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财经 |
天津的自贸区靠谱么?
我们认为此传闻靠谱。在国内的自贸区申请来说,天津一直是上海最大的对手,也一度得到高层的厚爱,大有超越上海的味道。据说上世纪末,上海就开始筹划在大小洋山岛上建设深水港,中央以没有资金拒绝批准以后,上海即完全自筹资金建设。其实,那时的资金被拿去4000个亿建设天津港了。而《上海自贸区》的方案早在十年前就与上海洋山深水港的项目一并提出了,当时是以上海保税区的名义上报发改委和商务部的,却迟迟得不到批准。
由于政策的倾斜,上海十年前是不敢申请“自贸区”的,所以只申请了“保税区”,甚至这个“保税区”主要是为洋山深水港服务的。上海人自己都说,国务院一直在卡《上海自贸区》,从当时的动态来看,天津、深圳、广州也都在争取,天津甚至走在了上海前面。
但有几点致命的弱点,让天津终究在自贸区这件事情上比不过上海。
在一个港口发展集装箱运输,必须有深水航道、深水泊位。尤其是规划成为集装箱运输的枢纽港,更需要深水航道、深水泊位,尤其现在第六代或超大型集装箱船一艘艘都投入营运。众所周知,油轮、散货船、杂货船等如其吨位大,进吃水深,进不了港,则可以港外海上卸载驳运,而大吨位的集装箱船只能进港系靠码头后进行装卸作业,其需要固定的码头作为堆场,更需要固定在码头上的装卸桥装卸集装箱,在港外海上装卸驳运集装箱是不可能的、不允许的。要不然容易引起船翻沉或集装箱掉进海里。
现在第六代的集装箱船及万箱位船,其吃水至少
要能成为自贸区,必须具备一些深层次的条件,这让上海脱颖而出。看看人家新加坡怎么发展起来的?新加坡的经济主要依托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因为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商家普遍选择大船,但大船通过海峡之后,因为目的地的不同,则需要对货物进行重新的转运。而新加坡达到东亚主要港口的距离几乎是相等的,于是,新加坡成为了理所当然的物流中心。
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一定会派生出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为了处理自己的货物,世界各国的银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设立分行。所以新加坡的外资银行甚至有几千家,银行从业人员高达几十万,为金融服务的行业则需要更多的人。这就是新加坡发达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方面,天津能和上海比么?天津港不可能成为中转港,船进天津再去日本、韩国、朝鲜、台湾、俄罗斯远东和香港澳门地区是绕道,会增加运费和时间,根本不可能会有货主选择这样的路线。而上海是什么?具备比新加坡更牛的多的优势,不仅距离日本、韩国、朝鲜、台湾、俄罗斯远东和香港澳门地区是等距离,而且南距广东,北至天津、大连、青岛、烟台、营口也几乎是等距离,甚至还有一条长江辐射到内地。
上海还有一个无可匹敌的条件。新加坡自身国土有限,并不拥有巨大的市场,仅作为中转港存在,而上海背后则是中国对于货物的需求,不仅是中转港,更是需求港。当然在这一点上,天津也不错,有旁边的北京做后盾,但毕竟北京和天津还是有点距离的。
从正常的发展轨迹来看,上海注定就应该是亚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上海解放前本身就是,但很可惜,因为大陆架结构使得上海无法成为深水港,更重要的是,建国之后的计划经济,导致了上海逐步失去了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自此也就告别了中心港的身份。
于是就很明显了,制约上海的问题有二——其一是上海没有深水港,这一问题已经解决,自上世纪末上海就开始筹划在大小洋山岛上建设深水港。其二就是上海不是免税港,不是自由贸易区,导致了国外的货物不愿意在其中停留、中转。
这也是国家迅速通过上海自贸区前期议程的重要原因。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其他口岸。实际上对比上海来说,中国的其他口岸很难承担这样的任务,无论是从国际知名度、还是城市的硬件环境来说都差强人意。上海的洋山港建成不过数年,其吞吐量已经超过新加坡,这是对于上海认同最直观的体现。再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比如天津港就有一个致命伤——不是不冻港。
也因此,上海成为了中国首个自贸区的展开地。很多人说,上海自贸区是对准香港的,显然这是个美丽的误会。上海开放的确影响到了香港。但高层的战略绝不仅限于窝里斗,自贸区的冲击实际上是更加鲜明地,将抢食的目标瞄准了东南亚,更准确的说,是新加坡。因为上海原先的计划就是要取代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地位,只是这个“目标”还偷偷摸摸地不敢公开说。因为大家都听说当时的高层非常崇拜和欣赏新加坡,很多政策也都“政出新加坡”,甚至他把政府的人才培训都放在新加坡。
所以换届之后,当李克强总理问杨雄市长“你是要政策和是要改革”时,他都乐傻了:这么多年连保税区都没争取到,现在一下子掉下个“自贸区”。岂不是飞来一大馅饼么!!!
至于上海之后的自贸区,实际上意义就不纯了,相比于上海有着带动全国经济的意义来说,之后申报的自贸区,即使获批,恐怕也只是带动地方经济的意义。在首个自由贸易实验区落户上海之后,天津滨海新区东疆自贸区属于最早完成申报的一批,一直被视作争夺自贸区第二席位的“热门选手”。天津成为热门选手,其根源恐怕还是在北京。
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无法作自贸区这是肯定的,那么卫星城天津的开放意义就非常重大了,实际上近些年来政策对于天津一直青睐有加,去年前三季度,天津以12.6%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在全国31个省份中位列第一,这其中就有政策倾斜的因素。天津的自贸区实际上根本惠及的是北京。作为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并且同时兼顾着政治文化中心,一旦卫星城自贸区的身份敲定,北京则能有效的分离人口,并且进一步也有望在北京周边形成环渤海经济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才是天津自贸区被看中的根本原因。而对比上海,无论是不冻港的身份,还是货物吞吐量、城市发展水平,天津港错失第一自贸区实际上并不可惜。
除此之外,中国很可能进一步开放的就是内陆,作为弭平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关键性因素,最近几年,无论是中部崛起,西部开发,还是沿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等概念的提出,实际上仍然是为了满足内陆地区的发展,以此为契机,未来第二批自贸区,很可能将目光放置在内陆地区,比如重庆,作为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港口,其开放意义重大。
但是无论如何,中国最纯正的自贸区还是要看上海,其发展的标杆意义,将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贡献。而后续的自贸区也将很大程度上以其为范本,进行展开。
“CCTV证券频道理财中心”公众平台正式开通!依托央视的强大资源优势,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及时、全面的投资理财最优方案!欢迎大家关注频道微信号:cctvzqlc,可获得500元优惠券,凭此券可订购频道策略研究中心旗下全系列产品!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