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就是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梓潼十二周岁寄语

(2024-06-10 05:11:35)
分类: 点点滴滴

同以往的年岁一样,每当过了五一后,我总是要在生活的间隙里思考着所谓一年一度的生日寄语要如何着手、主题如何选定、从哪一个事例开始说起等。

 

直到516日的一大早,姑娘的班主任在群里发了班级开展辩论赛的视频,像这种日常分享孩子们在学校的点滴是我们班特别常见的一种欢喜。而那天的欢喜对于我们家来说属实是有点大,原因是我那个腼腆的女孩居然参加了辩论赛,从视频里来看,她甚至是脱稿式地侃侃而谈。

我整个一震惊住。

像这种在班级里参加个辩论赛,和同学们“吵吵嘴”的日常,放在你们家那些社牛的孩子身上你们会觉得理所应当、波澜不惊、稀松平常;但于我而言,却是出乎意料、不可思议,甚至可以称得上为惊喜欲狂了。

要知道我的乖宝可是那种即便全班就她一个人知道正确答案在课堂上都不会举手发言的i人啊。甚至于在路上遇见同学迎面走来都会小声而又紧张地对我说快走快走,千万别让同学看见我i人。这样安静、沉默、不喜欢社交活动的i人,居然参加了辩论赛,这次第,是怎一个惊字了得啊!

 

在这距离我乖宝十二岁生日的来临已不足30天的日子里,我这久未落笔、踌躇踱步的大作总算是找到了出发点。

 

比起e人的热闹而言,i人可算得上将沉默是金践行到极致了。乖宝常说,她在班级里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大课间我们班同学围在一起打鸭子,打到最后大家常常会来一句,哦,还剩XXX(我闺女的名字)没有死啊”;又好比一群孩子都在叽叽喳喳地说着诸如CP类的八卦时,我的乖宝不是在一旁细细聆听就是做无视状;当她和同龄人一起拍照时,那些朝气蓬勃的姑娘们自信大方地展露出自己的八颗牙,而她则勉为其难地挤出一丝微笑,这看起来就是那种强迫式营业的职业假笑;她甚至都能够忍得住不像鲁迅笔下鸭提式伸长脖子观看的人们去观看成绩(这常常让我感到匪夷所思,一个11岁的小娃娃啊,是如何做到这么波澜不惊的?当我问她时,她会轻描淡写、不屑一顾地说,我干嘛要去关心别人考多少分,我知道自己考多少、错在哪里,下次争取不再错就行了啊),她的这种内敛的性格是不是充分地说明了她i人的特质?!

 

我写她的i人一面,并不是说e人就一定好、i人就一定差。相反,人的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早些年,我确实羡慕过那些家中有着像是热辣滚烫般开水样的孩子,因为他们肆意洒脱、敢说敢做。而我的乖宝总是躲在我的身后抱紧我的大腿连和别人打招呼都不敢,更别提去主动和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了。但我的乖宝她懂廉耻、知礼仪,会从每个人身上发现自己所没有的闪光点,并暗暗下定决心让这些“别人的闪光点变成自己的闪光点”,她虽然不张扬,但她沉稳;她虽然不开朗,但她冷静;她并不会像刚烧开的水那般热情舞蹈,因为她本身是一杯温润的凉白开,一杯注重独立思考、专注自律、自我感受内心体验的温水。我觉得这些都是她身上值得赞美和表扬的宝贵修养。

 

一个沉稳的人说明她做事前思考的多,这样做事时出错就会少;一个大部分时间下只做个默默聆听者的人说明她知道谨言慎行,也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她虽然不像其他孩子那般愿意主动展现自己,但这并不代表她什么都不会。她爱创意,当她沉浸在创作一篇诗歌或者是一副画作时,我觉得她浑身都在散发出独特的光彩;她会说很多好听的话语来温暖我们这些人的心;她从不说‘我真羡慕XXX啊’,她只会说‘既然XXX可以做到,我想对于我来说,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的姑娘,她一直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担心树枝会突然折断,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这句话。

 

十一岁的光景里,姑娘凭借着努力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越来越愿意积极主动去帮助他人;收拾房间和游戏区时也愈发地得心应手;在长假的日子里,总喜欢自己扎在厨房里做一顿晚餐;懂得感恩、知足,并且不攀比;和每一个孩子相处愉快,既不做讨好型人格、更不会让朋友变成“寄居蟹”,交友三观正;在登山上坡时,不再自言自语嘀咕“乖乖你能行的”,变成了默不作声一鼓作气到达顶峰;超级自律,对于不了解的萝卜刀、蛋仔游戏、小马宝莉卡等物品听说过了知道了就可以,就连喜欢的手工制作小视频也只是在闲暇时间看看、抽空制作一把,不会将时间浪费在这些事物上(因而在我们家,小到手环、大到台式一体机的众多电子产品,从来不需要藏起来或设置玩耍时间);每当大考时,总会有那么一些“一鸣惊人”在身上(虽然平时的小练习她总是漏洞百出);提前一年完成自己的小学目标——拿到两只校服熊。


这一年里,她完成个人观影超200部的计划。我们早已从许氏三兄弟和周星驰的啼笑皆非中走入成龙和刘德华的“国度”,当然在这个“国度”里还有周润发、梁朝伟、张国荣的魅力加持及葛优大爷的中式幽默;接着我们转战别的国度,她了解了阿米尔汗,又将看过的罗尔德·达尔的小说在荧幕上回味了一遍;她喜爱摩根·费里曼的《肖申克的救赎》,也从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里见识了战争的残酷和一个父亲的睿智,她爱宫崎骏的漫画作品,也能看得下去《黑客帝国》,她敬佩楚门绞尽脑汁也要逃离那所谓直播的一生,也能够理解1900一辈子都不愿意走出大海执意要做海上钢琴师的坚韧。

每一场亲子观影的背后,都是对这个电影的点评。我们点评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演员的演技、演员的真实生活、剧情的节奏和连贯、带给我们的思考等。

除了每周至少一次的亲子观影,这一年,我们还一起共读了许多书籍。除却《好奇号》、《环球地理杂志》,(可能是由于观看影片的增多,这一年她要求订)《环球银幕》(这也许是她能够和我们侃侃而谈聊电影的一个重大原因)等杂志外,她更多地爱上了侦探类的小说。在一次书店行里她无意发现了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开始爱上阿加莎的作品,陆续买了几本看完后,她又发现了家中有几本东野圭吾的小说,她一口气读完后还觉得不过瘾,最近又接着阅读起了《假面山庄》、《恶意》、《红手指》等。在这中间,还穿插着一些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一本好的作品,常常是我俩看完了推荐给她、她看完了推荐给我俩,然后我们一起讨论。

 

走过十一岁、迈入十二岁,紧随其后的是若干年来无论哪国家长都会面临的青春期的到来。说到孩子的青春期,大部分的家长想到的就是“可怕”一词。那种原先在家中老子才是天下第一的气概不知何时已经演变成小心翼翼地和孩子说每一句话(哪怕就是一句话,也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斟酌半天,恨不得打上五百遍的腹稿才能谨慎出口)的三孙子状态。因为你闹不清娃会突然因为哪句话、哪件事不对付。

就比如说我,文化课学的一塌糊涂、工作上马马虎虎、做饭吧暂且称得上还算过得去。但如果要比对孩子的察言观色,我绝对算是个卧龙凤雏。常常是当放学后姑娘从教学楼那里迎面走过来,我看见她的第一眼就能确定出她今天的心情指数是几颗星。如果她看见我时,是微微一笑而后向我跑过来,那说明当天的心情指数可以称之为四颗星及以上(满分为五颗星);如果她看见我时,是匆忙看一眼,然后不紧不慢向我走过来,那心情指数最多为两颗半星;要是她一路垂头丧气在迈出大门前甚至都懒得向前方寻找我那五大三粗的倩影,那完了,当天心情指数只有一颗星。这时,在她从校门里正在走向我的六七秒之间,我的大脑在飞速旋转,接到她时我要拿什么话题来吸引她,好让她分散点注意力,把心中的烦闷降低一点儿呢。

这种一颗星的事件,我把它称之为让我生锈的大脑又飞速运转起来的锻炼事件。可能若干年后,如果我比别人晚点老年痴呆,都要溯源到感谢此事呢。

 

当然,乖宝也会偶有和我们不对付的时候。这种不对付发生的时候静下心来我们还是会先从自身方面找原因。作为成年人,谁又不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呢。想来,那个时候的我们也会有或多或少对父母的期待,如果当时我们的父母不小心没有达到期待,那么现在作为父母的我们正好可以去弥补这种遗憾。想象着孩子一定程度上已经不是那个需要我们俯视教育的宝宝,在即将迈入初中阶段的时刻,更多的平视共情教育显得珍贵无比。在这种以爱为基准的将心比心的前提下,相信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可以平稳度过,和孩子的青春期和解、和青春期的孩子成为朋友。(与君共勉)

 

(如果说乖宝的十一岁里,有什么让我黯然伤神的事情发生,那一定是今年春天的一天,她突然跟我说,我要自己睡,不需要睡前陪伴了。哎哟,讲真,我这颗多愁善感的老心脏啊,当时真是瞬间失落到绝情谷底的悲伤。要知道,在这之前,她还是那个我们说一周只能跟妈妈睡两天,她非要据理力争一周要妈妈陪睡五天的主啊。)

 

我给她写十一岁寄语时说过:希望我的“差一点儿”小姐在十一岁的光景里,能更加自信开朗、交更多的朋友、做更多的尝试、去攀登一个又一个顶峰、主动去做更多的志愿活动;遇到困难和险阻时敢于直面、碰到失败和挫折时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向成为“更好的自己”迈进。

今天是她十二岁的生日,虽然那个所谓的“差一点儿”小姐依然会在她人生道路上跌跌撞撞地偶尔来上那么些“差一点儿”(上个月她还在练习上创作出“29-11=28”的杰作),但大体上她确实是更加地自信开朗、结交了新的好朋友、勇于尝试了很多新事物、攀登了十几座山峰、做了更多的志愿服务;遇到困难险阻时会认真思考、开动脑筋,能自己战胜和克服的会自己默默完成,自己解决不了的会主动找家长和朋友帮忙;碰到失败挫折时虽会暂时失落低沉,但也会分析原因重拾斗志而后再上一层楼。

 

 

亲爱的乖宝,我们最爱的宝贝,祝贺你12岁了。想对你说的是:十一岁的你辛苦了,我们都知道你超棒的。十二岁的你,在面对自身事物和家务时,相信不需要我们提醒也可以主动做得很好。还想告诉你,人若是将自己喜爱的事做到了极致,浑身就会散发出独特的光彩。愿你继续做一个真实的人、一个踏实的人;愿你一如既往地相信自己、尊重自己,不要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因为你就是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

 

我们也会继续朝着“教育就是把你的孩子培养成最好的她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而奋勇前进。愿我们和12岁的你还能继续同频共振、共同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祝你十二岁生日快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二〇二四年六月十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