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不是国土的基点,琉球才是
(2012-09-24 19:32:04)
标签:
杂谈 |
钓鱼岛其实本来就不是中国国家领土的基点,琉球(现日本管它称冲绳)才是,前几日外交部所称的沿着钓鱼岛所划的领海基线其实也是应该延伸到琉球以外的十二海里的,与日本就争一个钓鱼岛是落入了日本的算盘之中的,中国所争的应该是琉球,而且应该是理直气壮的说出琉球是中国的理由。古人云:言不正,则名不顺;名不顺,则事不遂。
其实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领土基线是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格局的,而在二次大战后期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已经很明确,特别是在中美英三国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之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也就是说在这个纲领性的文件中已经非常清楚的表述出琉球和钓鱼岛不是日本的领土了,而琉球又不是一个主权国家,那么这些领土的归属其实也已经是非常的明确的了。日本本来是没有机会在钓鱼岛乃至琉球的问题上与中国讨论的,而造成日本拿到入场券的原因就在于美国的托管。由于中国国内战争的因素,美国在当时无法也不放心将琉球归还给中国,于是琉球被美国托管了,到了1971年6月美国在缺少中、英两国参加的情况下将琉球的治权移交了给日本(也就是所谓的《旧金山条约》,但却是留了一个尾巴,没有将主权交给日本。为什么,其实美国心里是很明白,根据《波茨坦公告》琉球的本来就不是日本的,如何处置还需要中国和英国的首肯。因此钓鱼岛乃至琉球的问题其实就是中美之间的事情, 是没有日本什么事情的。
每个国家的国土面积由于历史的沿袭一直是不固定的,那么也可以说每个国家都可以说邻国的一块土地曾经是自己的了,这样的话不是就没有一个规则了吗?每一个国家不是都可以为此起争端了呢?当然不是,其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看二次大战后形成的格局以及二次大战后的历史文档了。要不然这个世界可真的可以说是要乱套了,波兰可以向白俄罗斯、乌克兰有领土要求,芬兰可以向俄罗斯有领土要求,德国可以向法国、波兰索要土地,同样的战败国日本也可以向美国要求在两次大战中失去的那些太平洋的岛屿,那么天下岂不大乱了。这同样不是美国所乐见的了,所以美国没有移交琉球的主权。
琉球和钓鱼岛就是中美之间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抛开日本不与其争论钓鱼岛乃至琉球的归属,日本还没有那个资格来和我们谈这个问题。其实从目前的情况看也是如此的,没有美国的支持和美国对《日美安保条约》的背书,日本是绝没有跳出来的可能的。在这点上我们需要有这个自信的,只有中美关系才是决定亚洲走向的风向标而绝不是日美关系。所以其实美国那个风传的G2没有什么不好的,也绝不是什么魔鬼,中美必须共同精诚合作,中美才应该是盟友的关系,在历史上本也应该如此的。
熟读历史可以知道在战国末年,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就是因为采用了正确的外交战略“远交近攻”,与自己没有地域接壤的国家必然是与自己没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国家,而与自己有地域接壤的国家再好也有为了土地翻脸不认人的时候,关系是好不到哪里去的,所以在根本上成为盟友的可能是很低的(当然美国和加拿大例外,所以它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秦国也正是用这个外交战略统一六国,那么中美其实何不是如此呢?至少对我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
中美关系决定未来,中美关系决定钓鱼岛、琉球、南海,中美关系才是决定亚洲今后走向的关键。同时我们也应该告诉美国,告诉全世界二战的历史地位不能改变,二战后形成的历史格局不容颠覆,这关系到道德、正义,关系到为了美国的今天在硫磺岛上牺牲的先辈和旗帜,关系到美国的历史地位而不仅仅是土地和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