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阳的陨落

(2012-08-14 20:42:46)
标签:

杂谈

追逐太阳一向是人类的梦想,因为太阳就是温暖和光明,太阳也是生命的起源,可是古往今来追逐太阳的人向来结局不是很好的,在中国夸父为了追逐太阳最后渴死在路上了,在希腊普罗米修斯从太阳哪里盗取了火种最终触怒了众神之神宙斯被终身锁在高加索的悬崖上受到百般的折磨。可即便如此,人类也没有停止过追逐太阳的梦想,追逐太阳可以说是人类诞生后最伟大的梦想了。

在现代则是欧洲最先让我们看到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可能,欧洲人最先意识到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持续的,现代的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太大,对能源的需求又加大了对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存环境的破坏,于是在欧洲各国的倡导下于1997年12月在日本的京都通过了《京都协议书》并率先在协议书上签字。

由此欧洲开始了大量利用太阳能安装太阳能的历史,并用国家财政对安装太阳能发电的企业和个人予以补贴,并且是是直接补贴给发电的企业和个人的,而不是像我们现在是补贴给建造太阳能电站的企业的。在一开始许多的欧洲国家也并没有把这个协议当一回事情,可到了07年、08年离协议规定的减排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欧洲国家真的感到压力了,于是从07年开始大量安装新的太阳能的发电设施,而欧洲自身的生产能力跟不上,于是开始大规模的从中国进口太阳能的组件,于是造成了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黄金期。

在始于08年的太阳能黄金期内,太阳能的产品供不应求,欧洲需要大量的太阳能的组件,在国内第一批企业的掘金效应下,国内的太阳能企业风起云涌,以前做小五金的、做服装的、搞批发的都开始涉足太阳能了,在一段时间内,要是不去搞太阳能似乎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了。而与此同时,国企也似乎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各地纷纷上马多晶硅、单晶硅的生产基地,到目前全国有近百家太阳能多晶硅、单晶硅的生产基地,而多晶硅、单晶硅的提炼本来就是一个费钱、费电的活,每家生产厂家的投资至少是数十亿元,那么数百家的生产基地就是数千亿元的投资了,似乎人人都看到了今后美好的钱景。

可惜好景不长,欧洲国家在去年年底完成京都协议的减排指标后,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需求一下子锐减了,于是国内的厂家马上就陷入了困境中了,随之而来的是价格的恶性竞争,而价格的恶性竞争更加造成产品质量的偷工减料,何况本身上游生产的多晶硅、单晶硅就质量低下,甚至还不及国外的次品的质量(人家的提纯度已经到了12N,而我们只有7N,也就是说我们数千亿元的投资生产的多晶硅、单晶硅的太阳能板的原材料近于废品),那么国内的太阳能组件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欧洲需求量的减少造成欧洲的需求从只要是质量过的去就可以到了必须到达优质产品欧洲才能接受的结果,而国内厂家的先天不足(多晶硅、单晶硅材料质量的低下)造成欧洲市场的丧失,而国内的海关为了保护国内低下的多晶硅、单晶硅的生产企业又对进口的多晶硅、单晶硅实行高报价的税收(提高海关的报价,从而使得进口增值税大增,企业成本的上升),造成国内企业相对国外厂商质量上的竞争乏力,而更是只能从价格上去竞争了。

好在美国也开始重视太阳能了,但国内厂商太阳能产品的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造成欧美的反感,于是美国有了太阳能产品250%的反倾销税,欧洲据说也在酝酿反倾销了,而国内由于国家电网和五大电商的垄断太阳能的并网发电还是遥遥无期,那么国内的太阳能产品卖给谁去呢?太阳能企业的坠落也就成了必然。于是有了尚德和江西赛维的倒闭传闻,两家企业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境况,而尚德的施正荣曾是前几年国内财富榜上得首富,造化弄人。国内的太阳能企业几乎陷于停顿,崭新的机器就任凭风吹雨打,可惜不再是闲庭兴步,是全面的陨落,就像流星一样,而太阳是不会陨落的,会陨落的绝不是太阳。

欧洲的太阳能利用还是趋势,美国现在也已经在追赶,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反倾销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因为要在接下来的时间大力的发展太阳能,因为它在乎所以它要注意你,要是在今后美国的太阳能仍是可有可无的项目,它用的着花那么大的力气搞反倾销吗?可惜因为市场是人家的我们并没有可以反制的措施,到今天这个反倾销在国内是毫无声息的接受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市场是人家的。

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无可避免的走向衰败,而这只是中国太阳能产业才开始的萧条,大手笔投资了数十亿、数百亿的多晶硅、单晶硅基地呢?中国太阳能企业的衰败,并不是太阳能应用的衰败,欧洲开始的碳税已经不仅仅只是概念了,而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了。2013年开始航天器要开始收碳税了,接着是航海器,再接着是任何销往欧洲的商品,碳税已经越行越近了,这必然成为一种趋势,而太阳能应用的天然优势造成太阳能发电的王者地位,所以美国着急了,有了反倾销,市场不能让给你啊。中国自己庞大的国内市场由于国家电网和五大电商的垄断几乎成为空白,有现成的利润和管网,垄断企业当然不希望新技术和新的竞争者的出现,垄断是不希望技术革新的,因为那意味着利润的流失。

不仅仅是尚德和赛维,整个中国的光伏产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市场又是绝对的依靠欧美国家,于是只能依靠低价的恶性竞争来赢取市场,这就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现状。而国家政策在太阳能应用上的短视又势必造成今后出口产品成本的上升(碳税的增加),这整个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而其中的死结就是垄断。由于垄断,在民营企业赚取了太阳能的第一桶金后,大量的国企上马多晶硅、单晶硅的生产厂家,由于没有自己的技术生产出的都是性能低下的多晶硅、单晶硅;而在国外的市场饱和后同样由于垄断,国内的应用市场迟迟无法形成。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国内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就像似一个起了一个大早却赶不上趟的主,人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现实却并不是的。

两头在外的模式到了今天是彻底走到末路了,技术不是自己的,市场不是自己的,那么还有什么是我们自己的呢?工厂是可以搬迁的,机器是可以移动的,国际知名厂家的生产基地在撤离,搬往越南、印尼、印度,搬走之后除了空空的厂房和新增的失业人口,我们一无所有。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地区无不呈现制造业的低迷,那么我们还能靠什么去养活未来的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