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捉迷藏》说课稿(三年级上册)

(2014-09-23 09:47:12)
标签:

情感

分类: 音乐强师工程

捉迷藏》说课稿(三年级上册)

                         嘉善县里泽小学   张希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四季的歌》中的歌曲《捉迷藏》,本课是一节歌唱课。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

《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歌曲为四三拍,速度稍快,附点八分音符的频繁出现给歌曲的学唱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教材中的地位

歌曲《捉迷藏》让“四季的歌”这个人文主题与音乐作品有机地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作为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并加强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附点八分音符的大量出现也为今后学习该音乐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表达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

2.技能目标:感受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流畅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知识目标:熟悉三拍子节拍,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2.难点:较好地掌握附点部分的节奏和一字多音的唱法。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音乐能有初步的感受和自己的见解,大多数的学生表现得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较强,但乐理知识掌握得不够,歌唱技能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引导学生运用聆听、模唱法来学唱歌曲,用参与体验法来表现歌曲。另外还用到了情景创设法、体验感受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张秋天的图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用“呼呼呼”和“沙沙沙”来模仿表现秋风、秋雨。紧接着让学生聆听秋风、秋雨的歌声,老师用“呼”和“沙”范唱曲调6.6 66 16 ︱ 6––︱5.5 55 15︱5––‖,学生学唱

(设计意图:首先我运用了情景创设法,引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秋天这个季节,秋风秋雨的歌声这个环节中的曲调是歌曲《捉迷藏》中的高潮乐句,在模唱时我做了降调处理,避免学生一开始就出现喊唱的现象,这样的设计既进行了一次充满趣味的发声练习,也为歌曲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新歌教学

1.谈话过渡:我们的歌声引来了秋娃娃,秋娃娃说他还有三个好伙伴,你们知道是谁吗?(春娃娃、夏娃娃、秋娃娃)这四个好伙伴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喜欢玩耍做游戏,你们听,他们在玩什么?(播放歌曲《捉迷藏》)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自然引入到歌曲教学的环节中,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趣气氛中初步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复听歌曲,提出要求,再仔细听一遍,四个娃娃都藏到哪里去了?

   用填空的形式请学生把歌曲的后半部分歌词补充完整

   (    )藏在(   )中 ,(    )躲到(   )下,

(    )钻入(      ),(    )缩进(     )。

(设计意图:运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词内容,采用填空的形式既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也使问题变得更有趣味。)

3.再请学生用歌声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老师唱:什么藏在花丛中?学生唱:春天藏在花丛中。……

首先采用一句一句对唱的形式,再为每一句答句创编相应的动作,最后连起来跟琴唱并做动作

(设计意图:先是通过模唱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曲调;律动的加入形象地表现歌词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4.出示歌曲,再次复听歌曲,边听边打三拍子节拍(增强学生三拍子的律动感)

5.请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前半部分的两段歌词读一读。学生读好以后,老师示范分别用稍快的速度和稍慢的速度朗读歌词,问学生哪种读法你更喜欢?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熟悉歌词,老师用不同的速度朗读歌词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感知用合适的速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6.一起用稍快的节奏读前半部分的歌词,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掌握X. X这个节奏,并指导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来朗读,最后加入音乐伴奏,前半部分以说唱形式表现,后半部分演唱。

     (设计意图:X. X这个节奏是这个环节着重要解决的难点,在老师的示范和引领中不断练习和巩固节奏,为歌曲的正确演唱打下基础。)

7.填唱前半部分歌词,再完整演唱歌曲

    (由于之前对歌曲的学唱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到这个环节学生已能较好地演唱整首歌曲。)

8.歌曲处理

提问:玩捉迷藏的心情是怎样的?要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歌曲?老师小结:前半部分轻巧有弹性,后半部分热情洋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体验,引导学生恰当地把握歌曲的情绪、节拍、速度和力度特点,针对性地巩固歌曲中的难点,力求流畅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游戏表演(春夏秋冬四个头饰)

   请四位学生分别扮演春夏秋冬四个娃娃,前半部分每个娃娃站在对应的小组前带领同学打三拍子节拍,后半部分下面同学根据歌词扮演花丛、草帽、谷堆、棉褂褂,四位学生自由躲藏。

   (设计意图: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调动学生表演的热情,寓教于乐。)

2.歌曲综合处理,加入说唱、分组演唱等形式,分组讨论,最后选出最佳表演方案进行全体表演。

    (设计意图:运用参与体验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教学中设计的说唱等形式进行综合表演,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并通过相互合作表现歌曲。)

四、小结

师生谈话,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捉迷藏》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东西,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教育,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