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美的内向

(2011-11-13 17:22:28)
标签:

内心世界

感觉

外部

气质

能量来源

分类: 快乐阅读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读后感

文:Andy妈妈

     一直以为阳光快乐的andy性格很开朗,应该与内向无缘。

    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有点宅,也与内向不沾边。

   完美的内向

    可是就是这样一本书,让我感觉到一切从此应该有所改变了.Andy的内向应该和我有关,一个宅家的妈妈,让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也变得宁愿安静的在家里看书,也不愿意去广场和小伙伴玩耍。

 

    尽管他在学校非常安静,但回到家里以后,他就能够把妈妈的耳朵磨出茧子来。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有时候话多的像麻雀,有时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就像被女巫夺取声音的美人鱼一样。——这是andy的真实写照。

   我跟大多数的内向的人一样,习惯按自己的节奏做事情,而不善于跟外部世界打交道,那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这句话也让我意识到了,原来自己也是如此的内向。

 

    内向和外向并一定有行为表现来划分,确切的说,两个术语反映了一个人的能量来源和注意力的指向。实际上,内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它由孩子的基因构成所决定。气质本身并不等于人格,它是一系列特质的集合体,这些特质决定了人在面对特定环境时的反应和行为模式,而这种模式往往伴随人的一生。内向人通常喜欢可以掌控的、具有轻微刺激性的事情,外向人倾向于广泛地尝试各种不同的事物。内向的人做出正确反应之前常常需要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而外向的人更可能立即作出反应。人的气质无法随意改变,但了解孩子的气质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培养他的长处,并尽量减少他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内向孩子与外向孩子具有不同的神经传导回路,这使他们在以下方面的表现截然不同:

  信息处理方式:内向的孩子使?了整合无意识信息与复杂信息的较长的脑回路。因此,与外向的孩子相比,他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稍长。不过,内向的孩子也能把更多的与新信息相关的思维与情感内容整合到一起。

  身体反应方式:内向的孩子更难让身体活动起来,因为神经系统中要求有意识思维的那一面主导着他们的身体。换句话说,要行动,他们必须有意识地对身体发号施令:“身体,动起来!”

  记忆系统:较之短时记忆,内向的孩子更习惯使用长时记忆,这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储备。但是,从散布于大脑各处的存储库中提取和重组记忆也相当耗时。

   行为方式:在陌生的环境中,内向的孩子易于行动迟疑;在紧急情况下,他们有可能愣住不动,失去行动能力。

  交流方式:经过信息搜集和分析,对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得出结论后,内向的孩子才会发言。

  注意力指向:内向的孩子有高度敏锐的观察力,喜欢深入研究感兴趣的事物。

  能量恢复方式:内向的孩子需要低刺激的环境重蓄能量。

 

内向、外向如何识别:

  你的孩子是这样吗?

  轻声说话,偶尔还会停下来想词?

  在大多情况下很安静,但在让他自在的环境里很健谈?

  参加社交活动后感觉疲惫,需要时间静养以恢复精力?

  有时看上去和听上去感觉犹豫?

  先观察,后行动?

  融入新环境比较慢?

  有一两个好友,觉得别的人仅仅是认识?

  有时看上去兴趣寥寥、没生气,或者十分疲惫?

  被人插嘴了就不再说话?

  在公共场合身体僵硬,面无表情?

  说话时不看人,但倾听时跟对方有很好的眼神交流?

  疲倦、无所适从或不自在时就变得一言不发?

    如果是这样,你的孩子就倾向于是内向的孩子。

 

  你的孩子是这样吗?

  说话噼里啪啦,嗓门很大,在紧张时尤为如此?

  经常转换话题?

  谈及某个话题时,有能力装作比实际懂得多?

  与谈话对象站得很近?

  在谈话时插嘴?

  听话时不看说话的人?

  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

  在你说话使用长句或深入谈一个话题时没了精神?

  谈话时间稍长就坐立不安?

  认为大多数人都是朋友?

  融入新环境轻而易举?

  参与刺激性活动后感觉浑身是劲?

  如果独处太久,会抱怨或觉得倦怠?

  如果是这样,你的孩子就倾向于是外向的孩子。

   

   Andy非常喜欢和高年级的孩子一起玩,可是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差距不能完全融入进去,或者缺乏一点自信,所以有时就站在旁边观看,却不去参与。所以有时我会比较茫然,怎样能够让孩子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处时都能够充满自信呢?现在才算是明白了,不仅仅是自信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是性格中的问题。

 

    其实孩子愿意和谁交朋友往往有成年人不能完全明了的理由。在一个大家庭中,小孩子喜欢跟大孩子玩是很寻常的。小孩子跟大孩子在一起可能会缺乏一些自信,不能完全融入,但如果孩子喜欢,那么对他来讲,跟大孩子在一起的乐趣超过了他不够自信或者有时被冷落的感觉。这种情况下,还是顺其自然吧。   

 

    我们不应该盲目的想要去改变孩子,实际上性格内向的孩子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应当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如果你滋润他的天性,他的天赋就能得到发挥。内向和自信是不排斥的,自信的内向孩子长大后能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意义、价值和创造力。

 完美的内向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迅速的、充满各种刺激的纷繁世界当中,它更适合外向孩子的节奏。不过,只要理解了内向性格的特点,就能帮助内向的孩子充分利用他们出色的脑力和其他方面的优势。

   内向孩子最常见的弱点是容易迷失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中,并为外部世界所遗忘。当父母重视和孩子对话并且努力倾听时,内向孩子的内心想法就更容易接近外部世界。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内向的孩子在家庭互动中感受到幸福,感觉到自己被家人所接受,他们就会相信自己,并且拥有坚实的自信,他们就能在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中游刃有余。他们就会懂得如何保持精力,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继续寻找内向孩子的行为原因,了解为帮助他们发挥潜能需要做哪些事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