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物】曹佑宁---金马奖最受注目的遗珠竟是个天才球星
卸下演员身份站上球场,曹佑宁的表现一样亮眼。
2014年11月,21U世界杯棒球总决赛,中华队以九比零完封曰本队夺冠。在参赛的十一支队伍当中,曹佑宁获得最佳外野手奖,打击、盗垒表现「双亚王」,连旅日棒球明星阳岱钢看了都称他「天才J,但其实一句天才的背后,却是靠他从小坚持的态度所换来的。
挑战拍戏,球技从头再练起
「大家一开始有体力都跑很快,到最后一定有人放弃,会继续跑的还是那几个,我不想输,所以只能撑住。」曹佑宁说。不管演戏、打球,保持全力冲刺到最后,是他唯一信念。
曹佑宁有个曾是垒球国手的父亲,耳濡目染下,他九岁时便和哥哥、弟弟一起打球,后来会进入电影圈也是因为《KANO》是一部「讲棒球的电影」,便向剧组毛遂自荐,参加试镜。不过,拍戏得休学一年,父亲担心他课业、球技落后,一开始并不赞同,父子俩讨论到凌晨两点,最后他说服父亲,拍戏一年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学习,父亲才点头答应。没想到更大的挑战紧接着来。因为虽然曹佑宁会打球,但擅长守备、打击,戏中却饰演投手,而角色吴明捷惯用的「高压式投法」,对体重只有六十五公斤的曹佑宁来说,手臂力量明显不够。
没人接的球,他选择扑出去
打了十年棒球,却得从头练起。况且拍戏除了动作到位外,还要漂亮,为此,每当球投出去,他必须把腿抬得跟身体平行,让银幕上看起来像老鹰展翅,稍微松懈马上被要求重来,而大家不知道这个动作难度,为此每天至少丢上百颗球。这样的训练强度,早已超过一般职业球员。拍戏的五个月,除了每天七点跑步、重训,还有动辄十小时的戏要拍,他只能趁团体练球、别人休息时的半小时空档在球场边投球,晚上下戏回到房间,继续对着镜子抬腿,校正姿势。
谈起拍戏时每天投上百颗球,直到第三个月,全身背部、腰部、脚都痛到想找替身,曹佑宁笑说,当时一心只想着,万一说出伤势,却没人能代替他上场,那电影该怎么办?因此,拍最后一场嘉农打进甲子园决赛的戏,他为了演出受伤的痛苦神情,一边急促呼吸,一边投球,身体疼痛加上用力演出,导致中途一度脑缺氧,身体突然无法动作。
http://s13/mw690/002hSeaugy6S37QPHcg2c&690
负伤参赛,毅力撃出关键球
「能撑就尽量撑….
一开始曹佑宁因为体型瘦小,无法成为先发球员。深知自己先天条件不如人,每天球队夜间训练完,他趁别人休息时跑到室内打击场练球靠额外的一个半小时补强缺点,经常是练到最晚的那个人。
从一开始不被看好,最终有机会入选国手,却在一场全国比赛的分组赛上扭伤了脚,连走路都有困难而休息不到一个礼拜后,曹佑宁又加入练习,最后球队取得全国冠军,他也因此入选国手,并在两年前的十八U世界杯棒球赛上,击出关键一球,为中华队拿下季军打败韩国。
http://s4/bmiddle/002hSeaugy6S37SNtyH93&690
电影《KANO》里有一句台词:「不要想着赢,要想不能输。」曹佑宁用他的精神和行为深刻的诠释着这句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