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一种基本素养,是学生成功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在这一点上,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成为学生认真倾听的典范,引领学生学习倾听。
一、倾听学生发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发言,最大限度的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教师都应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教师用“不要急,慢慢说”“你再试试看”等话语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用倾听的心态投入到学生的探究中去,在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再有的放矢地总结指导。
二、倾听学生发言是准确评价学生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一名老师,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就要以身作则,先要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秘密与你分享,从而使老师在各种活动中可以有的放矢。
三、倾听学生发言是对学生的人格尊重。
教师真诚地倾听,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即使教师没给学生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耐心的倾听,就会让学生感受可贵的心灵满足,它的意义要远远超过仅仅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看,它带给了学生的人格尊严,点燃的是思维的火炬,铸就的是价值与信念的追求。善待孩子的每一次表达,耐心听学生把问题说完,学生会感觉到来自教师的理解、宽容、尊重、关爱,这份情感、这份态度感染着学生,会无声地传递,学生也会从教师身上读懂倾听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并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的。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问题,教师能始终微笑着面对,带着赏识的目光看着他们,耐心地听他们表达,无疑是对正在表达的同学的莫大信任和鼓励。对于孩子来说,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这是一种幸福,真正从心底涌起的幸福。
总之,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也要学会倾听,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