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朝圣过的云
朝圣过的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5
  • 关注人气:4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

(2021-02-06 10:25:50)
标签:

列侬墙

查理大桥

雕像

卡夫卡

分类:散文诗与日记

与查理大桥唠一唠

 

你好!查理大桥。

是你骑着伏尔塔瓦河,还是汹涌的波涛,驮着你的骄傲?

不要说波西米亚砂岩吃了鸡蛋,让你几百年来宝刀不老。也不要讲30多座雕像,个个充满神奇,随手一摸,鸿运如潮。

重与轻,灵与肉,

莫非只有米兰·昆德拉才能称出生命的奥妙?

我驾着朝圣过的云,与你探讨。

虽然眼睛不好,如今耳朵也有点糟糕。

但仍想与河中急流一道,唱一唱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用生命谱写的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让痛苦踏着快乐咆哮。

我想请三岁起便在这桥畔长大的卡夫卡,跟着金秋的阳光再跑一跑,瞧一瞧。

请这位大咖,考虑重新撰写那结局悲惨的《变形记》,使文学的表现主义微笑。

查理大桥,我们不必《庆祝无意义》,也无须非凡热闹,生活仅需一米阳光照耀。

我知道。

我知道,你一个人站在那里,就是千万面战旗,飘飘。

呵呵,已经嫌我唠叨。

 

2019.9.24(星期二),多云,19~13度。

 

       布拉格毕竟是首都,又是世界旅游胜地,故宾馆的各国客人似乎也多。因此,今天的早餐不仅品种多,供应量也大。我感到,有时天上真是会下些馅饼的。

       心满意足地离开宾馆后,我们上午是游览捷克的列侬墙与查理大桥。

       列侬墙是捷克的文艺·青年,在1988年用歌手列侬的追求自由的风格,在一座墙上用各种颜料或墨水、炭笔等,肆意涂抹与表述,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在当代,这座墙已成为青年表达“爱与和平”的象征符号。

       当我们走上连接布拉格老城与小城的查理大桥时,遥想当年查理四世雄姿英发,威震天下,使后来捷克历代国王的加冕游行,必经此桥。

       桥上有30尊出自17~18世纪艺术大师的圣者雕像,被欧洲人称为“欧洲露天的巴洛克雕像美术馆”。如今虽然有些陈旧,似乎灵气依然,看看桥头查理四世青铜色的雕像,仿佛依然在指挥着千军万马。

       六菜一汤的中式午餐后,我们花了近三个小时,直奔德国的集工业、科技与文化于一身的重要城市——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确实令人惊叹。不仅是始建于1726年的圣母大教堂,历时17年方成,高95米,恢宏精美华丽,是西方新式教堂中的经典,而且在二战后全部重建,似乎硝烟仍在骨子里回荡。19世纪初落成的塞派歌剧院,俨然是德意志音乐之都的象征。建成于1709年的“强者”奥古斯塔时代的茨温格宫,是举世闻名的巴洛克建筑的杰作。还有经典的王侯出征的长达100多米的瓷器壁画,追述韦廷王朝从1127~1876年间,35位统治者出征的雕像······。

       在这易北河畔,德累斯顿弹奏了一曲最惊心动魄的交响曲。

       今晚的星星,已经被德累斯顿灌醉。我们无需光芒,梦已经飘香。

 

 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
列侬墙是捷克首都的另类名片

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1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2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
我们住的布拉格酒家,离列侬墙与查理大桥不远。在步行去这两个景点的道路上,看到有骑警坐在高头大马上,在周边威武巡视。至今未想明白,他们是装饰品呢,还是此地特别需要巡视?

在捷克人看来,“列侬墙”是布拉格无可争议的城市名片——集合了祖先的文明和旧世界的魅力,并且在不断地自我刷新、跟上时代。捷克脱离苏联摆布后,“列侬墙”并未复制柏林墙的命运。最诱人的是,从没有谁在它前面拉上隔离绳,人人都可以接近它、触摸它、丰富它。

    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
我身后便是遐迩闻名的查理大桥
大桥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该桥是布拉格人在伏尔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建造时,正是捷克历史上最昌盛的查理四世国王时期。桥全长516米,宽9.5米,有16座桥墩,没用一钉一木,全用石头建成,是一座14世纪最具艺术价值的石桥。此桥是遵照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桥,是捷克现存较大的古桥。该桥使用波希米亚砂岩建造。有一个传说,用来粘合石块的灰浆中加入了鸡蛋,使其更加坚固。虽然这一传说无法证实,但在现代可进行科学实验,检验灰浆的无机和有机成分。后来,大桥的灰浆中使用鸡蛋得到了证实。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3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4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
图3便是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

矗立着的查理四世雕像,由德国德累斯顿美术学院教授Ernst Julius Hhnel为1848年查理大学建校500周年所作。国王头戴皇冠,手拿《黄金诏书》。诏书规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七大选帝侯推举产生,摆脱了罗马教宗对皇帝的干涉。雕塑下方的基座四角面对着各有一座雕像,代表查理大学的四个学院:神学院、医学院、哲学院和法学院,四个角还有四位历史人物雕像,包括市长、大主教等,都是捷克历史上重要的人物。

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5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6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
图5也很有来历,它是大桥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尊雕像。这个叫圣约翰的,手拿棕榈叶象征胜利,怀抱十字架象征受难。头上还有五颗星,但说法不一。一种是说约翰在河中被发现时,尸体头上有五颗星;另一种是说代表基督的五处圣痕;还有一种说法是代表拉丁语“保持沉默”的意思,三角形基座的浮雕,描绘了王后向圣人忏悔和圣人被投入河中的情景。

传说触摸基座可以给人带来好运,还可以再次回到布拉格。所以日久天长,雕塑的基座被人们摸得锃亮。

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7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8与查理大桥唠一唠——(金风里的东欧日记8)《上》
查理大桥真是座充满故事的桥。

1874年秋天,后来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万分,一度想结束生命。

“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上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在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后来作曲家把这些感情全凝聚其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中。

另一位天才名叫卡夫卡,这位出生在查理大桥桥墩边上的犹太人,干脆把查理大桥称之为是他生命的摇篮。1934年5月,卡夫卡让守候在他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记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卡夫卡从3岁时便开始在桥上游荡,他不但能说出大桥上所有雕像的典故,有好多次我甚至发现他竟在夜晚借着路灯的光在数着桥上的石子…”。

当另一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到西方后,卡夫卡的乡情文学更是成了捷克人爱国的精神寄托。如今捷克人说:“米兰·昆德拉没有了祖国,而卡夫卡不但有祖国还有人民”。
 
 回头遥望,查理大桥游人如织,熙来攘往。无数的游客身旁,是艺术家和商贩,可以说是布拉格艺术的展示厅,形形色色的艺术家汇聚在此表演。伏尔塔瓦河承载着无数的音符,虽然只看得见河水在蜿蜒流淌,但用心去体会,你会感受到它永恒的浪漫。


2019年11月28日,米兰·昆德拉重新获得捷克共和国政府的公民身份。

2020年9月20日,获得卡夫卡文学奖。
                                                                 2021.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