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2011-08-29 08:08:31)
标签:

情绪

教育

控制

零吼叫

分类: 快乐阅读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读《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有感

文:Andy妈妈

    “你别逼我发火啊!”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看你真是不长记性!”

    这些恐怕是妈妈们的常用语吧!不知你说没说过,前两句我是经常挂在嘴边。没想到竟然在《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这本书中前言中就被着重点名。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现在的我正发着烧,38°。Andy体贴的过来贴着我的头说:“妈妈,你的头很热啊!你去休息吧,先别写了,等好了再写吧!”顿时,我的眼泪就不争气了。忍着~~~我的宝贝是个很感性的孩子,见我流泪他的眼泪一定会绝提的。我说:妈妈没事的,下午睡了很久,现在不瞌睡,躺着也睡不着更难受,谢谢宝贝!你先去睡吧!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这时宝贝快速的走开了,拿来了他的小毯子给我盖上,我说不能捂着,这样不散热,更不能降温。宝贝失望的送回了毯子,然后拉着我的手摸着他的胳膊,说:“妈妈,我身上凉吧,可以给你降温呢!”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此时andy已经上床睡觉去了,写到这,我已经泪流满面。再看着书中的教诲,想想平时对孩子大声的喊叫,他都视而不见的样子,虽然只是偶尔为之,可是我真的深深的自责。多么可人疼的孩子啊,为什么我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Andy上小学之前,我从不动怒,家里也没有打骂孩子的声音。因为那时andy很乖,说什么都听,很心疼人。可是上小学之后,每天会有作业,因为之前没有写过那么多的作业,孩子开始的自控能力会差一点,起初都是慢慢引导、指点着。后来突然开始很忙碌,由于自己忙的没时间陪孩子,居然还对孩子发火。现在想来,那时陪孩子的时间本来就少,孩子心里一定很委屈,可我居然还对他发火,虽然不打不骂,可是看见平日里轻言细语的妈妈突然变得那么大声对他说话,甚至能看见andy一哆嗦。顿时心里就很后悔,怎么就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了呢?更难过的是,自责之后,下一次还会上演同样的画面。发火甚至可以说是上瘾。遇到相似的问题,就会变得情绪激动。可以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何控制好情绪,是我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所以我会常常看一些家教书籍,虽然现在慢慢的改变,可是那偶尔的一两次,依然会令我自责。

   

   手捧着书,看到书中说:如果做妈妈的希望在气势上压倒孩子,那孩子就会真的听话了吗?未必。正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礼服人,方无言。”只有在“理”上让人信服,他才会心悦诚服。所以,妈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但不会把孩子教育好,还会影响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今后更加难以教育孩子。

  

   还有这样一句非常哲理的话:“掌控情绪,才能掌控未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做妈妈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把精力用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上,我们才可以去控制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近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一个词--零吼叫,就是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把孩子教养好。这个“零吼叫”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安抚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近似吼叫的方式,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一定有些妈妈认为只要能够起到提醒孩子教育孩子的目的,何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呢?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一声吼叫往往会比轻声慢语的讲道理管用啊!我们可以静静的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吼叫?吼叫之后的结果是什么?

    看看书中一个小小的实例:妈妈打开冰箱的时候,阿吉也凑了过来。阿吉惦着脚摸了摸鸡蛋,正想拿一个鸡蛋看看,妈妈突然大声说:“哎呀!别拿鸡蛋,你会把鸡蛋打碎的。”阿吉听了妈妈的吼叫,先是一惊,然后赶快把手缩了回去。

     阿吉的妈妈为什么会吼叫?因为不想然孩子打碎鸡蛋!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形,妈妈还会对阿吉吼叫吗?肯定会。因为吼叫起到了作用。

    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此时孩子的心理:我们吼叫的同时,孩子会做出服从或者反抗的反应。如果他服从了,我们会尝到吼叫教育的甜头,于是就不知不觉的增加对孩子吼叫的频率和力度。然而孩子行为上的服从并不代表心里服从,如果他口服心不服,等到他慢慢长大,忍无可忍的一天,他会用更强烈的方式表示对我们的不满。那时我们除了伤心难过之外,很难把孩子爆发的原因归结于我们的吼叫。而且从此,他就名正言顺的进入了逆反期。对于有些胆小的孩子而言,如果孩子心服口服的接受了,他就会为了避免妈妈的再次吼叫,而战战兢兢的生活,他不会主动去尝试新鲜事物,他会因害怕犯错而拒绝成长,从而逐渐变得胆怯和懦弱,最后成长为一个懦弱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当然这也许是个例,但不排除。)

    所以,我们不要奢望孩子多听话,而是要学会控制情绪,学会用柔和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当然,也许这个学习的过程并不短暂,也许我们有时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吼叫。但是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不断鼓励自己,那么吼叫的频率会逐渐减少,吼叫的力度也会逐渐减弱。

   随着我们的转变,孩子会一定会给我们很多惊喜!我深信!

   书名虽然是《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但是我认为教育孩子的很多方式,无论对于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相通的。书中真的介绍了100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可是我认为“零吼叫”应该是本书的精髓,所以详细介绍给大家。其他还有很多的好方法,就不一一赘述了。

 

   理智的教育是不带情绪的教育,潜移默化,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我认为这是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从现在起,我要帮andy找回原来那个耐心细致的妈妈,伴随他快乐成长!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耍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