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技术分析和它的三大假设!

(2016-09-04 11:13:41)
分类: 杂谈股市

   技术分析和它的三大假设!

技术分析是以证券投资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自股票市场产生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于股票投资理论的探索,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实际上,技术分析是投资者对股价变化进行长期观察并积累的经验,逐步归纳总结出来的所谓的“规律”。

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技术分析形成了众多的门类,虽然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完全令人信服和经得起时间检验的。201310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罗伯特·席勒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指出:几乎没有什么方法能准确预测未来几天或几周股市债市的走向,但也许可以通过研究对三年以上的价格进行预测。

 

人类对于股市波动逻辑的认知,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世界级难题,而这个难题只要没有解决,就不管多少人去否定技术分析,都会一直存在着技术分析,而古往今来的前人们对此的所作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各种方法,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参考的意义。技术分析的每一次发展,在带来了对市场全新诠释后,(以为揭开了某个规律后,撬开了财富大门时),不久就会暴露出在全新诠释下的致命弱点。技术分析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不少伟大的思想以及精辟的感悟,但根植于技术分析之中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领悟了技术分析发展逻辑之后,再跳出技术分析才能看清楚。技术分析的发展逻辑,不是各种理论技术指标简单杂乱的罗列堆积,而是有联系的,有一定逻辑的,有吸收和超越前人发展出来的。现在处于互联网“网红时代”,为了吸引大众眼球,每一天都诞生着所谓的理论,每个地方都有人对他人的东西指指点点,任意的发表个人观点,甚至每个人也都可以创造出一套理论。但是只有吸收和超越才是真正的批判,我们不想花费时间去研究每个突发奇想的所谓的新理论;更不屑于去听一个完全不懂技术分析的人把技术分析说得一无是处!只有吸收和超越,才能继承前人的成果,形成真正有深度的见解!同样跳出技术分析看技术分析,并不是技术无用论,而是更好的理清前提,界定范畴,使技术分析更好在条件和范围内,发挥更出色的作用。

 

技术分析是建立在这三大假设之上的,以三大假设为理论依据的。这三大假设就是:市场行为蕴含一切信息,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以及历史会重演。这三大假设都是出自道氏理论,所以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鼻祖,是所有技术分析理论发展的源头。但这三大假设并不完全是道氏理论自身内的三大假设,而正是道氏理论所说的三大公理。公理本来是不证自明的东西,但伴随着技术分析的发展以及质疑,道氏理论的三大公理,就变成了整个技术分析的前提和假设了。

 

道氏理论的形成是1902年,在查尔斯·道去世以后,威廉姆·彼得·汉密尔顿(William Peter Hamilton)和罗伯特·雷亚(Robert Rhea)继承了道氏理论,并在其后有关股市的评论写作过程中,加以组织与归纳而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理论。他们所著的主要的经典著作有《股市晴雨表》《道氏理论》。道氏理论有三大假设,三大公理和五大定理,这些在当时非常具有思想和深度的东西,当然,我们现在去看读它,这些要么成为了一些我们的常识,要么是显得非常粗糙了。因为道氏理论本身只是技术分析的雏形,它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后来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但道氏理论的精髓是它具有一个非常伟大而具有哲理性的思想,他在清楚理解市场操纵情况后,得出了股市的平均价格指数消融了一切因素,认为股市的主要趋势是绝不会被操纵的结论。这是天才的思想,破天荒的创造了平均股价指数,并延续到了至今,发展到了全世界,而道·琼斯指数成为了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道•琼斯里面的道,指的正是道氏理论的创始人查尔斯·道!指数由此成为了客观性的一种象征,一种代表。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鼻祖,是整个技术分析发展的雏形和源头,所以整体技术分析的局限性也能在找到个大致的全景。接下来,我们就来对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进行分析和批判。

 

市场行为蕴含一切信息或者说市场行为已反映了一切,也有翻译成市场行为包容和消化一切。这条假设是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其主要思想是:任何一个影响证券市场的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外在的,内在的,基础的,政策的和心理的因素,以及其他影响股票价格的所有因素,都已经在市场行为中得到了反映。技术分析人员只需关心这些因素对市场行为的影响效果,而不必关心具体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一假设是在一百多年前作为公理提出的,自然显得非常合理,没有经过充分的发展,是很难揭示出其中的矛盾的,它是技术分析的基础。它的结论:任何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都必然体现在证券价格变动上。这相当于说,任何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都必然影响(体现)证券价格变动上;如果把证券市场就看成证券价格的话,这句话就变成了,任何影响都会影响。当然这个前提,这个假设并不是在这种的意境下解读的,真正的技术分析它还包有了时间因素。它一开始所表达的是现在的市场已反映历史的一切信息!所以技术分析一开始就是以历史作为可靠的分析基础,以历史预判未来。以历史作为出发点,发展出了各种用数据,图形和统计方法来说明问题的技术分析,这个以后我们会逐个在专门针对的各种理论时再做一一详细分析,它在这就是说现在的市场已经反映了过去的一切,历史的一切。这也暴露了隐藏在技术分析深厚的马后炮功底,披上了事后分析的骂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本身从历史数据而来,如果再用它对照回历史的时候,它就成为了解释学说。发展至今,只要不是过于粗陋的技术理论,我们都可以发现,精通技术分析的人都可以对过去的市场行为说的头头是道。所以这种以历史数据出发,使得一种技术诞生的时候,那些把诞生之前所经历的历史变成了可以完美解释案例。这也正是技术分析一开始就迷人之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一种统计方法都没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整个用历史去预判未来都动摇了。这些产生了很多疑问,而这些疑问后继也发展成了理论。现在的市场已反映过去了的一切信息,这是一种过去式,但现在的信息能否有效的在市场得到体现,换句话说,反映了过去了的一切信息,是过去多久了呢的一切信息呢?现在的信息是否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呢?市场行为的反映同原始信息没有差役不会损失吗?如果现在的信息要在未来体现,那是未来多久充分体现呢?这里的有效市场学说虽然是较后期的才发展出来的,其实在较早一些,技术分析已经摆脱了最开始的用单纯历史预判未来,而变成了“历史+现在”预判未来,这种作为技术分析史本身是具里程碑式的进步意义,因为它把市场行为蕴含一切信息,提高到了任何一个影响证券市场的因素,最终必然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但这种转变和进步在技术分析整体遭遇非议的时候,并没有被体现出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从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出发,贯穿现在,再推演未来,这种逻辑表面看几乎已经无可挑剔了,用“历史+现在”去预判未来,这种方法在很多自然科学和自然现象中都能站得住脚,但在进行股市分析的时候能否站得住脚呢?这同时也跟第三个历史会重演的假设息息相关的,这个假设认为未来在本质上是对过去的一种重复,是历史某种意义上的重演。这种假设对于日出月落、春去冬来这样的自然现象而言,这样的假设大体上是站得住脚的,所以技术分析很多都发展成了自然法则的股市应用,但这样的假设,在股市里某些时候可能说得过去,但本质上真的能成立吗?从来没有得到过缜密的逻辑论证,其实不光这个假设,技术分析整体都只是以经验的总结而非缜密的逻辑为分析思路。历史会重演,很快就被改写成,“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的重复”,未来既然不会简单的重复过去,所以仅依靠过去和现在的数据预测未来就变得不可靠了,因此用“历史+现在”预判未来,也未能在股市站住脚了,也动摇了!因为人们发现在股市影响证券价格更为重要的,并不是历史数据和现在的资料,而是对未来的预期。换句话说,影响市场最重要的,往往不是过去了的信息的,也不是当下的信息,而是一种对于未来的预期,炒股就是炒预期,后来成为了股市的流行语。虽然对未来预期的合理逻辑一定也是出自于历史或现在的基础,而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主体间的预期并不一致,甚至有时是相反的。也许很多人读到这里都认为这个假设已经动摇了,但技术分析并非表现得如此脆弱,相反是发展到更高一个层次了。在各种不同主观预期互相消融后,对市场未来预期必定能取到一个各个主观预期相互抵消作用后的,整体上的,客观性的一致预期。如此一来,市场蕴含一切信息,又提到新的高度,任何一个影响证券市场的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无论是历史,现在还是对未来的预期,凡是影响证券市场的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这句话原封不动,但意境已发展到更高了!而技术分析对未来的一致预期,就是技术分析的第二个假设,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

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这一假设是进行技术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条件,也是技术分析发展最为充分的地方。其主要思想是:证券价格的变动是有规律的,即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的惯性,而证券价格的运动方向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证券价格的运动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供求关系变化。供求关系一旦确定,证券价格和变化趋势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只要供求关系不发生根本改变,证券价格的走势就不会反转。这一假设也有它的合理性,因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是普遍存在的。这个假设也给出了技术分析对未来的一致预期的结论,就是沿趋势移动!这也是股市里活生生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对比第一个假设,从这个假设发展的理论就更充分,更彻底,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这个假设本身带有技术分析的目的,即揭示某种规律,而本身又内在的蕴含了某种规律,即趋势。我们说道氏理论只是技术分析发展的雏形,是因为它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后来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技术分析后来无论在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波浪类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价量时空从模糊的皱形,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些以后我们会逐个分析。这里我们只需要明白发展极致到什么程度!而极致到什么程度呢?极致到没有趋势,也是一种趋势,例如说证券价格是随机的,没有规律的随机行走理论,也成了技术分析理论。很明显,这个假设充分发展后,走向了否定自身的反面,这也是技术分析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矛盾所在。技术分析以道氏理论的趋势开始,到最后解决不了无限的矛盾,最终顺势而为被奉为技术上圣经。也就是说技术分析以趋势出发,发展到只剩下趋势,要么什么都没有了;再发展到出现否定趋势内止盈策略,就走向自己反面了。趋势是技术分析的根本,也是追涨杀跌的根源,所有技术分析相互消融之后,就剩下趋势,只剩下追涨杀跌!

历史会重演。这条假设是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的,去捍卫以历史数据分析的合理性的。该假设认为市场中进性具体买卖的是人,是由人决定最终的操作行为的。这一行为必然要受到人类心理学的中的某些规律的制约。在证券市场上,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按照一种方法进行操作取得成功,那么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就会按统一方法进行操作;如果失败了,以后就不会按前一次的方法操作了。证券市场的某个市场行为给投资者留下的阴影或快乐是会长期存在的。由此,根据历史资料概括出来的规律已经包含了未来证券市场的一切变动趋势,所以可以根据历史预测未来。这种结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整体非常牵强和不能令人满意的,正如我们在第一假设里也有说到过。投资者的预期应该是属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方面的,而心理因素固然会影响投资行为,进而影响证券价格,但投资者的心理不仅只受自身历史行为的影响,也包容自身对未来的预期;不仅只受自身心理影响,还受他人的心理影响而影响,它在这里的诠释是不充分的。从人的心理作为从发,后面也发展出来了很多理论,例如相反理论,选美理论,以及索罗斯的反射理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