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2013】三岁小儿 |
1月10日,下午3点学校放假之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一起打道回府——回姥姥家小住。我和羊羊、大姨和杜兆阳,同行的还有表姐和她家小妮,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出发,一路上好不热闹。
每次休息必须得回家。家是什么?家是满桌山珍的日常饭菜,家是祖孙共享的阳光雨露。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
回家=惊喜
以前都是周五上午才回家,这次例外,也没提前告诉姥姥。给了他们一个小小的惊喜。姥姥姥爷看到我们突然到家,喜笑颜开。虽然他们总是嘴上说麻烦,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听说有一次周五下雪了,姥爷还对姥姥说:“天气这么冷,他们还会来吗?”放心,我们当然会回家啦!家是昨夜依旧未眠的严父,家是今晨忙碌不休的慈母。
平时工作忙不回来也就算了,待到节假日或礼拜天还是尽可能的多回家看看。哎,甭看咱姐弟四个,可真正在家里的除了爸妈,一个都木有。以前固定半个月回家一次的只有我一个,后来有了小尾巴羊羊,现在大姨娘俩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这样挺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孩子回家看看。
最亲近=大姨
家是真正让你觉得温暖、自由、窝心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次回姥姥家,羊羊小子的表现依旧给力。懂事、能说、反应快,童言趣语一串串,时不时就让我们捧腹大笑。每天早上6点,我都会被羊羊这小子叫醒,要不就是被摸醒。我都怀疑他是不是看着表醒来的,总是那么准时。醒来之后,先排毒,然后不管你困不困,他小人家很快就兴奋起来了。喝奶、看杜兆阳、看书、擦鼻涕,一刻也不消停,果然是年轻人比较朝气蓬勃。家里有了这个小不点,立刻显得热闹起来了。
话说羊羊从小就跟大姨十分亲近。这次回家,大姨又给羊羊买了一些零食,更是赢得了羊羊的欢心。吃饭时,这小子不再等着麻麻,而是把目标转移到了大姨身上,想吃什么做什么也不找我了,而是直接找大姨帮忙。他早明白麻麻不一定会帮他,而大姨一定会按照他的意思去做。每天早上起床后,羊羊就会问:“大姨呢?我去看看大姨。”这一去,通常有三种结果:
一、大姨在睡觉,羊羊会不管不顾的直接趴到被子上骑大马。
二、大姨在喂奶,羊羊会耐心的等待,有时也会着急的说:“你放下他。抱着我。”
三、大姨在玩手机,羊羊会直接扑到大姨怀里来个熊抱。
看到这二人亲近的样子,我就想:现在杜兆阳还小,还不会计较,如果他以后长大点儿,会不会吃羊羊哥哥的醋呢?
怕生=沉默
家是将困难排除在外,将爱保存在内的地方。
按说羊羊现在大些了,应该不会再怕生,可事实相反。
本来玩的好好的,但姥姥家里来客人了,羊羊就马上变得相当沉默。不管人家百般引诱追问,他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人家一走,他就会说:“那个姥爷去哪了?他干嘛去了?”
这话都说的出来,你说他是不懂事吗?我就知道他对这些人和事心知肚明,就是搞不懂为啥在当着人面时,羊羊不会主动叫人。只是单纯的害羞么?
不吃饭=缺点
家是我们可以任意发牢骚,却不用担心他人责备的地方。
如果说羊羊在姥姥家表现出来的缺点那就是不好好吃饭。哎,不好好吃饭也是缺点吗?这简直是最让我头疼的问题。趁现在没人,赶紧吐槽一下:
羊羊啊,你这臭小子是怎么回事?貌似每次到了姥姥家总是这样:不吃正经饭食,零食不断,喝奶时间不对。每次到了饭点总是不好好吃,米饭、面条、包子、炒饼、馒头、烧饼、鸡蛋这些家常便饭对羊羊来说一点儿吸引力也木有。他顶多就是勉强吃个胡萝卜丝、蒜苔之类的菜,也能吃几口肉丝,然后就嚷“我吃饱啦!”
唉妈呀,才吃几口就饱啦,也太少了吧?光吃这些营养也不够哇!也经不起消化,还没等到下顿饭开始,就又顶不住了。所以,看到姥姥给杜兆阳冲奶粉,羊羊才会歪着头满脸堆笑的说:“帮我也化点儿奶粉吧?”看到这样的请求,谁又舍得拒绝呢?可这样一来就成了恶性循环,哎!
1月13日,姥爷送我们回家,上午10点准时出发,基本上每周日都是这样。
天气太冷啦,姥爷舍不得我们带着小屁孩儿去挤公共汽车。每次告别时,姥姥都会问羊羊:“在姥姥家玩好吗?下次还让麻麻带你回来。”其实,我们都舍不得离开啊!
家是情感的苗圃,家是爱心的归宿。重要的不是你给了孩子们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你倾注在他们身上的关心和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