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美榔姐妹塔:尘封八百年的难解之谜

标签:
海南浪花海南旅游澄迈旅游美榔双塔三亚旅游 |
http://www.lhtour.cn/uploadfiles/image/201409/221.jpg
历史上的海南故事——澄迈·遗迹篇
美榔双塔,又称“姐妹塔”,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美亭乡美榔村东南面,始建于元初,为佛教舍利石塔,原为辑瑞庵前塔,今庵毁塔存,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据美榔村民说,凡是他们村的老人都见过双塔旁边辑瑞庵的门楣上镌刻着神秘诱人的歌谣:“斗七星,方四象,三啊三,爻啊爻,三弓三箭三角园,埋藏九坛金,九坛银,留待后来人。”这段歌谣仿佛告诉人们,在某个方向多远的一个秘密的地方藏有无价之宝,留待后来有缘人去揭开其秘密。由于这段歌谣的流传,引发了不少人到美榔双塔附近盘桓,名曰参观名胜古迹,实则暗中寻宝。八百多年过去了,谁找到了歌谣中所说的无价之宝呢?
http://www.lhtour.cn/uploadfiles/image/201409/222.jpg
美榔双塔 DY封尘
摄
美榔双塔以其历史悠久、整体造型美观、雕刻艺术精巧细致而闻名于世,虽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但双塔主体建筑却没有毁坏,实属国内罕见。相传此塔为南宋乡人陈道叙出资为纪念二个女儿所建。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陈家有两女,长女名灵照,次女名善长。长女出嫁,次女出家为尼,陈道叙为念二女“捐钱一千缗建立此塔”,还额外捐出田地给次女出家的辑瑞庵,尽显老父亲怜爱女儿的切切情愫。两女都先父母去世,灵照墓已找到,但善长葬在何处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史书记载寥寥,众口纷纭,令美榔姐妹双塔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留下诸多难解之谜。
失传千年唐密曼陀罗惊现海南民间
唐密是佛教密宗传到中国发展至隋唐时期所形成的33部宗派,在唐朝开元年间得以发扬光大。唐朝末期,唐武宗组织了一次为期6年之久规模浩大的灭佛活动(史称会昌法难),致使佛教传承转入秘密传承,史称唐密传承。学术界一直认为,唐密传承在唐末已经中断了,有人认为已经传到日本并发展成为东密。
许多人想不到的是,已经销声匿迹一千多年的唐密竟然在海南岛的美榔双塔中被发现了,这是仅次于法门寺发现失踪千年的唐密曼陀罗以后在民间发现唐密传承的首例!也即唐密传承实际上并没有中断,在南宋时还保留下来,只不过是被隐藏起来了。
国内佛学界泰斗吴立民先生曾经受中国佛教协会委派率队破解了西安扶风法门寺佛塔地宫唐密曼陀罗,他在地宫内发现唐本药师佛像跟美榔双塔法像竟是一致的。
从佛教密宗传承来考据,美榔双塔是表佛法传承的塔。妹塔实际上是祖师传承塔,它各层塔心室里供奉着八位佛祖像,实则是传承的祖师雕像,表示七代祖师的传承。
http://www.lhtour.cn/uploadfiles/image/201409/223.jpg
妹塔(左起)第3、2、1层塔心室里分别为陈隐、陈道叙祖师佛像和灵照、善长祖师佛像(陈明卿
摄)
为什么说美榔双塔是祖师传承塔?其理由是:第一,美榔双塔建塔原因之一是为了纪念两姐妹,最有力的证据是妹塔第一层塔心室里供奉着两姐妹的雕像,这才真正符合我国民间“刻金躯以供奉”的传统习惯和民情。第二,四面七层的妹塔属菩萨塔,那么供奉在姐姐塔中一至七层中的塑像都是菩萨。第三,灵照并没有出家,为何也是祖师?灵照仙化后是当作在家修行的佛教徒葬于此墓塔(仙化台)的,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可能用塔的形式葬之;灵照去世后是由修行在辑瑞庵的妹妹善长收葬的,并以佛塔形式葬之,还将此墓塔称为“故姊陈仙化台”;从两姐妹雕像的身部及头部有焰网来考,说明其像具有佛像的特征。妹塔的七层塔心室都分别供奉着一代比一代高的菩萨像,就形成了七代菩萨传承塔。
http://www.lhtour.cn/uploadfiles/image/201409/224.jpg
陈明卿
摄
在美榔双塔范围里另一个发现,体现了美榔双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价值。即发现了完整保留的南宋时期的太极阴阳鱼八卦石刻原件,这幅图片是陈明卿先生于2009年6月12日观赏美榔双塔时在妹塔右前方的乱石堆上拍摄到的,陈明卿先生当时在妹塔右前方的乱石堆上还看到另一块还没有凿刻完工的八卦石,除中间的两条鱼没刻之外,其大小、形状与上述太极阴阳鱼八卦石刻原件相同。现在这件具有国宝身价的太极阴阳鱼八卦石刻原件已交由澄迈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出版局妥为保存(双鱼是佛教八吉祥之一,不过,看到这图,有木有联想到双鱼玉佩神秘事件的童鞋?)。
双塔伏藏密宗 造塔人身份扑朔迷离
陈道叙当年捐钱一千缗建立此塔,姐塔塔身六面壁上分别有文官武将雕像,特别是塔正面中间壁上的浮雕像,其服饰官帽与宋代皇帝及朝廷大员所着衣冠相同,依此推断五尊武将塑像都属宋代朝廷大员之列,且塔身有祥云表天上,则表示塔的护法都是升天后成为天神的南宋开疆大臣。
如果一个美榔乡人为了纪念他二女而建塔,他敢冒着杀头的危险而用朝廷文武大员的塑像来作护法吗?处在荒蛮地带的辑瑞庵却是由“琼州安抚使谢图南匾名”。这种种迹象表明:其一,辑瑞庵并非一般的庵,否则不可能惊动琼州安抚使谢图南为之匾名;其二,穷乡僻壤的乡人陈道叙哪来那么多钱?又是“施田于庵”,又是“捐钱一千缗”建双塔,尤其是以朝廷大员的雕像作为姐塔护法的标志,这并非一般平民所敢为的。据此推断,美榔双塔肯定跟当时南宋皇室有关,也跟佛教密宗传承有关。据美榔村老人说,原先在美榔双塔的西边约30米两塔坐向交汇处曾见过一间小屋,门楣上写着“太监房”。太监只能伺候皇室人员。这也是美榔双塔跟当时南宋皇室有关的佐证。
圆寂后所奉的舍利塔建于美榔双塔东南约1公里处,其塔身坐在四金狮莲花座上,在密宗里头此塔是阿阇黎支提,它的身份是密宗的上师,代表陈道叙是密宗传承的唯一持有者,专家推测,因为两个女儿都走了,没有传承者了,为了将密宗传承下去,陈道叙只好造出双塔来,将密宗伏藏其间,等待后来有缘人去破解传承下去。
http://www.lhtour.cn/uploadfiles/image/201409/225.jpg
去往美榔双塔路上的景致
DY封尘 摄
空穴来风与天阙生水的传说秘密
美榔双塔属于什么塔?从建制上来甄别,北边的妹塔七层四面,属菩萨塔;南面的姐塔五层六面,属阿罗汉塔,也叫声闻塔。从两塔所处位置上来看,双塔在辑瑞庵门前水池里,分列左右。建筑上来看,双塔具有明显的宋代特色,与中国传统艺术融为一体。从塔上的塑像来看,所塑的塑像有两大特征:第一,姐塔即声闻塔,以宋代文官武将的塑像作为护法像;第二,妹塔即菩萨塔,所塑佛像持有金刚杵等密宗法器,表密宗佛法法相。
妹塔是七层佛塔,有七级浮屠之意,奉七级菩萨色身舍利。双塔层数总数为十二,表具足时。两者与中国传统文化历法中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六十花甲相对应,表空间和时间的圆满。双塔建造奇妙之处还有方向和层数皆合十一,即姐塔的六方合五层,妹塔的四方合七层,都分别含有三阳三阴的太极之数。这里的表法和意义非常奥妙。
仔细观察姐塔第一层有一边柱凿有一个孔洞,气力大的人用手掩住孔的一端,从另一端吹气,发声如螺号,方圆几里可闻其声。这个小孔叫做“风孔”。
http://www.lhtour.cn/uploadfiles/image/201409/226.jpg
陈明卿 摄
而妹塔塔身基座北边的上盖石板上有一个稍微凹下去的小“水池”。这个水池能接纳天水(指雨水或露水)。更神奇的是这个小水池水满之后便沿着水沟的方向流向塔内,在塔基北边上盖石板上的小水池与离妹塔北方几十米的自然泉水池相对应,两者水流方向也相对应,均是向塔而流。而且塔北方的泉水流经双塔后还可灌溉几十亩田地。不管天多旱,泉水从不枯竭!这是美榔双塔中关于空穴来风及天阙生水的传说,传说中之秘密,系风生水起,表风水宝塔。
这个神奇的水池还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祖师传承到第七代灵照、善长后.就断线了。这个小水池位置实际上是石塔第一层基座的上盖板上,建塔人希望通过这个小水池接纳天水滋润宝塔,吸取日月精华,让后来的有缘人成为第八代传人,揭开双塔的秘密,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像与这个小水池相对应的自然泉水那样,永不枯竭。
美榔双塔蕴藏的神奇之处还有许多,完整保留着宋代的太极阴阳鱼八卦石刻原件,以及伏藏的唐密传承及易密传承等等,不正是民间数百年歌谣中暗指的无价之宝吗?
诗云:巍峨双塔念娇悠,傲对沧桑耀九州。石刻浮雕堪绝色,传承易密更风流。如今,姐妹塔依然双乔并立,婥约依旧,继续等待着有缘人揭开历史画卷中的神秘面纱。
本资讯图片文字整合自网络,重要图文参考来源自陈明卿老师的文章,特此鸣谢!另也特别感谢授权姐妹塔图片的摄影师封尘老师!
来源:
海南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