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石头弹出的秋歌(组诗)

(2022-11-04 16:41:54)
标签:

习作

各种岩石

组诗

    陕西红峡谷自述

 

渗入石头的故事,最喜欢自己来描述

不必太湖石那么圆润,也无须昆仑石料峭展图

我爱鲜红亮相,看自己樱桃微露

 

我穿过湛蓝的天空,含胸挺肚,抛掉慎独

摘朵被霞光看透的小云,阿弥陀佛,为你祝福

无需出师表里的慷慨,谁见壮志划破江湖

 

别说什么不朽千古,崖下石刻早已斑驳断书

请牵着我的这声长啸,步步仍需肃穆

勿像当年那只虎,穿不过峽底缺少阳光的路


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距离榆林市区仅5公里。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峡内榆溪河水穿峡而过直达城西。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从题字的内容,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此外,还可以欣赏到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赶上晴天,就可以一睹“红山夕照”的风采:夕阳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绚丽的红石峡风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


  徽州牌坊       

 

竖着脊梁,横着肋骨,出《诗经》的衡门

大道至简,常常读出千里冰霜的清淡

皇帝一开金口,龙恩浩荡,谁知缺些糖少点盐

 

遥望梁山好汉,野草穿上黄袍锦衫

烟火缭绕,点燃一腔正义凛然

替天行道,历史常常打掉门牙默默无言


徽州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原有牌坊一千多个,现尚存有一百多个,歙县被誉为“中国牌坊之乡。牌坊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的、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文物,是中华文化一个典型的标识。牌坊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融古人的观念礼教、民宿民风于一炉,具有瑰丽的艺术魅力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石牌坊,都是一件石雕的工艺品。


 黄山

 

当扛累了迎客的热情,真诚可放进我心空

别说回来不看山,也不再看松

有朵朝圣过的云说过,人生便须青山咬定

 

远眺起起伏伏的爱恨忧,苦辣疼

请把腌过的青涩,融入我的笑

那些匆匆走过的风,何时把落叶摆成条龙

 

朗读天边争鸣的群峰,似乎并不难懂

而低吟蜗居千百级台阶下的灵魂

这块特兀傲娇的巨石,却为何忐忑不定


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的“五绝”,及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的“五胜”,著称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天开图画”,“松海云川”之称


 黄河壁画

 

其实,谁愿意九曲黄河

第一湾就该让您卸下,驮了这么久的坎坷

也期待把汹涌几百年的怒吼,唱成支歌

 

我没有打算复制或删除,历史蹒跚的

思索。更不希望由阵风,为您背锅

我爱眼前不露真相的浅滩,吆喝自己的货

 

我站在这高高的河坡

远眺历史的旋涡,正用摇滚步出心魔

不知河岸上的千雕万刻,是否夙愿的浓缩


黄河壁画又叫黄河百里水蚀浮雕,位于晋陕黄河大峡谷碛口段,是黄河东岸绝壁上的砂崖石经过亿万年黄河水的冲刷、风化与日晒形成的天然奇景。据说“黄河壁画”是山西美院的一位老师,沿黄河写生时偶然发现的。当时他远远地拍了些照片,回家将照片放大后才发现,这一块块岩石构成了奇妙的自然壁画,连呼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



 雨岔大峡谷

 

是沟,是岔,还是缝,并不重要

形式可以归零。只要能够像青苔那样活

随意的绿,谁说不是一道风景

 

在夹缝生存,要学习石头的皱纹

笑看这些线条如何潦草,潇洒,圆润

追求需百折不挠,需含辛茹苦经营

 

烟火也是无间道,悬壁开拓仙境

也要靠光和影,共鸣。即使缺少皓月

星星的伴唱,粗茶淡饭也能共赢


甘泉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大峡谷自然形成,有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的称呼。据考证约在千万年前,这里发生过强烈地震,黄土高原上的山体出现一条裂缝,宽窄不等,经过雨水的长期冲刷,地表渐渐地形成了奇特的峡谷地貌,呈现出美妙的波纹曲线。该峡谷与美国的羚羊峡谷极其相似,引起人们的关注,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向往的圣地。


组诗于2022.6.7.发表于中国作家网,现在加上一点简介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