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小白花(小德兰回忆录)>
(2012-04-16 10:25:33)
标签:
情感 |
分类: 。God~ |
<一朵小白花(小德兰回忆录)>
译者序
第一章 家 庭
第二章 童 年
第三章 德兰同瑟琳
第四章 在阿林松度过的童年
第五章 移家里修
第六章 幼年的信心
第七章 德兰和慈父
第八章 学校生活
第九章 病 中
第十章 康 复
第十一章 准备初领圣体
第十二章 初领圣体与坚振
第十三章 重返学校
第十四章 玛利入圣衣会
第十五章 稚气渐减
第十六章 内在的进步
第十七章 走向加尔默罗的第一步
第十八章 谒见主教
第十九章 赴罗马途中
第二十章 罗马观光
第廿一章 在圣城
第廿二章 归 程
第廿三章 行将结束的百霜籁家居生活
第廿四章 初入修院
第廿五章 慈父健康日损
第廿六章 发愿的前夕
第廿七章 发愿•珍尼微姆姆
第廿八章 流行感冒•副院长依搦斯姆姆
第廿九章 瑟琳进入圣衣会修院
第三十章 致圣心玛利修女书
第三一章 献给冈扎格院长姆姆的手稿
第三二章 中心迷茫
第三三章 德兰与远方传教
第三四章 禁院内的小牺牲
第三五章 爱心
第三六章 做初学者的导师
第三七章 关于祈祷
第三八章 再谈牺牲
第三九章 德兰与传教地区的昆仲
第四十章 德兰的祈祷传教事业
法国近代的一位圣女德兰所写的自传,是一部优美的好书,也是一本奇书。圣女在世间不过停留了短短的二十四年,而她的高深修养,嘉言懿行,却有如一朵永恒的百合,留下了久不消失的芳香。她的这部自传,在我国的第一个译本是出於大儒马相伯先生的手笔,译名为[灵心小史」,後又有名作家稣雪林先生的译本,译名为「一朵小白花」。马先生的译本,确如苏先生所说:劲健生动,妙趣横生,善能曲傅原著的丰神,而文言白话揉杂,是其唯一的缺点。故於卅八年,香港真理学会又托苏先生译出,苏先生的译文空灵鲜活,朗润如珠,堪称媲美原作。所以前年光启出版社的负责人要我试译时,我始终犹豫,不敢应命。我的理由是:我自知修养不够,既有两位大家的精彩妙译,我又何必多此一举?後来,该社的神父们向我说:此次所根据的是圣女自传的新版本,与以前的版本不大相同,旧版本是经圣女的姊姊增删润饰过的,而新的版本则是经後人仔细重加整理,已恢复了圣女文字的原貌,不妨试译一下。我乃勉强承当下这力所不胜的工作。
圣女的这本自传,是一本圣书,更是一本文学杰作,确如苏雪林先生所说:圣女文学天才极高,文字隽美,但我的译文并未能传达出其妙处,深觉惶傀。圣女在文字中,屡次以田野间一朵小花自况,她曾说:
「如果,一朵小野花会说话,它一定会坦诚的说出造物主对它所行的一切。」
她的隽才灵思,表现於篇页上,轻盈活拨,真如同摇曳在微风中的一朵小花,如诗如歌,使人叹赏不置。而本书的可贵,不只在文字,更在含蓄其中的人生哲理。她在本书的一章中曾说到:一个人的伟大处不在於以煊赫事功显示於人,而在尽力为善,不求人知——宛如右手做的事不使左手知道。她一生隐居潜修,默默的走着仁爱的路子,以纯真的「小」孩子般的心灵,以细「小」的善行,给「伟大」二字下了最正确的定义,以渺小来解释伟大,所以是真正的伟大。
她生时曾以和悦仁爱的微笑,来安慰人的心灵,辞世後,更要散下芳香的玫瑰花雨,来滋润人们的心田,她是可敬的,更是可爱的。她指示给我们修德的小径,即在眼前——狭狭的一条小路,那么近,那么平坦,虽然幽僻一些,但耐住寂寞,不求闻知的人尽可以走上去。——我们读她的这篇自传,固不仅是欣赏其文字之美而已。
前些时候,有些位学者曾极力提倡传记文学,这本圣女的自传,实在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传记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我的这部译文是根据诺克斯(Rev•Ronold
Knox)的英译本译出的,亦曾参阅圣女的原著。诺克斯曾独力完成了圣经的英译本,他行文雅健,久已饮誉国际文坛,这部圣女自传的英译本是他的精心妙译,评者谓其文笔生动、自然而有力,无愧原作,其价值之高,可见一斑。但翻译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两种不同的文字中,有时实难找出可以确切互译的精当之词,诺克斯的译文虽然极其精彩,但牵强之处仍属难免,圣女的原文再经我第三次的传译,自不免有失真之处,虽然有些字句经参酌法文原本,已经细心改了过来,但不能达意传神之处仍有,蒙光启出版杜的前任社长郑圣冲神父逐字逐句对照法文本及英译本,详加审阅,并赐指正,这是译者所深深感谢的。此外,周弘道社长,雷焕章神父,顾保鹄神父,于士铮神父对我之试译此书,皆多所励勉,均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