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os, logos and pathos(转载)
(2014-09-01 08:47:36)
标签:
logic演讲词根 |
分类: 转载 |
2300多年前的古希腊Aristotle(亚里斯多德)在(The Art of Rhetoric)书里论述:一次成功的演说只有包含了“ethos, logos and pathos”这三方面才会有效果和说服力。
那么,这三个希腊语源的单词到底包含着什么含义呢,let’s check’em out!
ETHOS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 or image
从词源来说ethos源于希腊语词ethikos,表示会导致“moral or showing moral character”。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演说者在开始阶段必须在听众中建立一种“道德可信度”(或称作“面向社会群体的规则与风貌可信度”),即moral credibility。这样,人们才会对他说的话有所信服。这个词经由拉丁语词ēthicus进入英语。若追溯更早的语言历史演变,ethos则源于原始印欧语(known as PIE)*swedhe-。
*swedhe-这个原始印欧语词是个合成拟构的原始印欧语词,前半部分*swe-表示“oneself, his, her, its”。(*swe-这个原始印欧语词,它在很多语言的变体都进入了英语,其同源词有self,gossip,suicide,secede,seclude,secret,secure等)。*swe-进入拉丁语写成sui-,表示self。w和u可以互换,sui-就是self,而cid-表示“cut”,后引申为“kill”。kill oneself就是自杀,即suicide。
swe-dhe-一词可能由于sw发音的脱落,dh-和th-对应发展成ethe-这样的形式,进而演化成ethos(种族规则或种规模式等)、ethic(伦理准则)、ethical(伦理的)等词。还有ethnic(种族的)、ethnology(民族学)等词也源于*swedhe-,和ethic同源。
后半部分*dhe-也是原始印欧语词根,表示“do,make”,英语里的do就是源于它。
*swedhe-整个词合起来的意思就是to make one’s own,蹩脚的翻译就是“使其成为自己的”,后来含义宽泛化,发展成“自己所具有的”,最后变成“(自身具有的)行为举止规范”,即“伦理”,也就是ethos的本意。
LOGOS
——represents the logical argument
Logos这个希腊语词所代表的意思就是逻辑性和条理性。在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里,logos表示“人类对宇宙认识的理论”;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的智者派里,logos表示“对一个论题的诡辩”;在后苏格拉底时代的斯多葛学派思想里,logos表示“宇宙的合理的法则,所有行为和存在于人类灵魂中的理性的源泉”;在犹太教信奉的旧约圣经里,logos表示“the word of God”,翻译过来就是“创造万物的力量”,是上帝与人类交流的媒介。
(注解:对于the word of God为什么翻译成“创造万物的力量”我需要在这里解释一下。《圣经》约翰福音开篇“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圣经》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上帝打破寂寞开口言说,万事万物也借由上帝之口而创造出来,此言说即为上帝创造万物的力量和起始。”这个解释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对于有着基督教信仰的基督徒来说,上帝之言就是创造万物的动因。)
而亚里斯多德在书中更多的是强调运用“三段论”(syllogisms)的逻辑推理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举个简单的三段论的例子:人终有一死,苏格拉底是个人,所以,苏格拉底终会死。
这种三段论是由大前提,小前提,最后推导出结论。其实,这是一种古希腊的诡辩术。即通过一种逻辑上的连贯来推导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而结论是否是truth(真相或事实)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上述的这种逻辑辩论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说辞,说法”,即亚里斯多德倡导的logos。这个词的本意就是“speech, words”,最早源于原始印欧语*leg-,表示“to speak”。
*leg-这个原始印欧语词根,“子孙”众多,其同源词汇在英语词汇中没有100也至少有50个以上。*leg-最初表示“to collect, to pick up”,即“搜集”。而从*leg-进入古希腊语后变成的logos其实就是“to pick up words to make a speech”。演讲,演说都需要“选词考究,遣词准确”。*leg-进入拉丁语有很多变体,如lig-、leg-和其分词形词干lect-等。其相应的常见派生词简略举例有:diligent,eligible,elite,intelligent,intellectual,elegant,negligent,select,lecture,legend,analects,apologize,dialect…
如果再算上*leg-进入希腊语派生出来的log-和lex-,还有作后缀的-logy,其派生词像lexical,logical,logics,eulogy,biology,加上刚才我提到过的syllogistic(三段论的)… oh, my goodness! 越想其派生词就越多。不过,总而言之,在希腊语源的派生词里都是和“言论”有关。
PATHOS ——represents the emotion in argument
梅尔·吉普森导演的一部电影叫《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这里的passion可不是激情,它表示“苦难”,和pathos是同源。
在亚里斯多德的《雄辩的艺术》(The Art of Rhetoric)这本书里,他专门论述了情感,像愤怒、同情、恐惧等情感在演讲中的应用,他强调善于引导audience进入到演说者想要的情感境界会大大的增加演说者的说服力。
那么,pathos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pathos最初源于希腊语,其原始含义表示“to suffer, endure”。当人有了情绪(如愤怒、同情、恐惧等),身体就在suffer和endure。我们会说情绪致病也是这个道理。所以,pathos引出一个医学词根path-就表示“disease”,故pathology就是“病理学”,其同源词还有pathetic(可怜的—生病时的痛苦状态)、pathogen(病原体—致病基因,gene即为基因)、sympathy(同情—与对方一同感受病痛)等等。
与pathos同源的拉丁语词根为pati-,其过去分词词干为pass-,派生词passion在后古典时代表示“suffering of Christ on the cross”,也就是本段开始我提到的电影《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里的passion。所以,说到passion这个词,可不是简单的“激情”所能够诠释的。
关于pati-和pass-,其派生词也有很多,像passive、passionate、passible(易感动的)、patient(病人suffer的是disease;忍耐对人来说也是一种suffering)、impatient、patible、compatible、penury(贫穷—忍受饥饿)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