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理念进行生态景观设计

(2012-04-21 16:49:13)
标签:

中国

道教

景观生态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杂谈

分类: 低碳景观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曾描述过,一个花园当无人照料时,当地的杂草便会侵入,最终将人工栽培的园艺花卉淘汰。这就是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的真实体现。盖亚理论(Gaia Theory)告诉我们,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面对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能力,我们景观设计师不妨学学道家的“无为而治”。
景观生态设计是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它遵从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再生(Regeneration)的“4R”原则,要求在设计开发和管理的所有阶段充分考虑自然的生态过程,借助自然系统的自我设计能力,减少景观对环境的影响。可谓道家“无为而治”基本思想在景观生态设计领域的践行。
“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是“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当今世界,人们赖以生存之根本正在发生变化:空气被污染、食品不安全致使各种绝症、瘟病不断爆发;地震、海啸、干旱、水灾接连不断,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了人们更好的生存,我们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一种新的生存模式,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成都鹤鸣山道源圣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2005年起,在道教发源地鹤鸣山建设道源圣城道教文化主题景区。鹤鸣山距成都以西57公里,紧邻青城山。据《后汉书》、《三国志》、《魏书》、《华阳国志》等史书记载,中国道教的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于公元126-144年间在此创道。据历史记载,鹤鸣山在明清时期有庙宇、楼台上百座,古柏参天,森林覆盖,但在近代遭到了彻底的摧毁,无一座庙宇存在,仅存几百株古树,形成荒山、荒滩。

      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作为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优秀文化。运用老子著《道德经》的思想,从老子忘我无欲、“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和光同尘”、“尊道贵德”等理念中找到法宝。通过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以及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等伟大理论,以道学文化为主干,融入医学、阴阳五行等学说,在道教发源地鹤鸣山2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利用鹤鸣山独特的山势、水系,形成奇特的风水格局;规划建设了集朝圣、祈福、修心、养生、休闲、居家为一体的道教主题森林景区与药材植物博览园。
   

     以景治贫,让传统文化落地

    养生产业,建立和谐生态模式

      道教讲究贵生、重生。康复疗养产业符合道教养生理念,利用风景区的优质环境发展康疗产业,以道教养生秘法结合现代医疗手段来治疗疑难杂症,解决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

      我们将道家养生,中医药,现代医学融为一体,修建了康复医院与养生特色酒店、老年公寓、花园洋房。入住景区疗养的客人通过西医体检、中医诊断得出的结论,制定出早、中、晚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中成药治疗,每日早晚有人免费教习太极拳与练静功,使人们在这里能感受到空气是清洁的,食物是纯天然的,文化信仰是正当的。从心灵到生理均能享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规划中的森林景区下的中药材植博园包含了楠木、银杏、香樟、柏树林等多种树木以及种类丰富的木本和草本药材,还有定点喂养的爬行动物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示范区,使来道源圣城朝圣、祈福、养生、休闲、居家的人们能体会到人与自然众生和谐相处·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