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2012-04-05 20:07:08)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1-2012第二学年教学设计

回收废电池

                                                  首案编写  桑涛涛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回收废电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对话平台

二、玩中学。

1.看一看。

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在观察统计表时,会从表总发现许多信息,会提出好多数学问题。在组内进行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

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1.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2.教师板书:102+97=

3.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

4.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5.进行计算。102+9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1.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2.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3.完成第52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1.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2.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3.完成第53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对三位数加法,不进位加法学生很容易掌握,进位时,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学生可能有困难,突破难点。)

a.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b.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c.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2)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三、学中做。

    完成教材第55页的第1、2题。

(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使数学学习起来并不枯燥、乏味。)

四、课间练习。

    完成第55页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人人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本课教学时,我借助教学情境,目的就是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是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加法,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内容较枯燥,如何使枯燥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友所乐”是本节课努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