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热胀冷缩
——学前(七)班科学教案
胡朝霞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培养观察、动手、动脑能力
3、感知热膨胀
活动重点:
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活动难点:
动手操作
活动准备:
1、 充气气球13个;扁乒乓球13个;
2、 水槽四个
3、 平口玻璃瓶13个
4、 开水两瓶
5、视频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
一、 激趣导入
小朋友,这节课老师教你们玩有趣的游戏,想学吗?(想)
上课前,老师提醒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听,仔细看,还要动脑想,这样你才能学得快,玩得好,而且会越玩越聪明。
二、 演示实验
1、 引入
问a: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气球)
问b:请一个小朋友用这个玻璃瓶把气球吸住,谁会?(指名幼儿尝试)
2、 示范操作
边操作边说过程
先往玻璃瓶里倒上开水,感觉玻璃瓶热了,将水倒掉,将热玻璃瓶口紧贴着气球,注意不要留有缝隙,稍等片刻(瓶口吸住气球,实验成功)
三、 模仿实验
问:小朋友,你们想玩这个游戏吗?(想)那么谁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
1、 说步骤
a、 请一个小伙伴先拿好气球
b、 另一个小朋友往瓶口玻璃瓶里倒热水(提示:热水已经被老师倒在水槽里)
c、 摸到瓶子热了将水倒掉(提示:可以倒在水槽里)
d、 将热玻璃瓶口紧贴着气球(提示:不要有空隙)
e、 等待一会儿(提示:气球和瓶子都不要晃动)
2、 说规则
玩的时候要注意:
不要被热水烫着,不要将水洒在桌上,同伴要互相合作好,不要抢夺。
3、 模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失败的小组分析原因,重新获得成功。
4、 成品展示。
四、 尝试实验
1、 鼓励尝试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下面请小朋友自己玩,组长把盒子里的乒乓球拿出来,老师有个要求,同桌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但是只能让球在桌上蹦或者滚着玩。
2、 发现问题
问:小朋友怎么不玩啊?(球扁了,无法玩)
再问:谁有办法让这个乒乓球变圆?(幼儿自由说)
3、 实验猜测
小朋友说的办法很多,可是都不能解决问题,不如我们用开水来试试。可是乒乓球泡在开水里会不会、、、、、、?你想它会怎么样?(幼儿自由猜测)
4、 尝试验证
到底开水会把乒乓球烫成什么样子呢?想试试吗?(想)
那就开始吧!(幼儿尝试实验,教师巡视,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小心被开水烫伤。)
5、 表述发现
问:小朋友们,乒乓球放在开水里怎么样了?(变圆了)
老师今天带来了这么多开水,居然把扁扁的乒乓球变圆了!
6、体验快乐
小朋友,现在看看乒乓球可以蹦,可以滚了吗?玩玩吧!
五、 拓展延伸
今天的游戏我们都用热水,因为瓶子热了才可以吸住气球,乒乓球热了才会鼓起来,其实还可以用别的方法让瓶子和乒乓球发热,但是要注意安全。利用热人们会做很多很多有趣的游戏,聪明的人让还能利用热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请看:(放视频:气球鼓起来、自制孔明灯等)
六、
结束语
小朋友,只要注意看,用心想,多动手试试,你会发现很多秘密,也一定会越变越聪明。
神奇的热胀冷缩》教学反思:——胡朝霞
热胀冷缩是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但是幼儿年龄小,对这一现象很可能十分陌生,如果真正了解了事物的热胀冷缩特性,会增加他们许多的快乐。我从幼儿喜欢玩的气球入手,引入热胀冷缩,幼儿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幼儿科学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就是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热爱科学,而并非让幼儿理解科学原理。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我就注意降低教学难度。本节课我试讲了两次,前两次目标定高,总觉得科学课就要上出科学味,恨不得将自己知道有关热胀冷缩的知识都在这节课里教给孩子们。必须让幼儿懂得科学的道理,还必须按照科学课的步骤套着上。结果一节课上的内容多又杂,大大超过了正常课堂时间。通过试讲后,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最后大手笔的砍掉了许多内容,确定了合适的目标:一节课只让孩子们弄懂一个问题,做好一个实验。如此一来,我的课上得轻松多了,孩子们也学得开心,做得高兴,既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保持了他们长久的学习兴趣。
不足的是:老师不应该在上课前将实验材料发给他们,因为孩子们对实验材料的好奇,有些孩子无法静心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散了他们听课的注意力,以至于在让他们说实验步骤的时候,只有极其少数的孩子能说清楚,老师给他们演示的时候强调的重点过程被忽视,导致有些小组实验几次才成功。老师应该先做示范演示,再让孩子充分说实验步骤,等到所有的孩子明确了实验过程,水到渠成,再发给他们实验材料,那样效果会好得多。
学前四班
听了学前班胡老师的这节科学课,我很受启发,也对我今后的教学给予了其启示,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评析:
整节课,胡老师始终带领幼儿进行科学的探索,以面向全体幼儿,立足幼儿发展,为前提,注重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快乐的游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设计较为合理。
在上课的初始,胡老师在导入环节中就设计了一个很精妙的魔术,通过魔术给幼儿设置悬念,使幼儿始终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有幼儿的独立思考;有小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相补充,有幼儿的动手操作,通过不断的探究,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失败了再次做实验,将游戏活动不断推向高潮,让孩子们明白了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不仅交给了孩子们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时教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孩子们最大的收获。
课堂上,孩子们不再是纯粹的听众,也是参与者、合作者、他们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在玩,在玩中学习科学真理,他们时而观察发现,时而探索领悟,时而又笑容满面,我想这就是科学课的乐趣,这节课的实施效果不错。
灵动的课堂 ——评“神奇的热胀冷缩” 贾卫红
学前六班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学前组本学期教研目标是科学领域。胡主任为了这节课作了充分准备。为了让幼儿安全、有序。人人参与科学实验,作了大量的工作。一次本节课很精彩。
首先教师开始示范了一个瓶子吸气球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幼儿对新鲜事物特感兴趣。这个现象,对幼儿来说,充满了神奇色彩,因此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接下来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在教师的指导下,人人参与,运用感官,动手、动脑合作完成实验。有四组成功,一组失败。我认为,此时的失败正诠释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教师顺势引导幼儿叙述实验过程,教师再提升总结实验目标(热胀冷缩)的道理。
然后又进行还原乒乓球实验,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仔细观察,并培养幼儿对现象进行客观描述,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推理结论。懂得科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神奇的热胀冷缩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这些生动有趣的科学活动。对他们今后成长将有深远的意义。
评胡朝霞老师一课
-----卢宏花
科学启蒙意识在活动中生成本节课,教师为幼儿设计的活动有自己动手实验,怎样使气球被吸住瓶子,小朋友在操作中发现有的瓶子受热后能吸住气球,还有在边实验怎样使乒乓球鼓起来,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操作的机会,不仅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还使幼儿体验到玩中有乐趣,玩中有科学,体验到操作带来的无尽快乐,可以说这节课,胡老师讲的很成功。
评学前(7)班胡老师的课
黄梅
学前(7)班胡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教学环节流畅,教师目标明确,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通过实验,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真实自然的把这节课内容展现再来,教师适时地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过程,使幼儿乐学。
最大优点是:以孩子的游戏性实验为主,运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幼儿自主发现,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尝试获得体验,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胡浩良评<<神奇的热胀冷缩>>
在 胡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能激发学生深层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注意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