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奶爸,那是终身责任制的事

标签:
育儿 |
分类: 【2012】二岁小儿 |

无意中得到了这样一本书——《第一次当奶爸》,有点小激动。这本书可是专门为我们羊羊的“坏爸爸”准备的。看到书名的一瞬间就击中了我,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太需要这本书了!”所谓“奶爸”,即孩子的专属男保姆。阅读此书,不只给羊爸一次学习的机会,也给了我一次从男人视角看问题的机会。
由于羊爸这周夜班,白天需要补睡,到现在还没来得及看上几页。所以,以下言论完全是羊羊妈的观点,男人们如果有意见,还请保留。
学做奶爸什么时候都不晚
第一年:
在医院里发生的事
0——3个月
崭新人生的第一天
4——6个月
渐入正轨
7——9个月
云开雾散
10——12个月
进步神速的宝宝
第二年、第三年。。
瞧瞧这目录写的多简单,可不真正的经历一次,你永远不知道有了孩子的日子过起来有多难,尤其是前三个月,每天都得熬着过。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羊羊小子一起度过了两年。我努力克制着想直接蹦到第三年的念头,从第一页看起。
住院待产、婴儿出生、喂奶、关于睡觉的问题,随着书页的翻动,那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幕幕往事又一一浮上心头。正巧咱最近正在给博客搬家,每周日一篇月记,从孕期日记到羊羊出生后的点点滴滴,这样一来,等于重温了一遍儿子的成长过程。个中喜怒哀乐,冷暖自知。还以为只有麻麻才能感情丰富到这种程度,可看了这本书才顿悟:原来男人也不是冷血动物,他们跟我们一样压力很大,在孩子面前偶尔也会毫无招架之力。也有男人会跟我一样的。
看到得意处,不由得点头微笑。看到有不同意见时,恨不得立即找出作者同他理论一番。一边看书,一边细细回想着羊羊当时每个阶段的表现,时不时对号入座。还时不时跟羊爸感叹:这本书来得太迟了!要早看到就好了!但是,看到后来,才警醒:别以为你的孩子已经2岁,就不用学习如何做奶爸了。其实,此时,孩子对奶爸的需求比以前更大。
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奶爸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参与的越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及成人以后就会越乐观、越沉稳甚至越成功。就连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也会在未来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
这是本书“内容简介”里的一段话,我太赞同了!在我们和羊羊一起走过的这两年中,我不止一次对羊爸说过“孩子也需要父亲”这样的话。这回总算找到理论依据了!是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的戏份跟妈妈是一样重的。
不管是给孩子换尿布、洗澡还是教孩子吃饭或者陪孩子一起玩积木,这都是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范畴。跟孩子亲子阅读、玩画笔也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我们都已了解:早在三岁以前,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开始发展了,当然,这与他早期的读书行为有莫大关系。
就像那天中午,该吃饭了,你依然沉睡不起。羊羊来叫你起床,看你没反应,就在你脸上拍了几下。你倒好,怒吼一声:“你打我干嘛?!表打我啦!”吓得羊羊当时就愣住了。看到你这个反应我也愣了。这样好吗?他能打疼你吗?此时羊羊心里该怎么想呢?我赶紧说了些别的话转移注意力。可后来,又一天中午,在叫你起床的时候,羊羊没有打你,而只是大叫“爸爸”,然后还自言自语接着说:“要不又该生气了!”
教育是春风化雨,教育是雷鸣闪电。做为爸爸,你必须要意识到:有时候羊羊那毫无意义的举动,也是在为他的学习做准备。所以,当听到羊羊说的话,看到他的某些动作,请慢下来再回复。还有,当我们一起编造幼稚的故事时,请不要取笑羊羊,也不要随意打断。关于这一点,你可以采取我给你的建议,那就是加入其中,并且让羊羊喜欢跟你在一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称呼你为“坏爸爸”。
奶爸有责任克服分离焦虑
为人父母——尤其是父母双方都要上班——的重要一环,就是在保证宝贝的安全与鼓励他们勇敢探索之间,在外面拼命赚钱养家与花时间陪宝贝之间,把宝贝搂在怀里安慰他与把他推到外面学习探索之间,寻求并把握好那种微妙的平衡。
分离焦虑,这是大部分父母都会面对的挑战。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感触颇深。
就我们家目前的情况来看,刚刚两岁的羊羊表现还不算太坏,偶尔他才会因为麻麻的上班离去而哭泣。但你必须要知道:克服宝贝的分离焦虑是个长期过程。等他三岁甚至更大的时候还会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闹情绪。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要用足够的爱和关怀为他建立信任感。不管是把孩子搂在怀里保护他,还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拍掉身上的土,每种方式对孩子都十分重要。至于两种方式如何糅合,则是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由此,你也应该明白我平时为何总是怪你在羊羊面前说话不注意了。
前一篇:【2011-03】累并快乐
后一篇:有一种惊喜来自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