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2012】二岁小儿 |
放学回家,进门就看到羊羊正在奶奶的自行车旁边忙碌着。小家伙看我过来第一句话就是:“俺修车咧!”我一贯是表扬为主:“哇!羊羊真厉害!你还会修车子呀?”“嗯!”羊羊并不因为麻麻回来而有所改变,仍然忙着手里的活儿。
又累又饿的我急需休息,就想赶紧带他进屋,可他小人家执着的不肯离开。好话说了一箩筐,他还是视而不见、埋头苦干。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就想强行弄走他,可我一抱,羊羊立刻放声大哭,还缩着双脚任由我架着他的胳膊不肯站立起来。好吧!也许我不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羊羊,你先修吧。我去换换鞋!”等我收拾好,过来之后,羊羊直瞅着我乐。“羊羊,你笑什么?修好了吗?”“没修好呢!”噢,感情是老“修不好”才笑的?
正说着羊羊也起身了,只见他大步走到我的电动车旁边,说:“俺修电车呀。”“我的电车没坏,不需要修啊!”“坏了!坏了!”那小家伙为了达到自己瞎鼓捣的目的,还给我的车子安上莫须有的罪名了!嗯,坏了坏了,那你修吧!
修就修,你看咱羊羊的架势,还挺标准。他手里的扳手还在这里拧拧,那里转转,还不时的敲敲打打。突然他嘴里又冒出一句话:“俺是小龙。”说这话的同时,那脸上的笑甭提多自豪了!多生动的表情,神采飞扬!我的儿,你还真以为你拿着扳手转转就是小龙了?
话说小龙是我家附近一个修车铺的师傅。羊羊现在这举动简直跟他一模一样,而且他还故意也把左腿跪在地上。人家小龙师傅是为了方便修车才这样好不好,你这小不点有这样做的必要吗?
羊羊也不是第一次拿这种工具了,很早以前我就发现他对螺丝刀呀、钉子呀这类东西有很大兴趣,虽然还不会真正的“修理”什么,但他对此一直兴趣高涨。今天发生这事也让我想起了美国的莱特兄弟——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制造者。
小时候的莱特兄弟是一对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俩在大树下玩,两人产生了爬上树去摘月亮的想法。结果,不仅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都钩破了。父亲见此情况,并没有责骂他们,而是给予了耐心、正确的开导。莱特兄弟就这样在父母一次次的允许下,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想象力。
有一次,莱特兄弟赶着羊群放羊的时候,看到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鸟很是羡慕,就学鸟飞。父亲并没有嘲笑、制止他们,而是充分理解孩子可贵的好奇心和大胆想法,还同孩子们一起学鸟飞。这天天气很好,有一只鹰在上空飞旋。哥哥就问爸爸:爸爸,人可以飞翔吗?爸爸出神地望着天空说:可以!弟弟就张开双臂,可是却没有飞起来。哥哥试试,也不行。莱特兄弟就疑惑地望着爸爸。爸爸说:因为你们还小。哥哥说:“那你飞飞看?”爸爸就张开双臂,可是也没有飞起来,也许我太老了。——莱特兄弟和爸爸都不会飞翔,但莱特兄弟却坚信人是可以飞翔的。
一天,出差回来的父亲给莱特兄弟带来一件礼物:一个会飞的蝴蝶。父亲轻轻地给玩具上了上劲,小东西便在空中飞舞起来。兄弟俩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们觉得它飞的不够远,于是仿造玩具的样子又做了几个更大一些的。这些仿制品有的能够飞越树稍,有的飞了几十米远,但一个尺寸很大的仿制品却飞不起来。这没有让他们难过,反而激起了兄弟俩制造飞机的念头。经过数年的反复摸索,莱特兄弟终于制造了第一架飞机。
由此可见,很多人之所以成功不光是因为自己的努力,除了为梦想而坚持奋斗之外,还因为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可以说莱特兄弟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试想一下,如果在家里,孩子想玩什么做什么都要受到限制的话,也许他的好奇心早在结出果实以前就被扼杀了,可在另一个家庭环境里,大人们总是热情鼓励孩子们去追求知识,去调查研究一切奇特的现象,那结果会是一样的吗?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有必要给予其适当的教育,而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且是慢艺术,急不得,假不得,华不得。我们都知道:孩子爱搞破坏是天性使然,这是创造力萌芽的一种体现。所以,如果发现你的孩子玩螺丝刀或拆玩具,先别急着训斥,也不要不耐烦,慢下来吧,等一等,看我们的孩子有多大的创造力。父母应合理利用孩子的这种天性,多方引导、鼓励。尤其是孩子们突发的一些奇思怪想,我们更要慎重对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