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审计》之《古代审计》

(2012-12-05 20:43:03)
标签:

杂谈

《古代审计》邮票,表现的主题是审计制度日臻成熟,画面主体选取了南宋的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铜印,背景使用了《文献通考》及“计、勾、稽、比、覆、磨、勘、审”八个在古代表达审计概念的文字。

http://s4/mw690/7cbcef72xd01a57657853&690

南宋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铜印。1955年出土于杭州西湖,现藏于浙江博物馆。此印铸于建炎四年二月,就是宋高宗因金兵南下,出奔东海返回越州之前所铸,极罕见。方形短矩形手把,高4厘米,边长5.5厘米。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为避高宗赵构讳,将诸军诸司专勾司改名为诸军诸司审计司。诸军诸司审计司也称审计院,与登闻检院、登闻鼓院、粮料院、官告院、进奏院合称六院。诸军诸司审计司()是我国第一次以审计命名的专职审计机构。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时期,最早正式将审计监督活动冠之以审计一词的是南宋。

据《宋会要》记载: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十一日,诏诸司专司、诸军专司,专字下犯御名同音者,改作诸军诸司审计司。其意是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五月,为避免与皇帝宋高宗赵构名讳(“”“同音),将诸军诸司专勾司改作诸军诸司审计司。后来又将诸军审计司、诸司审计司合称为审计院,以监督财政为专职,并有法律保证,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审计机构,这是我国最早将审计机构正式以审计一词命名的史料记载。
   
南宋时,除审计院外,还设户部磨勘司与此并列, 审计院和磨勘司都隶属于户部,审计院侧重于诸司诸军, 磨勘司侧重于地方诸州,目的是在实施审计事务中更相查核监督、相互牵制制约。当时上报户部的会计报告,如仓库赋税收支、钱物出纳、各种赏赐给受等,均应先经审计院、磨勘司审查,审核无误,签署有关审计人员姓名,经转运司检验后呈报户部。其他诸如仓库财物出纳年报,中央机关的债务理欠年报,有关勋偿赐予财物报告, 也是均由审计院和磨勘司依次交替审核。同时,南宋审计院还实行了对审计有功人员的激励制度,与其查处的违纪资金挂钩,这也是一个首创。实际上,南宋审计院制度在当时起到了审计的核心作用,它与隶属户部的磨勘司等专职审计机构一起,共同构成了南宋审计监督体系。但在诸多审计机构中,当数审计院的审计力度最大,为维持南宋庞大的财政运转,减缓吏治腐败趋势和财政开源节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审计署审计史研究人员撰文认为,宋代审计的执著探索与创新精神,特别是南宋审计院的突出表现,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邮票主图原地邮局:杭州市保俶路邮政支局,邮政编码:310007

《文献通考》,简称《通考》,马端临编撰。是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和《通典》、《通志》合称三通。在《文献通考》中,对审计司和审计院的职掌和沿革有了详细的描述。

据《文献通考》记载,诸军审计司,“掌骑兵、徒兵给受之数”;诸司审计司,主管自宫禁朝廷下至斗食佐吏,凡赋禄者,以法式审其名数而稽其辞受。唯郊赐给已,乃审据有疑予则诏以法。凡四方之计籍,上于大农(即户部。作者注),则逆其会。凡有司议调度、会赋出,则谏焉。” 归纳起来,审计院的职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军队各项支出。包括步兵、骑兵、官兵薪傣廪禄, 军资器械支出及其他军事支出;二、依法定标准对上至宫禁朝廷百官,下至斗食左吏的薪俸廪禄,勋赏赐予支出进行全面审计;三、审核诸司诸军及全国各地上报户部的财政财物收支报告及有关会计账籍; 四、参与中央有关司署商议财物调拨,财政收入预算事宜。由此可见,审计院的审计职权已涉及到国家财政收支的许多方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