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2011-11-15 16:13:00)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1-2012第一学年教学设计

作息时间表

 

                                                                  李芳芳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2、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深化对时、分、秒的认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旅行过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他们可能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在学校上半天的主要活动及时间。引出作息时间表。

     二、问题探究,制作作息时间表。

     1、制作上午4节课的作息时间表:

要求:先调查准确,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这里老师可先拔出第一节课的起始、终止时刻,让学生算出1节课用了多长时间。再拔出第2节上课的时刻让学生算出课间休息用了多长时间,后面的让学生自己制作。

出示钟面教具引导比较难的时间推算,使教学更直观。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会计算经过的的时间,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还能从表中发现一些数学问题来考学生,培养了质疑的思维能力。

2、组织学生交流。

通过观察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我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说一说书中提出的问题,再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进行交流。

3、展示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交流,说一说谁的时间利用的好,谁是自己生活的小主人。

三、体验感悟,说出经过的时间。

1、不要求列出算式。

2、先认时间,再回答问题。

3、可以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注意:这里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说出是“早上”的事情。

四、实践应用,让学生体验上学时间的长短。

1、引导学生估计大致的时间。

2、实际记录出发时间、到校时间

3、引导学生交流经过的时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入新课时,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并且配合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不但达到了数学生活化的要求,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学生学习机动强烈,学习效果增强。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到引导、组织作用的教改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充分评价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