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飘啊,哪能不留疤啊——梓潼九周岁寄语
(2021-06-10 08:43:03)分类: 点点滴滴 |
“不是啊。”
“那是不是你吞下了一颗仙丹,类似于芝麻那么大,因为你小心翼翼地吞到肚子里去的,没有把芝麻咬碎,为了回报你的仔细,我就来到你身边了。”
“是的,宝宝。一定是老天爷对我们特别的幸运,你来到了人间,挑父母,挑中了我们。我和爸爸特别感谢你选择我们作你的父母。”
“当然是真的,而且你看我和爸爸是第一次当父母,也并不是每件事每一次都当的很好啊,很荣幸你识大体又懂得体谅我们,从来不抱怨我们,还不断地给我们鼓励。我们就是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越做越好的。所以特别感谢你。”
“哦,妈妈,我也特别感谢你,谢谢你是我妈妈。我也会努力当一个好孩子的!”
亲爱的女儿:
一晃又是一年夏来到。
夏天的到来,对于我们家来说是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尤其是对于你来说。作为一个小盆友,你总是有无限的权利来期盼自己生日的到来。
在刚刚过去的那一年,我们满以为可以将你送到学校去感受一下一个学期只上一个月课程的速度,却在即将要开学的时候接到了不用开学的通知。要知道,一个学生的寒假,从一月放到九月,着实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
至少,在我和你爸爸的求学生涯里,没有发生过这样让你们高兴、让大人抓狂的事。
不过,如果拿开学的测试来作为检验疫情期间你成绩是否退步的唯一标准的话,那你无疑是成功的。
这都要归功于你自己的努力和认真。
超长假期后,我们迎来的是三年级的时光。三年级,这个作为小学中年级开始的阶段,是我们一家三口都需要适应的阶段。不同于一、二年级时你只需要完成读和背的作业,更多的是侧重在写方面。尤其是没有经历过二年级下学期的过度,三年级刚开学的那一个月,是一度让我们彼此觉得都很累的时期。
好在,我们一起努力,相互加油和鼓劲,很快就适应了三年级的生活。
今年生日寄语的标题,起的稍微俏皮和自嘲了点。要知道,纵观你这3288天的人生,像去年10月的那个大受伤还是第一次(当然,我们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当我们接到你在学校楼梯摔倒了可能需要缝针的电话时,老母亲、老父亲的心情真是恨不得替你受之。其实那天本该是你回家后向我们显摆你是值周生的日子,但面对着满身都是鲜血、满眼克制着泪水的你时,我们完全没有任何的喜悦可言。
你在我怀里的时候才开始哭泣,你说你不想让别人觉得你不够勇敢,所以你一直忍着没哭。亲爱的女儿,你不知道的是我抱着你时,我也在哭。我当时告诉你,宝宝,觉得痛了就哭出来,哭泣并不代表一个人就是不勇敢,你有爸爸妈妈做你强大的后盾,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送你到医院做缝针手术时,医生说你是个大孩子了,要自己进手术室,爸爸妈妈不需要陪同。天知道我们当时多么担心,但表面上还是假装坚强地看着你小小的身影走进了手术室。
出来的你,身上多了一共六针的线头。
为了让气氛看起来不至于那么悲伤和疼痛,我把“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改成了“人在江湖飘,哪能不留疤”这句话送给了你。
现在,当爸爸偶尔看见你下巴下那个伤疤时,他总会自言自语地说如果将来你男朋友因为你下巴这点伤嫌弃你,这样的男朋友不要也罢。
(我常常会翻个白眼给他。)
7岁半的冬天里,我们第一次去故宫当志愿讲解员。作为当时队伍里最小的志愿者,你用实力证明了你能行。8岁半的冬天里,感谢国家的强大,疫情得以管控,我们去学习了讲解员的第二部分课程。严寒天气并不会冷冻你学习的热情,又是作为最小的学员,你依然很棒。托你的福,除了故宫前朝,慈宁宫里的知识我也学到了很多。等到今年冬天的到来,希望我们还能陪着你去故宫当志愿者,听说高级班里讲的大抵都是故宫后院里的故事。哎呀,故宫里的八卦,光是想想都期待呀!
8岁的光景里,在朋友相处方面,你的进步非常大。因着疫情的原因,每天在楼下和小伙伴户外玩耍的过程中,如何同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如何处理小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摸索中前行的你,着实一直在进步。此外,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集体主义感的上升方面,我们也觉得你做的很好。
我曾经说过,我们虽然是母女但我们更是不同的个体。因为我是一个需要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才能去学习的人。尤其是在家里,除了不可避免需要忍受你那刚学了三个月的圆号声洗礼外,更多的时候我喜欢安静。而你不同,你喜欢在写作业的时候,让家里的小度播放音乐,大部分的情况下是伍佰的摇滚乐。所以天知道,大概率的晚上我都在听一个叫做伍佰的人在卖命地甩着一头小卷发和粗矿地叫嚣着的大嗓门在摇滚的世界里抱着吉他疯狂(我脑海里总会想象出这样的画面)。
但其实我是希望你有一点能够像我的,就是大大咧咧、敢闯敢干。不过这一点上你也和我有着千差万别。你喜欢默默无闻、沉默寡言地在课堂上游走,以致于老师总得用突然把你“薅”起来的方式提问以确保你确实是在认真听讲。其实私底下你不是这样的,在和朋友玩耍的时候,你疯起来没个边际,还爱和男孩子打成一片。当别人向我反映,说你内向,不爱表现时,我常常会自我安慰说,可见我女儿还挺明白什么场合下做什么事,她该认真的时候认真,该玩耍的时候玩耍。
不过说起不像我吧,我也不希望你变成一个爱挤兑、爱毒蛇的人。你早过了偶尔说出个人间大智慧引得一家老少都会惊叹的年纪了。所以管好自己的嘴,真的是一个人应有的礼貌表现。如何学会“该明白的时候装糊涂、该糊涂的时候装明白”,确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过,别说你了,我们做大人的,有时候也学的不够好。
但最起码的,当我将“教育最大的目标就是把你女儿培养成最好的她自己,而不是连你也包括在内的别人眼中的好孩子”这句话放在书柜里时,本想是作为时刻警醒我自己的话语,却变成了你时刻挤兑我的凭证,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我只想告诉你,做个怂人精真的会没朋友的。
除了怂人,也建议你将“小迷糊”这尊大神赶离你身边。
因为,在学《守株待兔》的时候,你写“兔”字的时候总会把“兔”字的那一点忘到,那里面的兔子虽然是一股脑往木墩上撞过去的,但我发誓它肯定不是个瞎眼兔子,所以,写“兔”字还是需要给兔子加上眼睛的;知道你历史故事看得多,但是拜托你,当写“王朝”的时候不要再写成“亡朝”了;据不完全统计(我可每一次都记着呢!),那个“名字”你有五次都写成了“名子”,我只好“咬牙切齿”地建议你在错题本上写个20遍。
哦,对了,今年你终于明白4乘4不再是8了,但是你也没写成16,而是写成了14。做解决问题这样的题型时,你不是把题目中的269写成296来计算,就是把自己费了18牛4虎之力算出来的204答案抄成了24,更甚者上周的数学考试里,还出现了“18-3=16”的等式。
由于幼儿园时期给你买了本《美国国家地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唯独对那几十位美国总统感兴趣,从人家的上任顺序到出生年月、从死于非命到家里人口,你都背了个溜够,还一度把它当成考验身边人的学资。如果不是看在你这是属于孩子特有的“爱显摆”的“优点”,我真是分分钟想制止你。
去年生日寄语时,我们说要在9岁前完成100次登山行。感谢国家的繁荣富强,让我们就算是在疫情常态化时期,也依然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去完成这一个小目标。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周末,你完成了人生中的第100次登山行。你看,如果单看这个数字,我们会觉得很难跨越。但是我们从2岁半迈出登山的第一步开始,每一年我们都在朝着这个数字而努力。通过小小目标的设定、再到小目标的完成,中间虽然艰辛,我们也曾放弃过所谓的能让自己更有内涵的一些课外班,但是谁又能否认户外活动它就一定会比室内课程差呢。
(一个只能通过让娃去户外野的家长的一点自我安慰罢了)
亲爱的女儿,在陪伴你方面,我需要检讨的地方有很多。虽然我是从怀孕起就开始适应了妈妈这个角色,但比起那个你出生起才开始适应爸爸角色的人来说,我做的还不够好。当你说练字很枯燥的时候,爸爸说那我陪你一起练吧;当你说一千米跑步你最好成绩是6分3秒,6分钟以上的都需要练习时,爸爸说那我们一起去跑步吧;当你说运动会投掷实心球你终究是没被选上时,他买来实心球,陪着你在楼下练习。(为了防止我一不小心写成致敬父亲节的文章,我赶紧把我的思绪拉回来)而我,在陪伴方面确实懈怠了很多、很多。
8岁生日的时候,你喜欢沉浸在一个独角兽的世界。彼时你的生日趴是被无数个独角兽所包围的。到了9岁的生日,你突然就爱上了蓝色的世界。你喜欢蓝色的鞋子、蓝色的衣服、蓝色的文具和水杯,甚至于连零食,你都对蓝颜色的要多看上两眼。
于是,我们家就出现了很多蓝色的物件。其实9岁生日趴,我原先策划的是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过个双子座的生日趴,我甚至看好了双子座生日趴的所有装扮、选好了晚餐的主题、饮料及带着祝福的长寿面,当然,选用蓝色主色系为生日礼物的物品也看好了。
不过,往往总有一句叫“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话。我和爸爸都很欣慰,你顾大局、识大体,没有因为家里突然的变化而过多地感到失落。
所以,本年度生日寄语的最后,我和爸爸要特别感谢你,感谢你的理解。
再次祝你生日快乐。
欢迎你美好的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