的感官之美。
http://img4.artron.net/news/201205/2012050909263021611.jpg
Last Days Before The Flood, mineral pigments and ink on mulberry paper, 2006
http://img1.artron.net/news/201205/2012050909271355211.jpg
The Three Gorges Dam Migration, Fall 2009
季云飞,生于1963年,现工作生活于北京,纽约。作为活跃于西方艺术舞台的重要绘画艺术家,季云飞先后受邀参加了包括大英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惠特尼双年展、Mercosul双年展等国际知名的双年展和美术馆展览。1978年,年仅15岁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四年后,他获得了美国阿肯色州大学富尔布莱特学院奖学金,赴美深造。 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他找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即再造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象征图像与结构系统,探索当代社会工业发展的种种后果。用艺术家的话说“用山水画来探求中国历史中的乌托邦理想,从过去的集体主义到新消费主义"。2005 年,他成为美国罗马学院百年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罗马奖的中国人。在表现三峡移民的作品《Last Days Before The Flood》里, 季云飞使用典型中国山水画的布局,画面都是山林和河水,但现代建筑物间出其中,大都是中国乡村的二层小楼,只是屋里街道都空无一人;画面的左下角有三五个人在赶路。虽然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但季云飞出国后反而更加珍视起中国的传统,不玩观念,不做装置,索性开始一笔一画地画起水墨画来。此次展览汇集了季云飞的诸多重要作品,包括过去十年间到近期为本展准备的全新创作,若干幅从未一同展出过的十米以上长卷将与观众见面。本展是季云飞在北京举办的首次个展。
http://img1.artron.net/news/201205/2012050909275524120.jpg
《忍者海面》,布面油画,65x45cm,2011
http://img4.artron.net/news/201205/2012050909282253538.jpg
《珠宝鲤鱼》,布面油画,65x45cm,2011
宋琨,1977出生于内蒙古包头,2002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北京。作为N12艺术团体的组建成员之一,宋琨是目前中国最受关注的70后女艺术家之一。他的非抽象绘画很少与政治主题明确挂钩,而是十分关注于日常现实中的生活细节。如以《这就是我的生活》(2005-2006)为代表的自传体作品中,她将个体隐秘而瞬间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包括“关心”、“恐惧”、“欲望”、“成长”、“快乐”、“迷惑”等一一展现出来,细腻真实地描述了文革后成长的新一代既对当代生活的美好自由充满关注与期望,却又因其充满矛盾和伤害而试图拒绝和逆反。近年她也开始尝试装置作品的创作。宋琨的绘画向来以精细和敏感见长。内容单纯、琐碎,有稚秀和灵气,有时又暗露锋利,与生活、情绪、日常一以贯之。本次展览作品将被悬挂在UCCA中央甬道两侧的墙上,一组油画探索了天然材质静谧的特质,另外一组则冒险地进入了欲望的世界。一件沉浸凝重的视频装置作品放置展厅尽头。在6月2日展览开幕当日,将有多媒体表演来拓展展览的外沿。在本展中,宋琨把自己从早期以叙述为主的作品中抽离出来,进入一个沉默并犹豫的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