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金融评论 |
原文见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2562
编者评论:
长期经济增长看的是最终消费。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消费拉动型”。经济危机发生的核心要义也正是凯恩斯所讲的消费需求不足所致。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要想使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上升,必须使其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对于中国来说,消费增长空间巨大,刺激消费有待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
无论是过度消费还是消费不足,从长期来看都会产生经济波动,之后恢复到均衡状态,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从美国消费状况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托起美国经济增长的半边天。自1980年代以来,美国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保持持续上升态势,美国个人消费占GDP平均比重和贡献率都保持在70%左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目前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20个百分点以上的差距,这说明消费增长无疑有巨大空间。
未来刺激消费增长,还有待财政支出继续倾斜、税收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金融信贷政策的大力支持。(智
创)
前一篇:评“福利国家模式遭遇挑战”
后一篇:评“中国扩建人民币支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